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信泰富事件或藏“内幕交易” 多疑点引人关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4 09: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信泰富事件或藏“内幕交易” 多疑点引人关注
2008-10-24 07: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信泰富事件或隐藏“内幕交易”


  中信泰富(00267.HK)炒外汇期货巨亏上百亿的风波愈演愈烈。


  昨日,外界怀疑有内幕人士提前知晓公司巨亏而提前沽空牟取暴利,而公司延期六周披露亏损真相也被认为存在信息披露不当、虚假的嫌疑。


  此前,香港证jian会和港交所正式介入调查中信泰富事件,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也宣布休假,以避免因其身兼的多种公职而被疑有利益冲突。


  10月沽空规模剧增


  昨日有香港本地媒体报道称,中信泰富炒外汇期货出现巨额亏损的消息可能提前透露,从而使事先获取信息的内幕人士提前沽空,而支撑这种猜测的证据之一是自10月份澳元大跌以来,公司股票的沽空规模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


  港交所的有关沽空数据也显示,中信泰富股票在9月份的沽空数量日平均约十多万至数十万股;但10月份股份沽空规模显著增加,多个交易日出现逾百万股的沽空,如10月10日沽空数量便高达340多万股,停牌前的10月17日也达128万股。


  因此市场人士质疑,为何在公司尚未公布投资外汇亏损期间,沽空活动会大幅上升,会不会存在内幕资金先知先觉而提前布局的嫌疑。


  香港灏天金融研究部主管黄伟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信泰富在有关金融机构存有大规模外汇衍生工具合约,当10月份澳元大跌时,这些机构的负责人有可能知道公司的实际亏损情况。他建议,香港证jian会应该调查沽空规模大增是否与这些机构有关。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香港目前的上市公司披露规则没有限定披露时间,因此,中信泰富选择在六星期后才公布巨额亏损,从披露原则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造就了不公平的投资环境。因此,检讨现行有关披露敏感消息的上市规则,也成为这一事件的教训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4 09:18:42 | 只看该作者
  多重疑点引人关注


  中信泰富事件披露以来,在香港市场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涉及外汇投资的上市公司股价纷纷出现大幅下挫,中国中铁、瑞安房地产等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超过10%的跌幅。


  针对中信泰富的问题,外界对其质疑颇多,有人质问为何发现问题六周后才公布此事,也没有及时向股东披露且在相关报告里提及投资情况;也有人对公司主席荣智健称此次交易是下属违规操作,他本人不知情的声明表示质疑,涉及如此大金额的投资,作为公司主席的他怎么会不知道。


  而针对公司投资本身的质疑更多,市场人士认为,公司称参与外汇期货交易是为了对冲风险的说法站不住脚,这种“拣芝麻的同时可能丢西瓜”投资策略风险太大,即使澳元上涨,公司所获盈利有限,但澳元下跌,投资将出现很大的亏损。


  此外,前港交所董事及独立财经评论员David Webb近日在网上发表抨击文章,并引述中信泰富9月12日发出的公告,指出该公告有误导及失实之嫌。如果属实,中信泰富将触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98章涉及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最高罚款可达1000万港元及有关人士被监禁10年。


  Webb指出,中信泰富在周一发出的盈利预警公告中,表示该公司于9月7日已知悉有关外汇买卖合约构成的风险,即9月12日公告“目前尚无重大变动的信息”所指最后实际可行日期(9月9日)前两天。而即使按9月9日的澳元汇价约0.8美元计算,公司有关外汇合约规模达到93.4亿澳元,以最简单方法计算,涉及的按公允价值的亏损为6.45亿澳元,因此公司在9月12日公告中关于“目前尚无重大变动”的信息是不属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6:5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