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雀》:杜琪峰的小品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11:4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雀》:杜琪峰的小品剧
印象中,已经许久没有看到杜琪峰如此“轻松”的影片了。
  
  近几年,杜琪峰一度陶醉于在影片中隐射政治,《黑社会》以及《放逐》便是典型。这样的影片着实有着诱人探究的魅力,但毕竟是有着较重的雕琢痕迹,看起来难免有点压抑,不是属于普通大众所能快速接受的电影。这种现象在《放逐》中尤为明显,过多的隐喻使得这部影片承担了诸多本不该承受的主题,使得这部影片显得更为风格化,甚至给人用力过猛的感觉。频繁出入各个欧洲电影节的杜琪峰,似乎已经不将娱乐大众作为自己的使命,以至于不少观众觉得他的影片越来越生涩,这也使得他的《神探》虽然几乎到了一种疯魔的境界,却已经难觅传统香港电影的味道。已经成为香港电影旗帜之一的银河映像,在给香港带来的应该不仅仅是先进的电影语言。
  
  《跟踪》的出现,给这几年略显沉闷的银河映像带来了一个清新的气息,而《文雀》则更像是杜琪峰一部精心雕琢的小品。虽然《文雀》里的四个扒手,那个无所不能的傅先生以及影片中唯一的一个女性角色,依然会让人有所联想,但毕竟不再沉重,就连老扒手的“黑色”也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影片中所可能存在的隐喻而去尽情的享受这个精致的小故事。
  
  空间感仍旧让人着迷
  
  刻意雕琢的空间感。这几乎已经成为杜琪峰电影的标志之一,《文雀》几乎是我继《枪火》和《放逐》之后见过的杜琪峰对空间最为迷恋的一部影片。《文雀》依然可以感受到杜琪峰对封闭空间那游刃有余的掌控力,比如电梯一段,比如任达华看着林熙蕾上楼时楼道在镜头内那令人迷幻炫目的三角形,这样的镜头,几乎已经成为了杜琪峰的标志。,同样,在《PTU》以及《放逐》里已经出现的对开放空间的营造在《文雀》内同样随处可见,大厦的顶楼,十字路口,几个人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将画面分割成一种令人着迷的角度。
  
  杜琪峰对空间的迷恋在影片最后的高潮阶段几乎达到一种癫狂的地步。人行横道两侧的行人几乎是以一种准杜氏风格站立着,不真实地如同话剧,在人群终于开始移动,所有的冲突都被压缩到了人行横道这“封闭”的空间之内,在开放的空间内营造封闭,并利用雨伞将这个空间再度压缩,使得“雨夜夺证”这段戏几乎是在极度压抑的空间内展开,最终显得张力无比,让人兴奋。
  
  从空间感的营造来看,这不愧是一部磨砺四年的电影。
  
  电影原声的一次狂欢
  
  这是我第一次看一部电影,在没有音乐的时候居然有种陌生的感觉。《文雀》是一部音乐比对话还要多的电影,甚至在许多桥段,音乐完全替代了台词,成为影片角色表达情绪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
  
  这是一部台词已经缩减到不能再缩减的电影,而这又是一部音乐多到不能再多的电影。
  
  从影片一开始,影片便以大量轻松有节奏的音乐贯穿全片,这几乎从一开始便奠定了该片轻松的基调,这使得整部影片看下来都给人一种很愉悦的感觉,不时出现的黑色幽默更使这部影片有着近几年杜氏影片中那少有的快乐。杜琪峰本就是一个很会营造幽默的导演,只是这几年过于沉浸于沉重中的他几乎让人误以为他的点因是不拘言笑的。

  
  演员没有惊喜却依然精彩
  
  杜琪峰对演员的驾驭能力是无须质疑的,比如张家辉、古天乐等角色便是在杜琪峰的塑造下重新被人发现了其演戏的才华。杜琪峰可以将任何将演员塑造成他所需要的角色,使得这些演员从一出场便如同被烙上了杜氏烙印,因此在看电影之前,我几乎就已经猜到了任达华会是一种什么表演,林熙蕾会以怎么样的一种姿态在纯男人的电影中展现她的惊艳——只是这种意料中的模式依然给人一种畅快之感。这里了值得一提的是罗永昌,这个杜琪峰的助理导演,几乎成了这部影片最具亮点的一个配角。
  
  被阉割的小品剧
  
  《文雀》的故事很简单,所谓的扒手故事,这仅仅是影片中的一个引子。不过我仍然怀疑影片开头那几乎难以看到的“扒手技术”是阉割版的后果。在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林家栋似乎想一试身手的桥段,却嘎然而止,虽然那段剪得几乎不露痕迹,但那可能是全片表现扒手最精彩的桥段之一,至于究竟如何,只能等待港版。
  
  当然,所庆幸的是,影片中那因为陈旧的香港所给人带来的迷醉并没有被剪刀手大肆破坏,这部以扒手为主角的影片却给人感觉对老香港浓浓的依恋,杜琪峰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他的骨子里,依然是香港的。《文雀》也就像杜琪峰在香港的一个可能被遗忘的角落精心雕琢的小品,一部准香港的小品——这部电影的风格确实是集杜琪峰风格为一体的电影,并比以前的电影更甚,但也可能是一部更容易打动观众的电影,尤其是香港观众。
  
  虽然前面被剪了,但看起来似乎依然很完美,不过,最后的“重新做人”依然把我恶心坏了。《放逐》如此,《铁三角》如何,从“自首”到“重新做人”,台词不同,但老鼠屎的功能却是一样。
  
  等待港版,等待纯正的杜琪峰小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10-27 11:47:1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好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3 18: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