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菲律宾越南三国搁置争议联合勘探南海石油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0:2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2005年03月16日07:58 京华时报





  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石油公司3月14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这是继2004年11月中菲双方签署在南海共同研究油气资源协议后,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越南加入共同开发

  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越南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为期3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3家公司将在一个总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的协议区内研究评估石油资源状况。

  在协议期内,3家公司将会共同收集协议区内定量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并对区内现有的二维地震线进行处理。期望通过地震和地球物理方法来查明该海域的地质结构和油气储量,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这项协议只停留在前期评估阶段,不涉及后期勘探、开采。

  预计整个研究评估工作耗资约1500万美元,菲律宾能源部长文森特·佩雷斯表示,三方将平均分摊这些费用。3家石油公司就此联合发表的新闻公告说:“中菲越在海洋能源勘探开发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一步”。

  2004年11月,中菲双方已签署在双方争议地区共同勘探油气资源的协议,但越南并未加入,因为越南希望作为发起者进行共同开发,而不是作为参与者。此次越南加入共同开发行列,显示这一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有望缓解石油供应

  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石油供应影响显著,这也是中国近年来推进南海资源共同开发的初衷。“中国对南海石油资源有一定期望”,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

  《文汇报》引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的话说,如果该协议区最终探明有丰富的油气储备及开采价值的话,那将对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发挥重要的作用。

  周大地表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一直执行的政策,过去由于各国国力、经济发展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同,这一政策的推行比较缓慢。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逐渐增大和国际合作不断推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正在加速推进。

  而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确实也将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产生积极影响。有报道称,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周大地表示,从目前南海周边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来看,南海的石油储量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在南部,因此,中国对此有一定期望。目前,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海某些地区进行勘探、开采,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生产能力。

  然而,中国海洋石油资源开采的主力———中海油在南海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近海海域,距离南海有争议的海域还很远。

  周大地分析认为,部分原因在于,南海石油开发,受制于技术、资金和后勤保障的制约。中国公司远赴千里去南海开采石油,后勤补给跟不上。因此,共同开发对争议各方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开发模式值得借鉴

  中菲越三方的协议有可能再次扩大,就像越南加入中菲之间的协议一样。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尚有多个国家在南海资源开发上存在争端,中菲越签订的这个协议应该会对解决争端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在东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在南海问题上本身就存在争议,但是有些国家已经采取了合作开发的模式。

  目前,马来西亚与泰国、泰国与缅甸的共同开发都比较成功。因此,不排除其他东盟成员加入到与中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行列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中菲越共同开发协议的签署有可能为解决东海资源开发提供范例。

  中国、菲律宾、越南3家石油公司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说,这一协议表达了三方联合考察南海协议区内石油资源储量的意愿,但不损害各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这一表述为中日解决东海资源争端提供了借鉴。记者史宝华 实习生 李玲(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会改变一切
快快乐乐过一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0 18: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