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破仑对外战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1 22:5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拿破仑的政权,是与对外战争相始终的。应该看到:拿破仑对外战争是FaGuo大革命时期的对外战争的继续,这场战争首先是欧洲封建君主为了干涉FaGuo大革命而挑起来的。拿破仑刚上台时,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使FaGuo又一次面临封建复辟的危险。因此,拿破仑对外战争最初具有保卫FaGuo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性质。但也应该指出:拿破仑的军事行动,也反映了FaGuo资产阶级对外侵略掠夺及建立FaGuo在欧洲的霸权的要求。因而拿破仑战争一开始就有了极其错综复杂的性质。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他上台后不久——1800年春就开始了。拿破仑亲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6月14日在马伦哥附近与奥地利军队血战一天,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大破奥军。结果,奥军仓皇退出北意大利。法军乘胜追击,一直打进奥地利境内。1801年2月9日,奥地利被迫与法军缔结“留尼维尔和约”,退出了反法同盟。由于失去奥地利这个重要帮手,英国最后也不得不与FaGuo讲和,1802年3月25日,英法订立“亚眠和约”。
但是,英法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到1805年4月,英国又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加入同盟的仍是俄国、奥地利及那不勒斯。西班牙在FaGuo的压力下,成为FaGuo的同盟者。这次拿破仑决心征服英国,因为他看到英国是FaGuo的主要对手。他在FaGuo北部的布伦港口集结16万大军,又在英吉利海峡的FaGuo港口集结舰队及5万兵力,准备和西班牙的海军配合起来在英国登陆。但是,法、西联合舰队在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加的海上被英国海军大将纳尔逊的舰队击溃,因而登陆英国及征服英国的计划化为泡影。不过,法军在欧洲大陆上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1805年法军长驱直入奥地利,11月13日攻下维也纳。接着在12月2日拿破仑又集中优势兵力在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利兹击溃了沙皇和奥皇亲自指挥的俄、奥联军。在这个战役中,俄、奥军死伤及被俘35,000人,俄国近卫军全部被歼。奥国被迫求和,于12月26日缔结“普列斯堡和约”,奥国付出4000万法郎的赔款,并且割让大量土地给FaGuo。1806年8月6日,奥国皇帝在拿破仑的压力下,正式取消他的神圣罗马皇帝的称号。为了巩固自己在德意志的统治,拿破仑在1806年建立了所谓“莱茵同盟”,参加者有16个德意志国家,后来又有五个德意志国家加入。拿破仑宣布自己为“莱茵同盟”的保护人。
1806年,法军在意大利南部又征服了那不勒斯。于是第三次反法同盟也土崩瓦解。
1806年9月,英、俄、普参加的第四次反法同盟组成。10月,战争又起。10月14日发生两个决定性战役——在耶拿和奥尔施塔特,普军遭到惨败,伤亡22,000人,被俘18,000人。10月27日,法军几乎兵不血刃地进入柏林。法军继续东进,1807年2月8日在普鲁士的艾劳附近与俄军展开了剧烈的战斗,双方都蒙受惨重的损失:各丧失22,000人。同年6月14日在弗里德兰的战斗中,俄军终于惨败。7月7日,法、俄两国首脑在提尔西特安排了法、俄、普三国的和平谈判。根据“提尔西特和约”,俄国答应退出反法同盟,和英国断交,并且与FaGuo结成同盟共同排斥英货。拿破仑同意俄国在东欧和北欧自由行动。“提尔西特和约”的条件对于普鲁土极为苛刻:它必须割让易北河以西的全部土地(拿破仑把这些土地和附近一些德意志小国合并在一起成立“威斯特发利亚王国”),它的军队必须减到4万人,并且付出1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普鲁士还被迫让出过去它瓜分波兰得来的土地,由拿破仑在上面建立“华沙大公国”,并且把“华沙大公国”置于FaGuo的驯服的盟国萨克森王国的统治下(实际这个大公国是受制于FaGuo的)。
但是,拿破仑一直没有放弃征服英国的野心。特拉法加海战大败后,FaGuo海军一蹶不振,用武力征服英国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拿破仑着手从经济上征服英国的计划。在他看来,英国是工业大国,如果切断英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会制英国于死命。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出一项命令,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严禁欧洲大陆诸国与英国通商,并且表示要没收一切英国商品及英国商船。为了报复,英国宣布从海上封锁大陆特别是封锁FaGuo港口,并且派军舰在海上截击FaGuo及一切中立国商船。拿破仑又在1807年11月23日和12月17日颁布米兰法令,法令规定:“一切商船,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装什么货,假如它来自英国港口,或者来自英国殖民地,或者来自英国军队所占领的国家,或者开往这些地区,一概没收。”
拿破仑严厉执行这些法令,他派两万名关税人员分布在欧洲大陆的边境,并且派军队与警察去协助他们,以便与英国货物的走私作斗争。但是,英国想尽一切办法把商品运进欧洲大陆。为了防止英国商品从伊比利亚半岛渗进大陆,1807年11月,法军占领了葡萄牙,翌年又侵入西班牙。
1809年,英国又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参加这个同盟的只有英、奥两国。英国之所以如此积极反法,是因为当时英、法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地步:第一,当时FaGuo已一跃而成为欧洲大陆上的霸主,从而破坏了欧洲大陆的均势,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所无法容忍的。因为英国的传统政策就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以便由英国控制欧洲。第二,拿破仑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因而FaGuo独占了欧洲市场,而拿破仑的封锁“不列颠诸岛”的政策,更加剧了英法两国在商业上的矛盾。第三,拿破仑的FaGuo与当时的英国都想争夺中东:埃及和叙利亚(均为土耳其所辖)。而且FaGuo也想恢复FaGuo过去在印度所经营的贸易基地。
反法同盟组成后,法、奥重新开仗。最初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最后在瓦格拉姆战役(1809年7月)中,拿破仑的军队取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1809年10月14日奥国又一次被迫在维也纳订立和约。依据和约,奥地利拿出赔款8500万法郎,丧失了有350万人口的领土。
综观1800年到1809年的战争,拿破仑军队在欧洲大陆上一直是所向无敌,几次反法同盟都在拿破仑军队的铁蹄践踏下一个接一个地解体了。FaGuo军队接二连三地击溃了在数量上与法军相比占很大优势的俄、普、奥等国的军队,迫使这些国家的封建君主先后俯首求和。到1809年为止,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波兰及瑞典诸国都直接间接落到法兰西帝国的统治下,拿破仑成了欧洲的主宰者了。
在战争的初期,FaGuo军队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欧洲反法同盟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而且也有力地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1796~1799年FaGuo军队占领北意大利期间,意大利的封建统治开始动摇了:贵族的封建特权被废除了,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则实现了。1800年法军再度占领意大利后,封建制度破坏得更加彻底:取消了22个内地关卡,封闭大量的寺院,并且拍卖了寺院的土地。还实行《拿破仑法典》。1809年,FaGuo把教皇国合并于FaGuo,废除了教皇的世俗政权。这些改革,为意大利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在德意志,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更为深刻。原来在德意志(即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上有大小296个封建国家,但是根据1801年“留尼维尔和约”,莱茵河左岸的97个小国(面积有二万多平方公里)划归FaGuo。在划归FaGuo后,不但这97个小国被消灭了,而且这些土地上面的一切封建残余均归消灭;贵族的封建特权被取消了,教会和流亡者的财产被没收了、拍卖了。这一切都为莱茵河左岸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1801年和约所造成的变化不限于此,因为按照这个和约,拿破仑又把德意志的112个小国合并于与FaGuo有联盟关系的几个德意志国家。同时,按照“留尼维尔和约”的规定,教会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这样,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不但德意志许多地区的中世纪封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被摧毁了,而且也大大减少了***。这些都有利于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欧洲的王冠纷纷落地。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在1808年被拿破仑抓去当了俘虏。葡萄牙的摄政王子在1807年法军入侵后逃往南美的巴西。1806年,法军占领那不勒斯王国后,国王斐迪南在英国海军的保护下逃到西西里岛去了。1809年罗马教皇国被合并到FaGuo,于是教皇庇护七世被押解到FaGuo。
总之,在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中欧、西欧及南欧的封建秩序从根本上发生动摇,而这种情况反过来,又“给FaGuo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1。
因此,拿破仑战争对于欧洲起了进步的作用。
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有侵略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性质到战争后期越来越明显了。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所追求的目的是掠夺欧洲的财富,吞并欧洲土地,夺取新的市场和建立FaGuo的军事、政治和工商业的霸权。它的侵略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军事行动中公开掠夺,在军事胜利后索取军事赔款或进行没收,从被征服国家搜刮大量金银财宝。1796年在北意大利战场上拿破仑的军队就因打家劫舍而出了名。1804年,这种“特别收入”在FaGuo国家总收入7.7亿法郎中占1.23亿法郎。在占领普鲁士的两年中,从普鲁士及其盟国那里榨取约10亿法郎。拿破仑又从威斯特发利亚王国夺走7100万法郎。
第二,把被征服的国家化为FaGuo工业的原料供应地及FaGuo工业品的倾销市场。为了这个目的,FaGuo强迫战败国豁免FaGuo商品的进口税。在1801年到1811年的十年中,输入意大利的FaGuo商品增加到六倍。同时,意大利的生丝、羊毛只能向FaGuo出口。FaGuo的这个政策,对意大利的工业发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意大利的许多工业部门衰落下去。威尼斯玻璃工场的数目从36家减少到12家,呢绒工场从11家减少到8家,丝织工场从6家减至4家。其他部门也有类似的情况。
第三,拿破仑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他每征服一个国家,除了大肆掠夺、搜刮及横征暴敛外,还无情地榨取血税:无限制地征发当地壮了,强迫他们当兵,参加与他们本身毫不相干的战争。
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使FaGuo高级军官、国家债权人及军需供应商个个发了大财。将军们和元帅们通过军事掠夺及受贿,而填满了私囊。苏尔特元帅尤以贪婪著称,当他在西班牙指挥作战时,他从西班牙博物馆抢走了大量珍贵名画。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的论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2-22 16:18:3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18世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2-22 19:53:15 | 只看该作者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拿破伦一世,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对后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后续待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24 19:54:38 | 只看该作者
kakkakkank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2-24 21:25:5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欧洲格局改变,拿破仑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时候会怀疑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在某种程度上不经意的改变了时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2-25 23:59:08 | 只看该作者
5# 韩含


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趋势(客观的),但出现的拿破伦是偶然的(主观的),所以就有可能反作用于客观实际当中,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偶然的),这就是相互作用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2 15:48:45 | 只看该作者
在大势面前,任何人,都只是波浪中的一朵浪花,只能任由其推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7-20 22:36:42 | 只看该作者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完美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24 19:36:10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人别你们的mks理论给恶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1 22:48:39 | 只看该作者
唔,我也觉得,拿破仑,过去了那么多年,历史自有公论,但是无论如何拿破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的功过是非,也早已在法兰西民族和世界人民那里有自己的评价。还是愿这位伟人安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5:1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