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众议院下月拟推出巨额经济刺激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6 07: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腾讯财经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上午消息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众议院发言人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表示,为了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及加快经济复苏,美国众议院计划在下个月启动一项价值为5000亿美元至6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佩洛西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许多经济学家向我们建议,只有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才能有效的振兴美国经济,而这一数字可能是5000亿美元或者6000亿美元。”她还表示,目前,美国国会倾向于采用民主党的经济刺激计划,如加强宽带网络的建设及改善国家电网的环保效率等,另外,传统的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重点之一。她还表示,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延续到2009年之后。佩洛西还表示:“许多人评论这些措施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一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一个重点,但是加强宽带网络的建设也将是我们所关注的内容。当然,现代电网的建设,即通过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这些都将包含在此次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中。”
佩洛西还说:“此次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部分规划是长期性的,这也意味着,这其中的部分资金将在2009年之后仍然起到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了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通过这种方式将创造高工资的工作岗位,另外,创新节能的革命也将在美国发生。”另外,佩洛西还对奥巴马所提出的建立国家基础设施银行的提议表示了支持,这一措施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来挑选交通设施建设的地点,以避免国会议员在进行决策时发生偏袒的情况。佩洛西说:“我们希望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我们希望通过银行的杠杆效应来获得更多的资金,以完成国会所计划的项目。”

根据奥巴马的建议,通过基础设施银行的建立,美国政府对公路及其他公共项目的投资将直接以公众效益的最大化为导向,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政治冲突,并且此方案将在未来10年内为美国政府筹集6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佩洛西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个与国家基础设施银行相关的委员会,这将有效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对于我们而言,这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佩洛西同时指出,目前民主党领导人尚未决定是否将此提议纳入最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根据计划,美国国会将在下个月对新一期的经济刺激方案进行讨论。佩洛西同时表示,美国参众两院的民主党成员都正在与奥巴马进行紧密合作。
除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之外,奥巴马还提出了一项削减美国中产阶级税收的计划。对于这一提议,佩洛西也表示了赞成,她认为,这将有效的刺激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但是她同时表示,税收的下降将导致美国政府的收入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的负担。佩洛西说:“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必须筹集足够的资金才能使得经济刺激方案继续下去,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减少税收所带来的财政赤字风险。”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也在向经济学家咨询各种经济刺激方案的可行性。本周早些时候,众议院所有民主党成员就与一个专家小组进行了会晤,这其中包括了前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Robert D. Reischauer,前美联储委员会副主席Alice Rivlin,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Laura Tyson等人。(翊海)



美国政府拟另辟蹊径救助汽车业
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了总额为140亿美元的汽车业救援方案,布什政府表示,正在考虑通过别的途径来帮助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摆脱破产厄运……[详细] [滚动]
蒙代尔呼吁中美两国发放购物券应对危机
蒙代尔说,美国最需要的是进一步拉动需求,具体说,美国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金的购物券……[详细]


纳市前主席涉嫌制造500亿美元“庞氏骗局”
对抗金融风暴 2008年全球救市大事记
金融危机改变汽车格局 大众丰田欲接班底特律
赴英美“选秀” 中国基金公司另类“抄底”
美国经济有望率先反弹 明年底企稳已成共识
金融危机或已见底 股Shi震荡仍可能持续数月
美元兑日元跌出13年新低 兑欧元创历史单周跌幅
·评论分析

伯南克强势政策的弊端

货币创造成为救市的主导力量

·世界经济面临转折
·油价乘上“过山车”
·从加州看地方财政危机的预警
·金融危机要钱 气候危机要命

>>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07:2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