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9 05: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通百姓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br /><br />千龙财经 <br /><br />我和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用辛勤劳动来换取工资。如果老天照应,政客们不捣乱,专家们不忽优,商家们不设局,自己不乱花。也许就能在对付日常生活开支之外,有些盈余。 <br /><br />这些盈余其实也不是真的就是一世都叫盈余, 实际上叫中长期储备也许更恰当。因为这些盈余实际上是要应对今后年老体弱,风风雨雨等情况的。人在经济上最悲哀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人活着,钱已经花完了。二是钱没花完,人没了。因此大家理财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能活着把钱正好花完,就比较美了。当然,最好是一不小心,挣到花不完的钱,那是最好的,即使没花完也死而无罕了。但千万别倒过来,没钱还又老又病…那可就惨了。 <br /><br />对每月的收入来说。那些消费掉的生活费用,购买不动产等的钱,我们是最放心的了。因为花了就花了,不用担心它会贬值。而那些剩下来的钱,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以后它们的身价了。 <br /><br />我们现在的钱都是纸,靠国家经济稳定,国家硬通货做基础来支持它的价值。一但有个风吹草动,它们其实就是一张张优质的纸张而已,有可能变得很不值钱,去年能买一斤肉的,今年只能买8两了。这就是通胀发生了。有的甚至以前能买一斤米的,如今只能买一粒米了……比如以前大名鼎鼎的金元券。 <br /><br />于是,老百姓攒的这点血汗钱,怎么能让它尽量的增值保值就成了我们温饱以后最关心的问题了。所以,是存银行?还是放家里?是做生意?是炒股票基金?是买保险?是买黄金?是买房地产…? <br /><br />老百姓是聪明的,也是实际的。别人再怎么忽优,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理。钱必须得绝对安全,然后还要能保值,风险不大的话,可以追求点收益。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钱只有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一起运转才能保值。比如:做个小生意卖茶鸡蛋。以前是3毛进五毛出,通货膨胀了。鸡蛋涨价了,那就五毛进八毛出,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出去,我们的劳动价值得以保存。 <br /><br />否则,不参与经济运做,那肯定就不好办了。想当年,我爸从空军航校复员,70年,给了复员费3000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老爸激动的把它存进了银行,给子女做学费。可是20年过去了,那3000元在银行里也翻了两翻,当时够三个子女从小学上完大学的费用,最后只够我大四一个学期的花销了。 <br /><br />因此,银行存款肯定不能搞长期的,否则肯定不能保值了。放家里捂着更不行,只有发霉的份,连利息都没有,更是不可取。所以这些都只能是处理短期,最多不能超过3年,5年的一个手段。 <br /><br />做生意不错,是随经济活动运行。肯定错不了。但由于市场风险也大,有血本无亏的可能。再说,老百姓一般要上班,那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生意啊。这也只适合一部分人来做。或者信得过的话,投资参与也不错。 <br /><br />股票,基金,期货,好的时候能挣钱,差的时候害死人。谨慎第一的老百姓对不成型的经济社会里的这些门路是不敢随便碰的。 <br /><br />投资自己,让自己本身掌握谋生的技巧和技能,提升层次,可以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挣更多的钱。甚至一招鲜,吃遍天。是个很不错的主义。可是不管你多么能干,不积蓄,不留点家底肯定还是不行的。何况,人有旦夕祸福,有时候也要考虑到风云变幻的人生也不是完全靠人的能力能支持的。 <br /><br />黄金,房地产,是个好办法,至少能保值或部分保值。但是投入到,变现能力差。老百姓毕竟还是力量单薄,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收藏就更是这样了,有钱还得有学问,有眼光,否则不能玩那个。 <br /><br />购买保险,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也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到时候也能分点红,获点利益,当然保险公司拿大头,百姓拿小头。可以部分保值或者好的话能增值。还能同时获得一定的保障,并且投入也不大,非常类似于老百姓的理财手法。按说是非常好的理财手段。可惜也有信用的问题,还有不能应对短期需要的问题。 <br /><br />想来想去,老百姓没有更多的应对通货膨胀的好渠道,也许以上方法都是好方法,但又都有自身的问题。看来对付通货膨胀这个顽症的手法,还得是鸡尾酒疗法,那就是把所有的这些手段都用上点,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分层次,按比例进行多手准备,手里攥点,怀里揣点,包里背点,地里埋点...也许是安全系数比较大的办法了。 <br /><br />但是这样一来也有个问题,那就是老百姓本身就财力有限,一分散就更不起眼了。如果您想用钱挣钱,其实就得集中力量,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才可能发展起来啦。因此对付通货膨胀,老百姓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去想办法。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来对付通货膨胀。 <br /><br />各位,面对通货膨胀,你准备好了吗?<br /><br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05:48:1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今年物价狂涨原因的推测
<br />文章提交者:波波蛙 加
<br />有消息指粮食上涨是: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在期货市场,买空卖空的时候操作失误,导致要兑现550万吨的玉米出口合同,于是大量收购玉米出口,导致国内粮食暴涨,大概会造成五亿美元的亏空。(中国粮油价格突然涨价的原因-<a href="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415934" target="_blank">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415934...ID=1&ID=1415934</a>)
<br />
<br />550万吨的玉米合同,相对于中国1亿7000万吨年消耗量,不过才3%不到,影响各种粮食价格上涨10%以上??????中国粮食自2004年始至今连续三年丰收。2006年,中国粮食总消费量将首次突破1万亿斤创历史记录,而去年的这一数字为9955亿斤。最大的丰年竟然粮食上涨如此迅猛???
<br />
<br />另一则更深入的报道则指:粮价上涨是中国粮食储备公司垄断了800亿斤小麦,囤积居奇,导致价格飞涨。当然还有其他国际粮价暴涨接轨论。(垄断800亿斤小麦,丰收年粮油涨价揭谜-<a href="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14089" target="_blank">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14089...ID=3&ID=1414089</a>)中粮储难道不是国企,难道不听国务院的指挥,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赚这个昧心钱。
<br />
<br />如果按照“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恶规则分析,会不会有更深入的原因呢,有幕后的巨手推动物价上涨呢?
<br />
<br />据说通货膨胀有两种:
<br />
<br />1、最恶劣的滥发货币引起的。
<br />2、真正商品供应不足引起的。
<br />
<br />某种设想
<br />
<br />中粮储很可能只是颗棋子,一个黄盖。医疗、教育和住房三座大山压得老百姓没有花钱的愿望,内需一直上不去,国内精英可谓黔驴技穷。
<br />
<br />如果人为制造 粮食供不应求 的假象,推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一边可以从垄断价格中直接获取现钞,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又可推动物价全面上涨,让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使银行内的老百姓的巨额存款缩水 ,从达到实际上拉动内需的效果。 这不是一箭N雕的好事?
<br />
<br />这样做,可以使表面上看起来通胀的原因是 物资供不应求,又可以避免滥发钞票的弊端, 或者说可以再多发一些钞票。
<br />
<br />由此 油价,煤气,房地产,电力和水费全面上涨的情况 就好理解了。因为这些物资的价格无一不是垄断,无一不是可以操控的。
<br />
<br />以房价为例,原来众多百姓都知道这是虚高,买了就会上当。 但是房价如果真的跌了,对GDP,对税收还有银行就是致命打击,甚至会造成全面崩盘。这就是高层左一个条例,右一个指示名义上限制房价,而实际上房价反而高涨的原因。 现在油、煤、电、水和粮都涨上来之后,房价却不显得那样虚了, 再加上最近高层出台的 限制土地出让的政策,人为造成土地供不应求,这房价还能下来吗?(任志强:穷人哭坟哭错了坟头-<a href="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06923" target="_blank">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06923...ID=3&ID=1406923</a>)
<br />
<br />这些操作只有在资源绝对垄断下,才能进行。这些逆市场的行为也只能出现在中国。
<br />
<br />
<br />
<br />再回头看一下,前几个月,猫眼的网友关于 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还是外升内贬的讨论,答案不是已经摆在面前吗? 只不过出人意料,来得太快了一点。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现在的涨价是因垄断而起,非物资供不应求(中国的现状是生产力过剩),是受到操控。 所以某些人会认为这种通货膨胀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最后一剂良药。
<br />
<br />具体操作如下:当发现民众的耐受力快到了极限,危机可能要爆发时,马上通过垄断机构,适度放出物资泄压。如此反复操作,就可以将百姓的财富慢慢稀释, 再加上其他的垄断政策,达到延缓最后危机到来的目的。
<br />
<br />操作的指标可能就是物价涨幅15~20%/年.
<br />
<br />《怎样确定这个‘可承受范围’?》岁末将至,近日有关百姓日常生活的水`电`油`汽`粮食……等什么都在提价,而且是一提再提,当局每次都说虽对百姓生活有所影响,但是影响不大,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这就使人纳闷:好一个‘影响不大’,要多‘大’才算‘大’呢?这个‘可承受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呢?记得在前些年饿死数千万人时,不也说过(口粮定为每天七两时)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只要还没有把百姓全部饿死,还有一个人有口气时,就证明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了是吗?(此贴在网上发后跟贴甚多,有12172538 的跟贴说: “只要你还没****, 就说明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哈哈,太正确了”。其实呢****也不可怕,有的是枪杆子,只要我还在台上,说明你就在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br />
<br />吃公家饭的人,今年都加了工资了
<br />工资增幅=物价涨幅
<br />
<br />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06:18:19 | 只看该作者
涨价是可怕的,因为老百姓的工资没涨。一些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困难企业工人等城市弱势群体,更感到雪上加霜,生活维艰。过去,水涨价了,电涨价了,气涨价了,教育收费高得离谱,医疗支出贵得无边,现在又遭遇食品涨价,可怜的工资或低保金,无法面对物价的飞涨。面对柴米油盐“七扯八拽”,任你拆了东墙也难补西墙。此番粮油食品涨价,触痛了老百姓敏感的神经,给低收入人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紧张和恐慌,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br /><br />有人说,这是一个让富人亢奋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让穷人忧心的年代;这是一个让官员自豪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让失业者自卑的年代;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但也是一个缺失诚信的“骗子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人高坐象牙塔内享受“繁华盛世”的琼浆玉液,有人则在凛冽寒风中抱怨物价涨了又涨! <br /><br />城市贫民和下岗工人就像一匹负重的病骆驼,一根稻草,也许没有什么分量。但如果把无数的稻草继续往骆驼的背上码放,最终总有一根稻草将会压垮这负重的病骆驼。压垮骆驼的元凶,当然不是那最后的一根稻草,但再小的分量积累起来,也可以沉重如山。更何况,物价的轮番上涨,并非是一根轻巧的稻草,在低收入人群的心中,它沉重如山!<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 03:5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