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制造业期待在“金融海啸”中“浴火重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6 23:4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香港12月14日电 综述:香港制造业期待在“金融海啸”中“浴火重生”
    新华社记者裴闯 苏晓
    改革开放30年也是香港制造业创造辉煌的30年,港资企业在珠三角乃至整个内地遍地开花,为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厂”立下大功。现在“金融海啸”导致全球市场萎缩,香港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善于应变的港商能否走出泥沼再创辉煌?
    随着近年来经营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加剧等问题的出现,内地港商面临着巨大困难,而全球“金融海啸”造成的信贷紧缩、出口减少更让港商“雪上加霜”。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金融危机持续,未来一年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将有四分之一结束营运。
    信贷紧张是目前港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帮助香港企业融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表示,特区政府将把向企业提供的特别信贷保证计划总承担额增至1000亿港元,并继续提供70%担保,每家企业最高贷款额将由100万港元增至600万港元,并准许上市公司以外的所有企业申请有关贷款,让更多企业受惠。
    香港与珠三角地区多年来已形成“前店后厂”格局,也造就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但很多港商还是以“贴牌”生产为主,依靠低价竞争,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金融海啸”发生后,全球出口市场萎缩、订单减少,严重威胁到港资企业生存,令今年年底成为不少港商的“年关”。
    很多人在问:港商应如何面对严峻的考验,“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应如何继续下去?
    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蔡莹璧认为,昔日的成功不能保证将来的发展,香港必须审时度势,因应环境转变作出适当部署。与其艰难地提高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的毛利,不如认真筹划开创产品增值之路。她说:“港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凭价格优势抢占市场,提升生产水准是企业最好、最直接增值的应对方法。”
    陈镇仁表示,香港工业家都是不轻言失败的实业家,他们大多数已调整业务策略以应付“金融海啸”的挑战。港商都知道,要保持竞争力,必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利用创意和科技,改变生产模式,建立自主品牌,并适度整合各种生产资源以配合新的营商环境和市场需求。
    香港制造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表示,香港必须提升国际竞争力,珍惜和发扬已建立的香港品牌效应,开发新技术,并以创新及设计作为增值的新亮点,把设计融入企业的业务及生产流程之中,逐渐从OEM(原始设备制造)转型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及OBM(自有品牌制造)。
    担当将内地和国际市场结合的中介角色是香港的独特之处。唐英年表示,香港应在工业科研方面继续发挥这种优势,促进内地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科技合作。长远来说,香港应充分利用内地的科技优势,结合香港的市场和管理经验,针对海外和内地两个不同市场的特点,开发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
    陈镇仁认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无可避免要进行大调整,大部分港商都认同国家“双转移”政策,并已着手企业的升级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依靠高质量的产品争夺市场订单。
    前路虽然艰辛,但回顾以往走过的路就有理由相信,只要特区政府和业界做好充足准备,在应付暂时困难的同时,探求香港工业持续发展模式,那么香港制造业必定会“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7:4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