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新一轮改革,不妨从城市着眼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将掀起我国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高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大头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但不能完全局限于农村,而应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等要求,坚持从城市改革发展着眼,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钱从哪儿来”是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大课题。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这个扶持重点是资金的投入。除国家直接投入外,农村发展资金的来源主要在城市。一是农民进城打工挣钱反哺农村建设。“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2007年有2.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年收入27000多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必须重视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给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同时,大力解决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使打工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农村,支持农村发展。二是农产品大部分进入城市市场,这是农村从城市取得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前几年,由于国家对大部分农产品实行价格管制,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倒挂,农产品收益更多为城市占有,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较小。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体格体制,适当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能够从城市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反馈农村和农业。三是城市企业的支持。城市企业进入农村和农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军农村和农业,通过直接投资、收购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合作经营等方式,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到哪儿去”,是农村深化改革必然遇到和必须解决的另外一个重大课题。无论土地经营制度如何变化,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出路。农业规模化经营,必然使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这些无地农民,大部分肯定要进入城镇和城市,成为农民工或者新市民。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民自发、自觉的必然选择。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的现实和趋势,要求城市管理体制提前做出变革。比如,必须彻底终结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代之以居住年限自然获得城市户口制,保障新市民和农民工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权利。又比如,重新审视和定位城市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对进城的农民工实行人性化管理,确保进城农民有自主创业的空间,并且在税收等方面扶持农民工创业。再比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给大量立足未稳的城市新移民和农民工提供安全、有序却又相对廉价的住房服务。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民进城持久化、长效化的重要制度保证,解决了人的问题,农村新一轮改革才能轻装上阵。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城市改革发展的经验。我国的农村改革先于城市,但却落后于城市。城市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积极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比如基础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基层党建机制等。在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这些问题都不可逾越。其中许多成熟的体制,可以充分借鉴到农村的改革发展中,使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比如,城市对私营企业的扶持,社区医疗卫生建设,城市社区基层党建的活动阵地建设、流动党员管理、党员队伍建设等一些成功做法,完全可以为农村改革所学习借鉴。同时,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一些失败教训,也可以为农村新一轮改革所汲取。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