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Jiabao访欧:不可完成的使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10: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在荷兰参加第七次中欧峰会的中国总理温Jiabao有两个重要使命:说
服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和争取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虽然欧盟与
中国越走越近,但是鉴于欧盟决策机制的复杂性,温Jiabao此行难以在这两
项使命上有所突破。
     
    是热恋,不是结婚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中欧首脑会议始于1998年,中方的首脑是政府总理,欧盟的首脑是欧
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政府首脑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会晤每年一次,除了第
一届,一般都是在每年下半年举行,会谈地点或者是在北京,或者是在轮
值主席国。
     
    从1998年欧盟发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到2001年推出
“欧盟对华战略”和2003年通过“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
利益与挑战”文件将中国定义为战略伙伴,欧中关系逐级稳步提升,今年
可以说是到了“热恋”阶段。今年以来,中国和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的高
层互访穿梭般进行,经贸发展高速发展,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密切频繁。
特别是美国单边主义的背景下,中欧加强了在反恐、防扩散、打击跨国有
组织犯罪、联合国改革、伊朗核问题以及中东等国际事务上的沟通与合作

     
    仅从中欧12月份的高层互访日程表上,就能看出中欧关系目前的热度
。在温Jiabao参加海牙中欧首脑会议的同时,德国总理施罗德正率领庞大代
表团与中国高层进行“家庭式”的访问,意大利总统钱皮也碰巧在中国“
拜谒”北京的孔庙。温Jiabao到欧盟今年已经是“二进宫”-今年5月温Jiabao
对欧洲5国和欧盟总部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
     
    以中欧经济贸易为例,今年1月至10月,中欧贸易额达1421亿美元,比
去年同期增长34.4%。随着2004年5月1日欧盟的扩大,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
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经济贸易伙伴。
     
    用刚刚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话说:“中欧关系目前正处在
活跃发展时期。未来几年,发展中欧关系将是欧盟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

     
    然而,施罗德可以与胡Jintao在北京像一家人那样“称兄道弟”,巴罗
佐却还不能在海牙与温Jiabao“谈婚论嫁”。

    欧盟婆婆多,结婚很罗嗦
     
    如果说欧盟是个大家庭,那么每个成员国都是一个婆婆,中欧“联姻
”问题上自然也会婆婆妈妈,吵得七嘴八舌。而且,在重大战略问题上,
欧盟还要看美国这个大娘舅的眼色。
     
    对华武器禁运问题是中欧联姻最难跨越的门槛之一。在欧盟内部,德
法意这样的欧盟大国都支持取消武器禁运,就连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唯美国
马首是瞻的英国也对取消禁令持积极态度。除了战略眼光,这些欧盟大国
都是从本国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考虑军售禁令问题的。
     
    在欧盟以外对欧盟最能发挥影响的美国向来不愿意看到中国军事实力
得到提升,因此也是取消武器禁运的坚决反对者。美国固然不能左右欧盟
的战略决策,但是至少对“老欧洲”中的小国和新欧盟成员国有着很大的
影响力。这些欧盟国家看不到解除对华武器禁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直接的
好处,而得罪美国所带来的损失却是明摆着的。
     
    对华军售属于重大外交问题,而在重大外交问题上,欧盟目前还是实
行一致同意原则,即每一个成员国都有否决权。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欧
盟小国反对取消对华军售,欧盟就不能有所动作。另外,欧盟成员国都是
议会民主国家,政府决策也受制于执政党在议会中的力量。例如,德国是
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而绿党反对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立场十分明确,
哈瑙核设施售往中国计划的无疾而终就证明施罗德也不能在军售问题上一
意孤行。
     
    由此看来,欧盟欲解除军售禁令,还需要德法意英等国领导人发挥更
大的政治想象力,而在现行的利益与体制制约下,欧盟不可能无条件地取
消这一禁令。如果欧盟不想用“议而不决”的策略来考验中国的耐心,不
愿冒失去中国政治信任的风险,就应该很快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有所实质的
表示。
     
    “市场经济地位”:技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除了军售问题,温Jiabao海牙之行还有很多具体议程,例如遣返非法移
民问题,2004年纺织品贸易配额结束会带来的问题和签署防止核扩散声明
等等。在经贸这条主线上,最重要的则是欧盟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
位”的问题。对于温Jiabao来说,这一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使命。
     
    中国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地位”,这不是一个对中国总体经济发展状
况的评判,而是一个贸易上的技术问题。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未获
欧盟的承认,因此欧盟在判定中国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在其境内倾销时
,不是以某类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和成本之比为参照,而是要以其他类
似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与成本为参照。由于中国劳动成本在国际同行比较
上偏低,用高成本国为参照系来对比中国产品的价格,就会自然得出中国
以低于成本价进行倾销的结论。
     
    2001年11月,欧盟在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签订的双边议定书中,将
中国视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并承诺这一地位在中国入世15年后将自
动转变为“市场经济地位”。这意味着,最迟在2016年,欧盟手中的“市
场经济地位”之剑将尘封入鞘。需要指出的是,欧盟不承认中国具有市场
经济地位,但这并不影响中国的个别企业被欧盟认可为市场经济。
     
    在中国的申请下,欧盟于2004年6月底出台了一份对华市场经济状况的
“初步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了四项影响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会计法和破产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其次,中
国对资源的进出口采取了非市场化控制,比如焦炭出口。第三,中国在知
识产权保护上存在漏洞,保护力度不够。第四,中国金融和企业融资不符
合市场经济规律。国有企业的融资没有根据客观条件,导致了大量的呆账
、坏账。
     
    由于这四个因素都是体制性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因此中
国短期内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是不现实的。欧盟方面将这一问题说成是
纯技术问题,而中国方面则认为这是政治问题,因为只要欧盟在政治上愿
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中国方面认为俄罗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2年11月,欧盟突然承
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尽管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市场化各项指标远远低于
中国,而且俄罗斯至今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中国方面抱怨说,承认俄罗
斯市场经济地位是“反恐”的需要,是一个“政治决定”。
     
    目前,“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尚不足以对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造成太大
威胁。例如2003,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中只有0.5%的产品遭到倾销指控。但
是另一方面,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
金额约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这一趋势已经引起中国出口企业的担忧。
(德国之声)
私有制未必能带来民主,公有制却一定会导致专制,而且,其专制程度要超过仍保留私有制的任何专制政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1-12 10:09:26 | 只看该作者
正在荷兰参加第七次中欧峰会的中国总理温Jiabao有两个重要使命:说服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和争取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私有制未必能带来民主,公有制却一定会导致专制,而且,其专制程度要超过仍保留私有制的任何专制政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0:09:27 | 只看该作者
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被人欺骗了啊,根本没有..............
她暧昧的眼神如同昏暗光线下那一杯红酒令人沉迷令人清醒、并眩晕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6:4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