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巴马当选 “强美元弱商品”格局将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6 10:1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巴马当选 “强美元弱商品”格局将现?2008-11-6 6:08:00  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叶苗

  美国大选以奥巴马的大获全胜而落下帷幕,其施行的经济新政对商品期市会有何影响?商品市场新的一页是不是又要翻开呢?

  就在昨日中午美国大选结果出台之时,美元指数一路飙升,国内期市经历了一波高开低走的行情,外盘电子盘也经历了小幅回落——“强美元、弱商品”的格局可谓小露真容。不少专家此前指出,美国民主党政府上台后,会再度拾起“强势美元”的政策。那么此番奥巴马上台,这一猜测是否能成真?商品市场会否受到压抑?期货业内对此也有不少讨论,一方认为美元如今的劣势,并不能以“一人之力”而改变;另一方则认为奥巴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要求货币政策的配合。

  奥巴马当选 期市高开低走

  奥巴马当选前后的期市,反差颇为有趣。首先是隔夜外盘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升,原油价格涨逾10%,CRB指数上涨5.34%,美元大幅下挫。不过昨日大选结果出炉后,美元在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立即恢复强势,大宗商品价应声回落,纽约原油电子盘回吐晚盘部分涨幅。截至记者发稿时,原油一度回落至67美元附近。

  受此影响,昨日上午还涨势颇猛的国内期市,下午开盘后一度呈直线跳水姿态。以国内基本金属为例,铜铝锌都是跳空高开,然后午盘一开,三个品种均震荡走低,至收盘沪铜主力0901合约以32080元报收,涨130元; 沪铝主力0901合约以13755元报收,跌230元;沪锌主力0901合约以9540元报收,涨40元。另外,农产品方面,大豆、豆油也在午盘后直线下落。昨日上午颇为强势的燃油、黄金,在午盘开盘后也一度回落颇大。

  “市场还是有一点微妙的心理变化的。”业内人士表示,受美元上涨的影响,部分多头及时获利回吐,保持观望。

  美元强势或将抑制商品市场

  “奥巴马的轻松当选,也从另一面说明了美国经济的糟糕程度。”广发期货研究部副总经理陈年柏表示,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任务很严峻,可以从其经济政策来推测美元是否会维持强势。“把升值和贬值的利弊梳理一下,就知道他上台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陈年柏表示,如果美元保持弱势,其对美国的好处是国际债务减少,但却不适于奥巴马刺激经济的政策。“一旦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则必然带来通货膨胀的局面,弱美元会加重通胀的危险。”另外,弱美元会使得其他国家雪上加霜,加重世界性的危机,对美元体系也有削弱作用。

  而美元升值的话,一是可以抑制通货膨胀,更好地配合其财政政策;二是可以维持外部金融市场的稳定;三是会使其他国家选择美元避险,增加美国的资本充足性。“鉴于利益考量,奥巴马任职初期应该会维持强势美元的政策,”陈年柏表示,“但这样短期内肯定会对商品市场有所抑制。”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民主党克林顿上任后的经济形势来看,“强势美元”政策是民主党的一贯选择。奥巴马承诺为占美国人口95%的工薪阶层减税、提高对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阶层的税收、帮助小型企业发展、废止布什政府制定的对富人有利的减税政策,并扩大失业保险的涵盖范围。这些都需要货币政策来予以支持。专家表示,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商品市场的不确定风险得到释放,但市场估计将继续走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0:18:37 | 只看该作者
不同意见:长远看有利商品市场

  “奥巴马的一系列政策如果真能刺激消费,那么对于商品市场来说还是利多,”南华期货上海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段世华表示,奥巴马在经济外交方面的政策,对于经济复苏是有利的,而中下阶层需求的提升,实体经济的改善,对于商品必然是利好。段世华表示,美元的走势不是奥巴马一个人能改变的,美元长期贬值趋势是很难改变的。“美国为了救市要给市场注入将近1万亿美元,这使得中长期的下跌无法扭转。”

  段世华介绍,短期内商品市场还将经历震荡。追溯美国历史,在金融危机中上台的总统有一个规律,即在当选和上台之间的一段时间,金融市场都是以下落为主。“罗斯福、里根刚刚当选的时候,市场都是偏空的,”段世华说,“从11月到明年初,商品市场短期内还是偏空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不管美元走势如何,商品走势必将分化,一边倒的情况以后不会成为主流。从奥巴马的政策上看,其推崇传统原油类能源逐步为清洁能源替代,或打击原油走势、利多农产品走势;其反对伊战、赞成通过外交途径与伊朗对话的外交政策也能避免油价高企。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 原油期货市场缺乏方向

  过去一周内,市场参与者注意力放在美国总统大选上,而源源浮现的消息在市场下一步可能走向方面发出模糊不清的信号。

  美国经济濒临衰退边缘

  短期消息面依然利空,为首的消息是美国经济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萎缩0.3%,创7年来最大跌幅。经济学家对经济衰退的定义是连续两个季度录得负增长,因此技术上而言,美国经济并未陷入衰退。但业界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将录得更大降幅,从而令经济正式陷入衰退。

  更重要的是,美国个人消费开支下降3.1%,为17年来首次下降,同时政府开支大幅增加。美国的最新经济数据动摇了任何有关石油需求短期内恢复的信心。瑞银集团(UBS)能源分析师斯图亚特(Jan Stuart)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看来石油市场价格已体现经济长期深度衰退的因素,经济衰退将打击今明两年的石油需求增长。尽管我们仍认为信贷危机放大了石油需求趋势的真正变化。”受美元和股Shi走势影响,石油期货市场已出现大幅波动。

  由于没有迹象显示短期内需求将恢复,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拉斐尔·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在10月30日发表声明称,欧佩克将在12月于阿尔及利亚举行的会议上考虑再次削减原油产量。此外,新一轮减产数量将超过100万桶/日。拉米雷斯还表示,欧佩克正考虑重新对其原油设定价格区间,试图借此阻止价格进一步大幅波动。目前考虑的两个价格区间是:70至90美元/桶和80至100美元/桶。欧佩克下次会议定于12月17日举行。该卡特尔组织10月24日在维也纳举行紧急会议,并决议从11月1日起减产150万桶/日。欧佩克称,由于预计今年和2009年需求将下降,需要采取行动消除过剩供应。

  产油国缩减投资导致远期油价看涨

  与中期内需求驱动的看跌前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益有迹象显示,即将出现的供应限制将推动较长期内价格飙升。增加长期石油产能的项目亟需的融资面临信贷紧缩;而当前价格疲软的市场环境,导致投资回报率下降或甚至完全无利可图。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将导致供应紧张。

  事实上,对于需要较高油价来达到收支平衡的非常规石油项目而言,生产商已然削减投资计划。例如,据《华尔街日报》本周报道,壳牌已推迟就扩大其加拿大油砂业务作出决定。业内消息人士估计,难度较高的油砂开发项目收支平衡点为80至90美元/桶,而常规石油开采需要60至70美元/桶的价格。

  甚至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以及几乎所有公司中生产成本最低的沙特阿美公司,上周也表示将可能推迟新产能的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0:18:4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智囊团:油价料将重上80至100美元

  本周在北京举行的“能源与金融世界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上,也传出世界油价将上升的言论。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论坛上表示,他预计油价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回升至80至100美元/桶水平。他说:“尽管目前全球经济衰退,我预计油价不会继续无休止地下跌。我认为油价将可能回升至80至100美元/桶区间。”董秀成提出支持长期内油价看涨的三个因素:美元重新走软;产油国将被迫捍卫其底线价格;以及投机资金从石油转移到其他商品。

  由于国际油价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从两个方面支撑油价。一方面,美元贬值促使石油出口国提高名义价格来补偿美元计算价值的下降,同时美元走软意味着以进口国货币计算的进口成本下降,从而创造消费增加的空间。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已刺激部分消费国呼吁在国际上放弃以美元计价,但论坛代表称这种情况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即使发生变化,可能也将限于个别双边协议。一位代表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在讨论以本国货币定价,但这与中国的慷慨贷款有关。”

  董秀成还表示,产油国会千方百计地让油价保持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保障油价不仅是维护产油国的国家利益,原因还在于产油国经济与全球石油市场反复无常的波动相关,而且这些国家的社会体系也与石油紧密相连。董秀成还预计,投机活动将从石油转移到其他回报率更高的商品或资产上,从而支撑油价。在熊市过程中,投机者做空导致油价下行压力被放大,这些人卖空并希望将来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

  (本报道由普氏能源资讯提供。普氏是麦格罗-希尔公司旗下的能源信息提供商。欲知更多详情,请与普氏广州代表处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03:3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