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化使世界成为一个新“帝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3 09:3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帝国”拥有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美国位于塔尖

  2000年,美国比较文学教授麦克尔·哈特(MichaelHardt)和意大利左派作家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Negri)合著的《帝国》(Empire)出版。在书中,作者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帝国体制,对众说纷纭的全球化问题提出历史性的解释,指出当前的全球化现象正是帝国形成的过渡性前兆,使既有的全球化中性讨论被彻底政治化。因此,《帝国》一面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该书现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成为全球知识界最热门的书籍之一。

  帝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

  伴随着经济和文化不可抗拒的全球化,“一种新的统治结构与逻辑逐步显现,一个新的全球秩序也正在形成。”在这种新秩序的冲击下,民族国家主权的影响力下降。但主权本身并未衰退,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这就是帝国。它代表着新形式的全球性主权,从而成为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

  帝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帝国不建立权力的中心,不依赖固定的疆界和界限。它是一个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而传统的帝国主义是封闭的,它所描绘的世界地图明显带有民族国家的色彩。

  帝国权力的运作呈金字塔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层:在顶端是冷战结构解体后掌握了全球武力霸权的美国,但美国权力的施展经常是通过联合国来取得正当性。在此之下是以西方主要工业国为主的民族国家。它们掌握了全球主要的金融机器,掌管着国际资本的流通。该层的底端是由操纵军事及金融霸权的国际组织构成的。第二层由跨国财团和臣服于跨国财团的民族国家组成。跨国财团以多层次网络的形式来控制全球市场,透过这些网络,资本、科技、人口得以流动。臣服于这些跨国财团的民族国家一方面在政治上遵从顶层全球霸权的运作原则,另一方面以此为筹码与这些财团讨价还价,以换取国际资源。

  第三层主要由群众(multitude)构成。相对于其他阶层而言,作者认为这一阶层是弱势群体,本身力量十分有限,不可能直接参与全球权力结构的配置,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来吸纳。联合国的会员大会在形式上将它们统合到全球权力机制中,但实质上只能象征性地对强权起到限制作用。除此之外,非政府组织也十分重要,这些复杂的非政府组织与一般组织不同,它们不为特定的团体争取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如和平、医疗与饥荒。它们能够有效地将群众吸纳到帝国的体系当中。

  美国位于帝国之巅

  在作者勾勒的帝国权力结构图中,美国占据最高点。作者认为,这是由美国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美国是冷战结束后惟一的超级大国,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使其自立国初就具有强烈的帝国色彩,因此它在帝国框架中具有意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美国在独立宣言中就强调自由

  的帝国法权,但其设想与实践是有落差的。在整个20世纪,不论在国内或是国外,美国都可以说是帝国主义方案的实践者:对印第安人的打击、对黑人奴隶的剥削、19世纪门罗主义以反欧洲帝国主义之名进行的帝国主义、冷战期间以**产主义保护自由世界之名行帝国主义宰制之实等。但作者指出,越战后的美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开始逐渐由帝国主义向帝国过渡,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波斯湾战争之后,真正完成了这一过渡。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其使用军事暴力不是服务于帝国主义而是为帝国的利益服务。

  把全球化纳入帝国体系

  《帝国》通过对帝国及其框架的详尽描述,为审视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但如果我们对当今美国的意识形态变迁和酝酿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其本质仍是在为美国的国际霸权地位“正名”。从苏联瓦解后,经过波斯湾战争和巴尔干动乱,美国当权知识分子圈已经出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后冷战和平”的结束,“美国制下的和平”(paxamericana)的到来。因此,在这样的脉络下,当今所谓的“全球化”、“全球秩序”、“美国制下的和平”、“单边主义”,以及本书的“帝国”等提法的出炉就不难理解了。只有在这样的认知下,《帝国》才可能被正确地解读。

  《帝国》被认为是代表美国当前新保守派的观点,即承认美国是帝国,但将“全球化”纳入,借以淡化美国的帝国形象。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帝国》一书写作于波斯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之间。在这期间,美国相对低调,无论为了形象或是利益,做事都还要联合国及欧洲的背景与参与,以使自己的行为能有正当性。

  但科索沃战争之后,尤其是“9·11”后,“单边主义”盛行,美国不再有所顾忌,如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京都议定书》、国际犯罪法庭公约;任意违背国际贸易规范,提高钢铁进口税,扩大其本国农业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全球军事大扩张,不但永远驻军中亚,以及再度在菲律宾建基地,对以巴问题表现强过以往的殖民主义,甚至还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

  凡此种种皆显示,美国已越来越不再忌惮联合国与其他国家,并自视在联合国之上。美国和帝国的等号关系愈来愈重叠,不禁让人感慨《帝国》一书如果是今天来写,不知两位作者会对帝国的构架做出怎样的安排。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3: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