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外贸易:明年形势或更严峻 防止出口"硬着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6 23:5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年伊始,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压力还是困扰中国经济的难题。而将要迎来2009年的此刻,11月份进口、出口增速双双为负的震撼数字,再次将外贸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金融危机带来世界范围内需求减弱,无疑是导致我国出口骤冷的主要原因。在金融危机仍难言见底的情况下,明年我国的外贸形势会否更为严峻?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从巨额顺差到前景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持续繁荣了几十年。统计局数据显示,1979年-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平均增长17.3%,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高8.8个百分点,近七年来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4.3%。
    2007年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多年来高额的外贸顺差带来的流动性过剩,被认为是原因之一。但是随着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我国外需面临严重挑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11月进口总值同比下降17.9%,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2%,这是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出口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相对于10月份数据,11月份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也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11月贸易顺差为400.90亿美元,超过10月份刚刚创出历史新高的352.4亿美元。这也是我国贸易顺差连续4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专家认为,贸易顺差创新高并非乐观因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任若恩指出,顺差由进口下降幅度大大高于出口造成,进口和出口都呈现负增长,这表示贸易总量在下降,对外经济活动规模萎缩,众多外贸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事实上,最先感知到外需压力的是沿海外向型出口企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称,全国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
    沿海外贸型企业的倒闭,引发了就业问题和农民工的返乡潮,商务部多次组织外贸企业调研,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也屡次组织调研沿海地区就业形势。
    专家指出,2006年以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这些都导致我国出口企业面临重重压力。      
    组合拳出击力挽狂澜
    国家统计局披露,2007年我国11.4%的GDP增幅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贡献分别为4.4%、4.3%和2.7%。事实上,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将近70%。
    为了挽救出口,国家数度重拳出击,力挽狂澜。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同时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这已经是我国年内第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出台密集程度前所未有。这次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
    除此之外,加工贸易政策方面也有调整措施,11月21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发出通知,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以缓解加工贸易企业资金压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7 15: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