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拉昌达:毛**思想烂熟于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1: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章建华


据说,这是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一生中第三次打领带——第一次是8月18日宣誓就职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第二次是24日与中国领导人会谈,25日瞻仰位于Tiananmen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时,普拉昌达又一次打上了领带,从尼泊尔媒体发布的照片看:普拉昌达神色庄重,似有所思,却也显得意志坚定。

他是于23日乘机抵达北京的,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并于27日返回加德满都。政府首脑上任后将首次外访安排在印度以外的国家,这是尼泊尔历史上的第一次,成为南亚的讨论焦点,印度媒体则相当震惊。事实上,早在去年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普拉昌达就曾提出,希望正式访问的第一个国家是中国,如今夙愿得偿。对于中国,普拉昌达一直怀着一种特殊的情结。

对中国怀有特殊感情

普拉昌达曾明确告诉记者,该党秉持的普拉昌达道路是马列主义、毛**思想的普遍真理和尼泊尔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产物。正因为意识形态上的这层关系,包括普拉昌达在内的尼共(毛)高级领导人和普通干部对中国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2006年的6月,普拉昌达结束近30年的地下斗争生活在加德满都公开活动,但对其保卫仍十分严密。尽管如此,听说记者来自中国,他还是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将记者带到休息室和该党的几位领导人会面,并接受采访。实际上,自2007年初,但凡有中国媒体前来尼泊尔,普拉昌达都会尽可能地挤出时间接受采访。

“枪杆子里出政权”

普拉昌达对毛**思想非常熟悉,以致记者还是在同他交谈后才注意到“枪杆子里出政权”“耕者有其田”等术语的英文表达,而他对中国的熟悉也颇让人意外——去年采访时,记者曾送给普拉昌达两幅丝织品,他展开后还没等记者介绍,就说“这是毛主席故居”“这是延安”,他指着宝塔山背后的苍黄远山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啊。”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据记者了解,尼共(毛)高级领导人乃至该党的基层干部对中国革命、建设的向往都曾受到过一些中国进步书刊译著的感染。与普拉昌达同时代、此次和他一起访华的该党发言人马哈拉部长就曾向记者索取英文的中国出版物,“以前我们经常可以读到中国的报刊。”

上台后延续友好邦交

如今,对于普拉昌达来说,治理好国家是首要目称。

除了结束和平进程与制订新宪法这些政治议程,民生经济将是普拉昌达作为总理考虑的另一个重点——记者在他旧住所的房间里曾仔细观察过该党的交通规划:铁路从南部佛祖诞生地蓝毗尼到国际旅游城市博克拉,连接首都加德满都后即从樟木口岸进入中国,而从东到西共计划了超过十条连接中国的公路……这也可以解释普拉昌达重视中国的另一个原因。

“尼中关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普拉昌达25日在北京与中联部官员交流时坦言。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普拉昌达表示,尼泊尔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允许任何人在尼泊尔从事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尼泊尔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6:3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