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年留守警察回忆1937年逃生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3 11: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时我就是一个热血青年。”昨天,在南京淮海新村一间普通的公寓内,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邱超,尽管已92岁高龄,但老人思维敏捷、口齿清晰,作为当时留守南京夫子庙的一名警察,老人讲述了1937年日军屠城时的所见所闻。

  “1937年我正好21岁。”邱超说,1937年他在南京警察厅第三警察局下面的夫子庙派出所任职,地址在今天的白鹭洲公园鹫峰寺内。

  七七事变后不久,就经常有日军的飞机飞到南京来空袭。后来国民党军队调来飞机进行阻击,1937年10月成功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敌机坠毁在光华门外,机上5人当场身亡,第二天报纸上的标题非常的醒目,“击落日寇飞机寇五头毙命”。

  “到了12月就开始紧张了”,老人告诉记者,由于日军从上海越打越近,国民党政府也开始搬迁到重庆,这时南京城开始大疏散。当时,留下来的警察专门成立了一个警察部队,有三四百人,每人还配了步枪,在光华门里一带巡逻。而国际组织在五台山、宁海路一带划了难民区,无处可逃的平民都往那儿跑。

  “当时太残忍了”,老人称,1937年12月12日,日军已攻到城郊,南京城有的地方已失守。邱超一心想跟大部队过江抗日,当时下关的挹江门挤满了人,但江上没有一只船,眼看日军越逼越近,大家纷纷开始跳江逃生,当时的情况非常惨烈,“只要能找到一条板凳,一块木板就往江里跳”。

  见过江不成,老人折回到清凉山,虽然已是晚上11点多,南京城火光冲天,到处是敌人的烧杀抢掠声。后来,老人实在无处躲就来到难民区,这时难民区开始戒严。老人又循着路来到了江苏路45号的芬兰领事馆,敲门半天,碰巧遇到几个先前躲在里面的警察同事。领事馆里挤满了男女老少,邱超在里面躲了两个月,中间日军来搜查过三次,几次化险为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2-14 13:36: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14 14:57:29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9: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