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宁 对华关系,奥巴马只有一张牌可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1: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奥巴马赢了,成为第56任美国总统。前推30年,全球没有任何人敢想象在21世纪初,美国会选出一个有黑人血统的年青总统;民主党也赢了,在同步举行的国会选举中,不仅继续保持多数党地位,还扩大了在国会的议席数;美国选民也赢了,赢在自我超越----性别、肤色、种族不再是美国选民和美国社会的主要心理障碍。
  
  各国都在关注美国新总统的外交政策走向,----与人有利还是与已有利抑或与人与已都有利(笔者注:“已”指各个国家)。
  
  中国媒体也从各角度评估揣测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走向。笔者以为,适当解读有必要,炒作大可不必。在笔者看来,奥巴马处理对华关系只有一张牌可打:就是继续致力于对话、交流、互信,推动美中建设性合作关系深入发展。除此之外,奥巴马别无选择。
  
  处理中美关系,中国越来越自信,谋略和手腕日益成熟和大气。处理美中关系,美国则日趋务实。先请各位看客一起回顾两国关系走过的风雨历程。
  
  邓小平和卡特共同促成了中美建交,卡特之后里根接班,因其**立场堪称极右,迫使中方在竞选阶段颇为担心。没料想里根一上台,其竞选时的反华承诺没一项兑现,中美关系继续发展,连最敏感的中美军事合作包括20多年后汶川地震救灾用的黑鹰直升机,都在他任上卖给了中国。
  
  里根之后是老布什,此人担任过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因工作之余骑自行车上长安街兜风获中国人好感。老布什打完海湾战争于1992年下课,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瞅着华约集团瓦解,公然宣称“美国绝容忍从巴格达到北京的独*者”。可他上台没多久就把中国的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接着又宣布“与中国发展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克林顿首度访华,中国人见其举止友善,风流倜傥,颇有大国总统魅力。
  
  小布什取代克林顿,其面相不如他爹友善,外加他竞选时痛斥克林顿对华搞绥靖政策,公开叫器“美中不是伙伴而是战略竞争对手”。然,颇具戏剧性的是,当小布什即将与白宫拜拜时,其对华合作政策居然被美国主流大报赞誉为“8年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唯一亮点”。
  
  从里根到小布什的16年间,每逢美国大选,中国涉外机构都得“加班加点”,召开各种中美关系预测研讨会,耗费银子无数。到了今年,对不起,中国涉外机构不再“陪太子读书”,研讨会一场没开,说明中国对美外交成熟了,中国人成熟了,中美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何谓依存----有人归纳:美国在反恐、武器扩散、朝核伊核、人民币汇率、市场开放、抵御金融风暴、节能减排、环境气候等方面都有赖中国合作,不情愿地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这个判断当然也对,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关键的因素是,美国在发展,中国发展快于美国。明年中美建交30年,中国改革开放31年,中美依存度不断提升之根本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促使中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举中美经济力为例,2000年还是1:10,2007年已是1:6。陈毅元帅在世时讲过“弱国无外交”----正是中国国力上升速率快于美国,美国才逐步学会尊重中国,不得不、不能不以平视而不再是仰视的态度与中国合作而达致双赢。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骑驴看唱本----奥巴马明年1月上台后,在其总统任期的不同时段,针对国内政治的不同需要,就美中关系的某些具体问题,他可能会发“驴脾气”----但是,面对国力继续提升,人民愈益自信的中国,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只会前进不会倒退。这是时代潮流,无人可以扭转。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08-11-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1-12 11:34:29 | 只看该作者
要討論對華關係,就先別爲政權著想。

另外,危機時代的美國更可怕。別太一廂情願了。大陸的學者,能不能學會點換位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23:5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