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丁刚 你所不知道的民主蒙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0:5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化可能会在民主还没有来得及成熟之前,就撕裂了这个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走进乌兰巴托这座草原之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正在建设的楼房和正在整修的道路。那些破旧的房屋和杂草丛生的街心花园,会让你立刻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某个县城。
  
    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由蒙古包和木板房构成的贫民窟高高低低,散居在城市的四周,并慢慢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伸展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不是我们在许多都市里常见的摩天大楼,而是在坑洼不平的公路上奔跑着的各种各样的豪华车。
  
    你看到这样的场景,恐怕就不会对上周在这里发生的严重骚*感到惊奇了。在那场骚*中,愤怒的人们烧毁了议会第一大党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总部大楼,并造成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这场示*表面看来是因为选举不公而引发,实质上却反映了蒙古社会的深层问题。在腐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高居不下的背后,是城市化迅猛发展造成的贫富***,它在迅速地破坏着这个以牧民为主的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如果说享受现代生活的欲望是城市化的驱动力,那么乌兰巴托就是一个典型。汽车先行是这个城市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朋友告诉我,蒙古现在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仅有的几条公路也是崎岖不平,又常常处于整修状态,但大街上行驶的汽车却有许多是在西方都市也不多见的豪华车。
  
    这个国家的所有财富似乎都体现在汽车上。在乌兰巴托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牌号的豪华车,也可以看到屁股后面冒着黑烟的各种破车,方向盘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蒙古全国共有12万辆汽车,将近10万辆都集中在有着120多万人口的乌兰巴托。
  
    去蒙古之前,有朋友颇为羡慕地说,你可以去那里呼吸几天草原的空气了。到了乌兰巴托才知道,那里的空气并不怎么新鲜。汽车排出的废气让这个城市总是笼罩在呛人的烟尘之中。
  
    长年生活在那里的朋友告诉我,到了冬天,这里的空气简直叫人无法忍受。那些居住在蒙古包和木板房的住户,只能靠烧木柴和煤炭来取暖,缕缕黑烟汇聚在一起,形成滚滚烟尘,吞没了整个城市。蒙古《今日报》称,乌兰巴托市民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5公斤煤,“吸入”120公斤毒气。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只要看看乌兰巴托大街上那些名牌SUV,你就会理解,城市化的浪潮对这个牧民国家的冲击有多大。蒙古全国人口约为250万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市区有户籍的人口只有70多万,但总人口却超过了120万。这个人口膨胀、四处布满了贫民窟的都市的裂痕正变得越来越大。
  
    朋友告诉我,从2000年到2006年,乌兰巴托人口增加了21.7%,其中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穷人,占大多数,一类是富人,是少数。穷人当中,大多是因气候等原因而失去了牧场的牧民,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只能靠打短工度日,生活处于极端贫穷之中。
  
    而那些新富则大多是靠矿产资源发家致富的达官贵人。他们开着宝马、丰田、凌志等各种各样豪华车,在一个基础建设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城市中,开始了对现代化的追求,也让那些原本生活在辽阔草原的牧民们,有了新的欲望。
  
    也许,在西方媒体看来,这个“刚刚摆脱了苏联的年轻的民主国家”,必须经历走向成熟民主的考验。而任何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的人,都会痛切地体验到,更严峻的考验可能来自于城市化的进程。它会不会在民主还没有来得及成熟之前,就将这个城市撕裂呢?
  
    谁也没有权利让蒙古人固守在他们的草原上,远离都市,永远过着牧羊人的生活。谁都明白,在这样一个草原之国实现城市化,只有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但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蒙古人是否应当有自己的模式,而是在城市化的狂风巨浪的裹胁下,他们还有没有独立行舟的能力?
  

               蒙古骚* 美国发动的最新“橙色革命”



:“俄罗斯的邻国又开始了一场‘橙色革命’,此次是蒙古。”

  文章说,蒙古因国内大选,于7月2日0时起宣布其首都乌兰巴托进入紧急状态,为期4天。文章特意指出,在蒙古选举还不为外界所关注时,美国媒体却表现出超高关注度,其原因在于美国能源价格过高,美国政府正寻找替代能源并首选核能,而“蒙古正是铀供应大国”。

  文章举例说,6月24日蒙古选举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撰文说“执政党会失败,民主党会胜利”,并提到“蒙古是富含煤、铜、铀的资源大国,其铀矿据估计有130万吨。”文章还提到,美国特别关注俄蒙军事合作,尤其是俄在蒙古建的核反应堆。蒙古曾计划对重要的战略工业加工领域立法,但美国议员和商务部长却认为这“不符合国际准则”。

  不过,文章最后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导演的这出戏不会是消极的看客,“华盛顿的地理位置远于莫斯科和北京,因此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中”。

  传蒙古骚*获资金支持 吸引大量流氓分子

  据俄新网报道,消息灵通人士2日透露,蒙古国在6月29日议会选举后发生的骚*得到了慷慨的资金支持,吸引了大量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流氓分子。

  7月1日,反对派积极分子要求重新审查议会选举结果。据官方统计,骚*共造成5人死亡,300人受伤。蒙古警方共出动1800名警察参与了平息骚*行动。

  有人为一些示*游*者支付了100万图格里克以内(约合1000美元)的酬金。

  这位消息人士认为,许多参与骚*的人不是出于政治动机,而只是想耍流氓。他说:“这个最好的证明就是事实,遭袭击的首个目标之一就是免税商店,在商店里骚*分子喝光了所有的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07: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