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缘地带论与对华包围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 12:5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麦金德首先提出了“地理中枢”的概念。他将欧、亚、非大陆称作“世界岛”,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地理中枢”,因此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带”。由此“心脏地带”出发,东可至中国、日本,南下可到印度和中南半岛(东南亚),越过阿拉伯半岛可进入非洲,西向可控制西欧山地,由北可达美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麦金德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全球‘心脏地带。’</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界”。麦金德的理论开创了地缘政治学的基础。</span></font></font><p class="MsoNormal"><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我们注意到整个</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2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世纪中,这块世界的心脏地域,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从二战中纳粹放弃进攻英国而东向进攻俄国到国小人少的日本将其主力部队(关东军)长期驻留内蒙、东北,而不是南投于激烈鏖战中的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再到冷战期间美苏的争霸,无不是在觊觎着这块“心脏地带”的控制权。值得一提的是,冷战中由于苏联对这块世界心脏地带的控制,美国的战略学者斯派克曼对麦金德的世界中枢理论作了修正。他提出如果仅仅控制住世界的“心脏地带”还不足以实现全球霸权,如能控制环绕心脏地带的欧亚沿海区域,将足以遏制心脏地带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并且进而与之争霸。这就是美国人奉行的“边缘地带论”。根据这一战略,冷战中美国人在“边缘地带”建立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棗在欧洲利用北约,在亚洲利用中国、日本围堵遏制苏联,最后赢得了冷战的胜利。</span></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冷战后,苏联解体,欧亚大陆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这就给了美国一个用自己的力量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完成“世界帝国”美梦的最好时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全球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和担任政治领导、囊括全球的一体化经济、政治体系。通过一个拥有中心首都(华盛顿)的中心大陆(北美洲),从自然地理上支配全球”。(布热津斯基《竞争方略》)。在欧洲,美国的战略构想通过北约东扩得以显现,但在亚洲,中国的崛起成为美国的障碍。</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从而引起美国的警惕。美国担心由于中国在亚洲地区威信和发言权的提高,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成为地区军事主宰的较长远前景以及对于是否能继续维持这一地区安全保证者的地位的担忧。为此,美国在欧洲战略布局逐渐尘埃落定的同时,将注意力转向了亚太地区。</span></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美国在亚太地区采用的战略与冷战时期如出一辙。就是利用亚洲国家对于一个新兴强国崛起的不安和畏惧心理,最大限度的扩大“中国威胁论”。再利用其全球领先的经济、技术实力,或威逼,或利诱其他亚洲国家,以结成一个对华包围的松散联盟,形成一个“对华包围圈”,牵制、分散中国的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和平演变、民族***主义等手段,打击、削弱中国的自身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以遏制中国对美国领导地位的挑战。</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首先,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强化了日本和美国的同盟关系,并首次赋予日本在军事上更大的自主权。接着,美国以朝鲜导弹试射为借口,向日本、韩国推销名为</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TM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专家们认为该系统的目标其实就是中国。美国还计划将台湾纳入</span><span lang="EN-US">TM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体系。</span></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值得注意的是,环顾美国选定的“对华包围圈”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就是:日本、台湾、菲律宾、越南和印度,正好对中国形成了环状包围圈,皆处于环绕中国的沿海地区。显然这是美国冷战时期“边缘地带论”的翻版,美国想故伎重演,包围遏制中国,阻止中国势力向外扩张,让中国重导苏联的覆辙。这在美国战略学家的理论中早有阐述:前述提出“边缘地带理论”的美国学者斯派克曼就曾指出:“在亚洲边缘地带,如果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将对美、英、苏三国都构成莫大的威胁,三国应联合起来阻止任何国家在‘边缘地带’建立新权力中心的企图”。(斯派克曼《和平地理》)</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针对美国这种“对华战略包围”的思想,中国该如何应对?</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美国能得以成功编造“反华包围网”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参与国家相信一个强大的,崛起中的中国对他们是有威胁的,而美国能给其保护。当然,没有一个亚洲国家会希望成为中国的敌人,中国应利用这种心理,通过行动向这些国家宣示中国强大是有利于亚洲的稳定,中国不是威胁。如能成功做到这点,则“反华包围网”就不攻自破了。中国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战略利益所在,分清轻重。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利益就是争取早日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而在中国周边,对中国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日本和印度支那、东南亚(中南半岛),还要加上一个欧洲。我的构想是“东和日本,西联苏俄,稳定印支,力取台湾”。</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双方关系跌宕起伏,时好时坏。但近代以来,双方关系急转直下,成了竞争对手。很多人至今仍对日本扩充军备有戒心。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现在日本以“经济立国”,对它来说最关键的是海上运输线的畅通,而不是领土的占领。对日本来说,即令需要资源,也可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其他国家共同开发,利益共享,而不必走回战争的老路。且</span><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2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世纪已是资讯科技的时代,老旧的资源第一的观点已经落伍了。打个比方说,利用最普通材料硅制作的计算机芯片的价格顶得上</span><span lang="EN-US">1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桶原油,何必轻启战端,这一点想必日本决策者也看的很清楚。相反,中国和日本实际上利益互补。中国有庞大的市场、人力和未开发的资源,日本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二者正好能互补。中国可利用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利益吸引日本,并向日本保证其“海上生命线”的畅通,消解日本对中国的戒心。另外,因为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盟国,如果日本态度犹豫,将动摇美国在亚洲行动的信心。相反,如日本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以其目前的实力,将是中国最可怕的对手,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span></font></font></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西联苏俄”指的是与苏俄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合作反对美国的一极统治,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让双方优势互补。俄罗斯虽已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具有一定的实力。而世界诸强中,俄罗斯和中国一样,面临的问题等近似(如民族***问题等),深受美国遏制之苦,且反感美国的一极统治,是中国最可靠的盟友。我们看到,近年中俄关系不断升温,互相合作,很好遏制住美国独霸世界的势头。</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稳定印支”指的是结好印度、越南,稳定中国的西南部。东南亚国家国小势弱,对中国构不成实际威胁。在统一大业前,南海争端可暂搁一旁。台湾若能统一,则中国威望大增,再回头解决南海问题,或拉或谈,全靠外交手段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东南亚国家只可谈判,不可动武。对于印度除了坚持和平谈判的原则外,还可利用巴基斯坦对其进行牵制。</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力取台湾”就不多说了,台湾关系重大,统一台湾将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冲破美国的包围网。另外此举将极大打击美国在亚洲威信,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如泰国、印尼等将倒向中国,美国也将被迫承认中国在亚洲地位,淡出亚洲政治格局。</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  冷观美国近年来的通盘布局和对华方针政策:打打拉拉,分化瓦解,边诱边打,笑里藏刀,风刀霜剑,步步相逼,可以说不给中国片刻从容喘息的机会。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保持社会的稳定,继续壮大综合国力、加快发展步伐,尽早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届时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将为时不晚,美国对华建立的“包围圈”的企图和阴谋将难以奏效。</font></span></p><!--editpost--><br /><br /><br /><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zue 在 2006-08-01 12:53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8-9 17:59:53 | 只看该作者
<p>中国和平统一后,美国真能淡出政治政治格局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2 07:51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