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发展轨迹:一个被想象的同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1:0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锋

由于种种不便明言的缘由,中国百姓对俄罗斯一直有一种皮相的认识,那就是俄罗斯和我们非常想象。谈到俄罗斯,一般持中左立场的百姓都有一种亲切感,这决非仅仅是因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之间维持一种若即若离、同床异梦的战略协作关系那么简单,这种情愫非常复杂,很难一两句就能摘清。*

尽管其间经历了苏东剧变这一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尽管在剧变之初我们痛批了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背叛,面对俄罗斯转型之初的困难局面,我们也曾冷嘲热讽,甚至我们的媒体一度把俄罗斯休克疗法暂时的困难理所当然视作一次失败的经典案例,我99年考研的时候,我们政治课的教科书对俄罗斯为首的东欧国家选择的道路仍然非常不屑和诋毁。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才模糊的知道了有所谓金砖四国的称呼,其中似乎就有俄罗斯。而至于其他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都已经迈过或正在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因此最近几年,批评的声音逐渐销声匿迹,我们的媒体开始悲天悯人的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南亚次大陆、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上。*

当我们的媒体把慈祥关爱的目光集中于南亚次大陆、阿拉伯世界、黑非洲的身上时,俄罗斯逐渐以另一种形像重新唤起了我们久违的亲切感。俄罗斯重新崛起于世界政治舞台,重新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地缘政治力量。中国和俄罗斯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于是有了华而不实的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但中国和俄罗斯所面对的压力从性质上讲是根本不同的,前者的压力首先是基于意识形态,也含有地缘政治的因素,后者则基本上是一种纯地缘政治的压力,是西方世界对俄罗斯传统的沙文主义的警惕,这次的格俄冲突,我们的国人几乎都在有意无意的误读这一冲突,左派说是俄罗斯打破美国遏制和围堵的一次自卫反击战争,作为美国走狗的萨卡什维利遭到了应有的羞辱,自由派说是专制对自由的挑衅,俄罗斯必将遭到自由世界的打击。双方都是在借题发挥,无益于对冲突本身进行客观解读。*

有人说双头鹰的俄罗斯既东顾又西望,但东顾西望的目的却是根本不同的。东顾的目的充满着征服和掠夺的欲望,以种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为支撑,西望的目的则是向西欧看齐,回归西方主流。从彼得大帝开始,这约定俗成为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普京继承了这一传统。但俄罗斯毕竟有浓厚的专制主义传统,再加上东正教神秘主义气质和救世情结的共同作用,俄罗斯的沙文主义成为其融入西方的主要障碍,西方对其侵略传统有很深的戒心,因此总力图削弱和遏制它,这反过来又刺激了俄罗斯大国自尊心,使得俄罗斯羡慕与怨怼的情绪交织,影响了其学习西方的积极性,间接影响了其融入西方的步伐。*

尽管回归西方主流的道路有曲折,但融入西方的战略是没有丝毫变化的。俄罗斯无论从种族还是文化上都属于西方,这是历代俄罗斯政治精英都坚持的观点。因此,左派出于国际政治的原因对俄罗斯的好感可能仅仅是一厢情愿。中国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想在中国的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多卖些武器给中国以挽救其濒于倒闭的军事工业,另一方面却带着一种警惕和歧视的目光来看待中国,对中国的示好常常口惠而实不至,并且常常把中国作为其同西方谈判的一个筹码。所以,一条石油管线,讨论了十几年也不见动静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自由派对俄罗斯的误读,潜意识里是一种受害意识的反应,这种受害意识可以上溯到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当然也包括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当自由派以专制来解读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时,更多是源于对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恐惧和憎恶,而非专制本身。当自由派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坚决同邪恶专制的俄罗斯斗争而不要绥靖时,我们需要辨析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俄罗斯还是一个专制极权的国家吗?*

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的确有向建立在领袖魅力基础上的威权主义回归的努力,但威权主义不是极权主义,而建立在领袖魅力基础上的威权主义更是与极权主义相距甚远。*
一般人往往把威权主义和极权主义等量齐观,但其实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体制。一般来说,威权主义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尽管在执政手段上常常是专制的,但他却不敢在终极目标和价值观上否认民主体制,他对民主的批判往往采取现实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策略,随着公民意识和国家现代化的提高,民主几乎都是水到渠成的,这是因为在威权体制下,反对的政治力量有生长的空间,中介组织和宗教力量都没有遭到肢解。比如全斗焕的韩国、皮诺切克的智利、穆沙拉夫的巴基斯坦。*

而反观极权体制,其有一套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也即通常所谓意识形态,其对国家的控制是绝对的,不允许任何想挑战他的中介组织和宗教力量的存在。尽管其对民主这个词本身往往也持一种语焉不详的肯定态度,但对民主体制却是公开的否定和拒绝。因此民主在极权体制那里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乌托邦存在,严禁让民主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程序。所以极权国家的民主几乎必须需要一场剧变来实现,要么领导层自上而下的改革,否则,它根本不可能水到渠成发展成民主体制。*

而关于威权体制与基于领袖魅力的威权体制,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差别。尽管同属威权体制,前者充满一种内在紧张和冲突,一般百姓不相信执政者,领导人的魅力遭到削弱,而后者则不存在这种紧张和冲突,百姓对某个领袖心悦诚服,被其领袖魅力倾倒。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威权体制的宪法和法律往往处于前民主状态,有过渡和应急的特点,其宪法对宪政精神的表述往往模糊和不到位,这是为了管制的需要,但基于领袖魅力的威权主义距离民主应该更近,其宪法和法律与民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几乎完全相同。比较一下缅甸的威权体制与俄罗斯的威权体制,便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决定了其归属何种体制,决定了其秉持什么样价值观念,因此可以把宪法作为一个窗口,来审视今日之俄罗斯以及其未来走向。我们看一下俄罗斯宪法。第一章宪法制度基础第一条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是具有共和制政体的民主的、联邦制的法治国家。第二条人、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最高价值。承认、遵循和捍卫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义务。第三条公决和自由选举是人民权力的最高的直接表现。第十条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权力根据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分立的原则来实现。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的机构是独立的。第十三条1.俄罗斯联邦承认意识形态多样性。2.任何意识形态不得被确立为国家的或必须服从的意识形态。3.俄罗斯联邦承认政治多样化、多党制。第二章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第二十八条保障每个人的信仰自由、信教自由,包括单独地或与他人一道信仰任何宗教或者不信仰任何宗教、自由选择、拥有和传播宗教的或其他的信念和根据这些信念进行活动的权利。第二十九条1.保障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3.任何人不得被迫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信念或予以放弃。4.每个人都有利用任何合法方式搜集、获取、转交、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权利。构成国家秘密的信息清单由联邦法律规定。5.保障舆论自由。禁止新闻检查。第三十条1.每个人都有结社权,包括成立工会以保护其利益的权利。保障社会团体的活动自由。任何人不得被迫加入任何团体或者留在团体中。第三十一条俄罗斯联邦公民有和平*会、不携带武器、举行会议、*会示*、游*和庆祝的自由。第三十二条1.俄罗斯联邦公民有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代表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2.俄罗斯联邦公民有选举或被选入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以及参加公决的权利。第四十六条3.每个人都有权根据俄罗斯联邦的国际条约诉诸于维护人权与自由的国际组织,如果现有受法律保护的所有国内手段都已用尽的话。第八十一条1.俄罗斯联邦总统由俄罗斯联邦公民按照普遍、平等和直接选举制采用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任期4年。第一百二十条1.法官独立,只服从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第一百二十一条1.法官终身制。2.法官的职权只能基于联邦法律规定的程序和理由予以剥夺或中止。第一百二十三条1.所有法庭的案件审理都是公开的。允许在联邦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在秘密会议上听取案件。第一百二十四条对法院的财政拨款只能出自于联邦预算,它应保证根据联邦法律完全而独立地进行司法活动的可能性。*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俄罗斯联邦宪法共计21章、27202字,但我只简要摘录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关键内容,原因在于第一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第二章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如何来看待和保护公民权利。*

从摘录的上述条款客观公正的来看,俄罗斯是民主政体,不仅其上层建筑搭建了分权制衡的框架,而且从保护公民权利来看,与西方国家宪法也毫无二致。当然有完整的宪法不一定有完整的宪政,但一个把“人、人的权利与自由”视为最高价值的俄罗斯宪法无疑为俄罗斯宪政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可能有人反驳,上述条款似乎在一些极权国家的所谓宪法中也存在。这只是一种皮相的认识,极权国家的所谓宪法不是以普适的价值观念为基础,而只是阶级力量对比的产物,不具有自然法普适的正义色彩,尽管通过诸多宪法修正案来淡化其专政工具的作用,但其对民主自由这些进步观念仅仅做一种模糊性解释,使之仅仅成为一个抽象的能指和所指,而在事涉检验民主和自由的操作程序上,却想尽办法放逐民主和自由的行为准则。*

比如某些极权国家的国号经常贴上“民主”“共和”的标签,随着该国公民意识的提高以及为了应对国内外压力,甚至不排除将“人、人的权利与自由是最高价值。承认、遵循和捍卫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的义务”这条写入宪法修正案。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极权国家,是否为极权国家不取决与对普适观念的认同与否,而取决于普适观念的是否落实为行为准则。*

极权国家可以叶公好龙似的高扬民主和自由的旗帜,但却不敢在宪法上明文写上“公决和自由选举是人民权力的最高的直接表现”、“国家权力根据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分立的原则来实现”、“国家承认意识形态多样性,任何意识形态不得被确立为国家的或必须服从的意识形态。国家承认政治多样化、多党制”、“国家总统由国家公民按照普遍、平等和直接选举制采用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对法院的财政拨款只能出自于国家预算,它应保证根据国家法律完全而独立地进行司法活动的可能性”。上面这些条款才是民主体制与极权体制的试金石。*

而俄罗斯宪法都具备了上述条款,我们可以说俄罗斯的民主仍然在路上,仍然有待完善,甚至可以见仁见智的指出俄罗斯目前处于威权体制下,但无论如何,俄罗斯宪法昭示了俄罗斯的前进方向,他和极权国家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俄罗斯不再需要通过剧变来改革自己的体制,而只需要用耐心来完善和实践。*

我看好俄罗斯的未来,即便俄罗斯弥漫着对普京的个人崇拜情绪,但这种个人崇拜与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不可同日而语,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是依靠整个国家力量、依靠国家恐怖和体系化的谎言来塑造的,而普京是基于俄罗斯人喜欢的领袖魅力,普京充其量只是借用了国家力量。*

从普京内政外交诸方面看,其志不小,也很有手腕。与其说普京是个专制独*者,毋宁说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东正教在俄罗斯一般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恢复和提升,这对拥有70多年无神论教育下的俄罗斯来说,其意义非同小可。而这与普京对东正教诸多象征意义的重视和提携是分不开的,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普京的俄罗斯不可能走回头路。*

普京高扬爱国主义以及多次声言“苏联解体是个悲剧”,一度被人们尤其是中国人认为是怀旧和想回到旧体制的表现。殊不知俄罗斯政治文化精英历来有大国意识和沙文主义传统,普京这些话其实仅仅是对强权的怀旧,而非关意识形态。对照一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仁尼琴就更容易理解了,一方面索尔仁尼琴对极权体制进行无情的抨击,另一方面却哀叹苏联超级大国的解体,他甚至都语重心长的对普京说俄罗斯走的太快了,批评俄罗斯走的太快当然不是反对俄罗斯前行,只是警告俄罗斯应该走的更稳重、更从容。这也正是保守主义的要义所在。*

精明强悍的普京应该深知俄罗斯真正利益所在。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正在着手将俄罗斯改造成一个稳定的两党制民主政体,由他自己和梅德韦杰夫来分别领导,目标是最终建成像美国一样的体制。如果普京真能依靠其积攒的人气将俄罗斯改造成功,其暂时的专制将被视为转型期必要的手段。普京会成为俄罗斯民族心灵上新的彼得大帝。而那时的俄罗斯不仅是民主的,而且是富强的,但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传统是不变的。*

对中国而言,一个民主富强沙文主义的俄罗斯,到底意味着什么?让我们试目以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1:07:19 | 只看该作者
精辟!虽然不太喜欢俄罗斯,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07:2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