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袭张事件: 损台湾形象 伤两岸感情
2008-10-27
【大公网讯】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天发表「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邓岱贤的文章,分析「张铭清事件」的影响。其中说,综合国内外媒体与学者专家的评论,「张铭清事件」对台湾的影响如下:
第一,伤害台湾的国际形象:国外媒体竞相报导此一事件,将此一事件形容是「台湾人攻击中国特使」,使台湾原本「富而好礼」的形象,一夕之间被破坏殆尽。
第二,加速台湾内部的统独对立及省籍情结:原本台湾经过多次的选举后,统独问题已逐渐被淡化,如今又因此一事件被挑起,而统独问题被挑起后,也连带挑动台湾内部敏感的省籍情结。
第三,破坏台湾「和平理性」的善良风气:台湾近年来的示*抗议大都呈现「和平理性」的方式,来表达民众的意见,如今此一暴力事件又再度破坏台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善良风俗。
第四,扭曲台湾社会的价值观:民进党籍抗议人士一再宣称是为了台湾,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所以才会去作这样的事,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能因为理由正当,就可以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别人,手段若不合法,纵使有千万个理由,还是不合法,民进党籍抗议人士这样说,只会扭曲台湾社会的价值观。
第四,使台湾民主政治蒙上暴力阴影:中国时报与中华日报都评论,「台湾的民主仍未成熟」、「台湾民主自豪的不是拳头」,来抨击此一事件对台湾民主的伤害,使台湾民主蒙上一层暴力阴影。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而言:第一,伤害两岸人民间的情感:当代媒体及网际网络的发达,使「张铭清事件」在第一时间大陆人民就获知消息,许多大陆网民强烈愤慨,甚至有人说出相当激烈的言词,使两岸人民情感受到严重伤害。
第二,妨害两岸间的交流:事件发生后,已有几位大陆省级的旅游局长取消来台,使两岸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后续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但已使两岸和谐的关系受到极大的戕害。
第三,使台湾丧失对大陆的灯塔效应:原本台湾的民主发展可以扮演大陆的民主灯塔;原本台湾保有最纯正的中华文化,可以引领大陆的文化向前发展,如今在此事件后,台湾的民主成了「暴力民主」、文化成了「暴民文化」,使台湾丧失原本对大陆的灯塔作用。
所幸,在两岸当局极力弥补下,将此一事件定调为单一事件并设定停损点,而原先规划的第二次「江陈台北会」也照原订计画进行,不因此单一事件而受到影响,让「张铭清事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降至最低。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自满,对于此一事件,我们要强力要求政府:第一,依法严惩暴力份子,以正视听,避免扭曲台湾的社会价值观;第二,确实保障大陆访台人民的人身安全,让两岸间的交流能正常进行。第三,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不要受此单一事件而影响。至于台湾民主形象的重建、人民民主风范的重塑,我们只有透过长期努力,一步一步地挽回被此一事件伤害殆尽的民主形象及民主风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