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国:中国模式比美国更具借鉴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7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卫报-译言版
亚洲模式应该有更多的拥趸
翻译: 拙尘   

简介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对于刺激增长来说,中国的模式比美国更具借鉴意义。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是对的。尽管这些日子里我们不常听到这样的评判了,但当首相上周在格拉斯哥( Glasgow) 说到英国正在被他称之为“全球时代首次金融大危机”拖入深渊的时候,他是对的。而这次的问题,如同20世纪下半叶所遭遇的大多数经济危机一样,并不是英国所独有的。



当首相提到英国要比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都能更好地度过这场全球经济风暴时,其论断也有一定的道理,尽管原因并非像他所陈述的 那样。在很多方面,经济的结构性缺陷要比以往都更突出。在过去十年间,由于消费超过生产,英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制造业裁掉了过百万个就业机会。在信贷紧缩发生前的几年间,经济的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大量的资本涌入,填补了贸易逆差,同时也造就了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两个泡沫。



英国能够比其他国家更好地应对这次衰退的原因,既不是所谓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根本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竞争制度的优越(看看国内能源领域的垄断情形,就知道首相是在吹牛皮)。真正的原因,是由于英格兰银行可以不受干涉地设定合适的利率以及适时调整英镑对外币的汇率。



最近,英国亲欧元的势力又开始聒噪了。在2003年布朗宣布针对货币联盟的五个测试没有通过后,这些声音消寂了一段时间。现在,他们又声称,假如英国处于欧元区内的话,情况可能会好很多。这种论调是愚蠢的。货币联盟中那些比较大的经济体们——德国、FaGuo、意大利——要比英国更早进入衰退。 而假如英国加入货币联盟的话,那么在繁荣时期英国可能会实行低得不合理的利率,从而导致更大的房地产泡沫以及更严重的经常项目赤字(current account deficit)。英国将会是西班牙的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萧条期,英国会发现它不但像是泡沫破灭后的西班牙,还会像意大利一样,饱尝竞争力严重不足的苦果却无能为力,唯一的手段就是让薪资缩水。



平心而论,必须承认英联邦所享有的政策自由更多是一种理论上的,而非实际的。工党中“重商轻工”的倾向使得这个国家利用低迷的英镑而获益的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只有当货币政策委员会能够运用这种自由而并非表现得像一个欧洲中央银行的分行时,英格兰银行这种设置合理税率的自由才有意义。



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宏观经济形势有正确的认识——这是上周出台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年度报告的主题。尽管报告主要是针对新兴和发展中的经济体,但其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像英国这样的国家。



经典理论



联合国的报告试图解释一个明显的矛盾:即资本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而非经典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的那样。按照教科书里的世界模型,富国向穷国输出资本,以促成更快的增长。但是在过去10年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却向美国和英国输出资本,使我们能够过上那种超前消费的生活 。



报告的主笔海纳·弗莱斯贝克(Heiner Flassbeck) 说,这个重大的变化发生在1997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韩国和泰国等国家发现,热钱的大量涌入和涌出给经济造成了很大伤害。他们决心不能让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为此,他们通过干预金融市场并严格控制消费者和企业借贷成本等手段,锁定了当时由于资本外逃而造成的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利益。在中国,政府的直接干预确保了东亚市场的低利率——这里的利率是商业银行对消费者的实际借贷利率,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



出口增加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带来了可用于再投资的利润。相较那些接受他们资本的国家来说,中国和其他新兴的经济体有更高的增长率和投资率。他们显然更适应这种模式,而不是华盛顿所中意的旧模式。旧模式注重于国外直接投资和金融放开政策,以此积累可用于投资的资本。



联合国报告指出,新的亚洲模式正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起来。在拉丁美洲,阿根廷和巴西是很好的对比。阿根廷在2001年到2002年的债务危机后一直保持较低的汇率和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巴西则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传统的货币政策。两个国家都存在一些各自的问题。弗莱斯贝克指出,在阿根廷,由于未能成功地效法亚洲国家通过最低薪酬和其他形式的收入政策来控制薪资水平,通胀压力越来越大;而巴西则严重依赖于商品出口。



低成本中心



前苏联体系内的国家也都采取了不同于亚洲的传统路线。被欧盟接纳,加上作为低成本生产中心的前景被看好,大量资本涌入这些国家,使得汇率一路上行,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经常项目赤字。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从1999年到2007年,东欧和俄联邦国家的实质有效汇率(REER –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上升了30%,而平均经常项目赤字则翻了一番有余,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这些国家一旦发生资本外逃,必然遭受沉重打击。以匈牙利为例,90%的抵押贷款都是以瑞士法郎或日元为单位结算的,而不是匈牙利本国的货币单位福林。



东欧现在看上去就像是坐等事故的发生。而这场事故又极有可能是下一场更大危机的前奏。除去东欧,意大利也很有可能触发这场危机。俄国相较于他以前的卫星国有更强的抗击力,但是制造业竞争力的剥蚀被飞涨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所掩盖。一旦商品期货泡沫破灭,俄国的处境要比现在艰难得多。而按照现在这个势头,这一刻已经不远了。



联合国的研究报告给了我们几个重要启示。第一,经常项目有较大盈余的发达国家——主要是德国和日本——需要制定能够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模式时,最好是参照北京而不是华盛顿。最后,如果首相大人真的想要规避震荡、提高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话,那么被高估的货币、被掏空的工业、以及对热钱的依赖,都将使我们与这个目标南辕北辙。了解全球化规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全球化规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0:2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