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俊以爱心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0 11:2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俊以爱心纪实:

敢为张俊以活吃一盘活老鼠的孤儿田志阳

    据《郑州晚报》: 在监狱的接见室里,阳阳在几位叔叔阿姨的陪伴下,代表孤儿院的所有孤儿前来探望服刑中的“椅子”爸爸——著名词作家、慈善家张俊以先生。
    “‘椅子’爸爸,您已经好久没有来看我们了,我们非常想您,祝您新年快乐,平安健康!”阳阳用脆脆亮亮的童音,向俊以表达了孩子们诚挚的祝福,同时献上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新年礼物:贺岁卡、幸运星、快乐船、小花篮、小动物……
     俊以带着慈蔼的笑容,欣喜地收下了孩子们的礼物,并亲切地同阳阳交谈起来,询问起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就连过生日吃没吃蛋糕、点没点蜡烛也细致地询问,挂念之情溢于言表之中。
    大概是许久没有见面的缘故阳阳显得特别兴奋,为俊以表演了几个小节目,既活泼又可爱,一段绕口令把大家都逗乐了。
     这时,接见室的工作人员特地做了几盘菜,热情地招待小阳阳。有位叔叔跟阳阳开起玩笑:“阳阳,你最怕什么东西?”
    “老鼠。”阳阳不假思索地说。
    “如果给你一盘老鼠,你敢不敢说吃?”叔叔笑着问。
    “天呐,我不敢吃,非吓着我不可。”阳阳使劲地摇着小头。
    “那么,我给你一万块钱,你吃不吃?”
    “不吃。”
    “五万块呢?”
    “不吃。”
    “十万块呢?”
    “不吃。”
    “给你一百万,吃不吃?”
     阳阳不说话了,咬着嘴唇,眼睛盯着桌面,好像在想着什么,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怎么样,阳阳,这么多的钱,能让你吃了吧?”叔叔用手指轻轻刮一下阳阳的鼻子,呵呵地笑起来。
    “不!”阳阳抬起头:“我还是不会吃。”
“嫌少呀?那么多少钱才肯吃?五百万,一千万?”叔叔不解地问。
“给我多少钱也不吃!但是——”阳阳犹豫了一下,深深的吸口气,说;“假如能让我的‘椅子’爸爸立刻出狱,甭说一盘老鼠,就是把世界上最可怕最恶心的东西端来,我也会吃下去!”他又咬了一下嘴唇,表情变得黯然起来,站起身拉住俊以的胳膊,伤感地对大家说:“因为只要‘椅子’爸爸回去了,我们这些孤儿就有了温暖的父爱,还有成千上万的孤儿就不会挨饿了,就不会流浪了,还能背着书包去上学……你们知道吗,我们孤儿是多么需要‘椅子’爸爸,他是我们的好爸爸,我们是多么的想他,多么的爱他啊!我们天天都在祈祷……”阳阳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眼睛望着俊以,泪水簌簌地落了下来。

     顿时,全场一片寂静,人们的眼里都涌出了泪光。
    在这个世界上,尽管金钱几乎拥有万能的神通,但他绝不是最感动人的东西,也绝不是衡量真情的尺度,也不可以充当爱心的价值。



孤身一人走遍两省  十岁盲童孤儿陈浩乞讨千里只为寻找恩人张俊以爸爸

    据《郑州晚报》:一个十岁的盲童,带着对父爱的感恩和向往,孤身一人北上寻找狱中的爸爸,一年多的时间里,辗转千里,叩开了几十座监狱的大门。
    这个盲童叫陈浩,生下来就双目失明。十年前的冬天,尚在襁褓中的他,被遗弃在石家庄火车站的候车室外,已经奄奄一息,当饥饿和寒冷即将吞噬他的生命时,著名词作家张俊以把他抱在了怀里……张俊以离开石家庄时,把这个盲婴安置在也是他出资捐助的五保户王淑芹老人的家里。从此,在张俊以的全力资助下,陈浩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陈浩三岁起,张俊以为他聘请了专职教师全面开发他的智力,使他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发现他从小极具音乐天才,张俊以想把他培养成中国最优秀的盲人歌手。在张俊以的关怀下,陈浩一天天长大了。在陈浩的心中,张俊以就是他唯一的爸爸,他想将来成为最优秀的盲人艺术家,陈浩最喜欢背张俊以写的歌谣:
    我总想摘下满天星星送给盲童当眼睛/我总想捉住荧火虫放进亮晶晶玻璃瓶给你做一盏心爱的灯/把玻璃瓶放进小河里/让她照亮鱼儿回家的路程……
    张俊以出事后,七岁的陈浩失去了父爱,没有温暖的手臂拥抱这个盲孩子。一年后,王淑芹老人因病住进医院,临终前她告诉陈浩:张俊以已经从北京秦城监狱转回了东北监狱。具体在哪儿,她也说不清楚。
    老人去世后,陈浩决心去找张俊以,他要在监狱的门外等爸爸出狱。
    2004年6月,陈浩在别人的帮助下,来到了沈阳。他一路打听,首先找到了辽钢监狱。这座监狱里没有张俊以。他并不气馁,靠着手中的盲杖,一步一步走遍了沈阳市所有的监狱。但是,都没有找到爸爸。他的钱花光了,只好沿街乞讨,他在胸前挂了一个牌子;请人在上面写道:“我要去找爸爸,请来帮帮我!”不少好心人被这个孩子感动了,纷纷拿钱帮助他,还有给他鼓劲、加油。
    离开了沈阳,陈浩开始一座挨一座城市寻找,虽然他的双眼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的心中却有一盏明亮的希望之灯,本溪、盘锦、铁岭、营口、葫芦岛……尽管寻父的道路格外的艰难,但他在每一座城市,总会有好心人同情他,帮助他,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美德深深地感染着他那颗幼小的心灵。初冬时,他在沈阳受了风寒,浑身冷得直哆嗦。一位阿姨给了他一套羽绒裤和一双棉鞋,但他还是开始发高烧,迈着沉重的步子,终于昏倒在路边。“110”警官把他送到医院,昏迷中的他仍喃喃地叫着爸爸、爸爸……
    凭着这份恒心,陈浩找遍了辽宁省境内所有的监狱,尽管没有如愿,但他坚信一定能找到爸爸。
    2005年春天,陈浩来到了长春市,依旧边乞讨边打听,乞讨的生活使他的身体瘦弱不堪,更增添了寻父的艰辛。尽管仍有好心人的相助,他在长春这个城市耽误了很长时间。然后,吉林、梅河、通化、延吉……他拄着盲杖走了一个又一个城市。也许,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帝。在公主岭,一位热心的朋友告诉陈浩:张俊以在四平监狱。
    2005年9月,陈浩找到了四平监狱,张俊以确实被关押在这里。但是,陈浩却不能见到张俊以。因为按规定,只有张俊以的家人和朋友才能见到张俊以本人。尽管陈浩苦苦哀求,也尽管警官们非常的同情他,给他买来了饼干和可乐,可是没有人敢打破规定。陈浩跪在监狱的大门前,呜呜的痛哭起来,连路过的人也瞧得心酸。有位王警官可怜他,就悄悄地给他出主意,让他去找张俊以的家人。按着王警官给他的地址;陈浩找到了张俊以的母亲,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得老人落下了热泪。
    奇迹,最终青睐百折不挠的人。在老人的帮助下,陈浩终于见到了夜思梦想的爸爸张俊以。 在特殊接见室里,张俊以楞住了,陈浩又黑又瘦,憔悴得不成样子,哪里是照片上神采飞扬的那个盲孩子?当他知道陈浩仅凭手的盲杖,一步一步,点点探探,一路乞讨走遍吉、辽两省时,自入狱从不失去笑容的词作家张俊以落泪了——这是欣慰的泪水,孩子对他的信任和深爱,足以让他欣慰,足以让他落泪!他对在场的人们说:“看到这个孩子,我才感到自己是属于孩子们的,为了普天下的孤儿,我一定好改造,一个人可没有眼睛,但不能没有光明!”。
   张俊以对陈浩郑重地说:“孩子,你千万不要学爸爸蹲监狱,而一定要学爸爸的善良和爱心。”他让家人和公司的工作人员对陈浩做了全程的安排,崭新的服装、崭新的书包,张俊以创作出版的儿童诗集全都送到陈浩手里,找到新的老师,让老师帮他把耽误的功课全都补回来。
   陈浩是不幸的,因为他是个被人遗弃的盲孩子。陈浩又是最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个人世间最好的爸爸。张俊以在狱中为陈浩创作了两首新歌《光芒》和《道路》,届时你可以在舞台上看见陈浩用心为你歌唱。





著名词作家张俊以和爱的回报



   著名词作家张俊以曾投资一家大酒楼,任命其表姐富美娟为总经理,负责帮助经营管理,这位经理秉承了张俊以博爱的宗诣,吩咐员工不要把客人吃过的剩饭、剩菜扔掉,而是用干净的器具把饭菜分别放好,每天在闭店时加热一下,送给那些讨食的乞丐。
   渐渐的,每晚到酒楼前讨食的乞丐越来越多,有时甚至超过了几十人。剩饭剩菜不够分了,经理就命令厨房做新饭、新菜,让每个乞丐都吃饱而去。很多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富美娟含笑不答。心里默念着张俊以对她说过的话。
   那天晚上,乞丐们正坐在酒楼前,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忽然看到酒楼的员工都神色紧张地匆忙离去,只留下一个领班和两个服务生。乞丐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饭碗,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领班说,经理的妻子发生了交通意外,正在医院里紧急抢救,目前需要大量的“B”型血液,员工们都到医院输血去了。
    一转眼,酒楼前空空荡荡,已看不到一个乞丐,只有满地的碗筷,碗中尚有未吃几口的饭菜。
    医院里,经理在急救室前来回地走着,脸上带着深深忧愁和不安。妻子正在里面接受手术,可是太缺少新鲜的血液,酒楼的员工们只有几个人是“B”型血,实在是杯水车薪。市内各医院的血库里,“B”型血也不是很多,目前尚在筹集中。可是救人是来不及等待的呀!
正当人们心急如焚的时候,医院里浩浩荡荡地闯进来许许多多的乞丐。他们来到经理跟前,诚恳地请求为他的妻子输血。医院的工作人员看着这群衣衫破烂的乞丐,都惊呆了,有些犹豫不决。乞丐们被激怒了,他们伸出胳膊,对着医护人员吼道:“虽然我们的皮肤埋汰,但我们的血并不埋汰,也是红的,更是热的!”
   许多乞丐的血液,终于流进了经理的妻子的身体,她得救了。


                                                            摘自《郑州晚报》:  (范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22: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