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报:新"三中全会"议题设置出人意料 蕴涵"玄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0 16: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新华侨报》10月9日刊发题为《新“三中全会”登场再树改革风向标》评论文章说,中国农村的新改革是一场涉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内容最复杂的改革战,也是一次最大的民生改革,并将为全国范围的深层次改革打下坚实基础。可以预料此次**全会不仅可望作出一揽子“惠农决策”,有助破解转型中的“经济谜局”,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文章摘录如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6:08:05 | 只看该作者
经过北京奥运和“神七”的辉煌“预热”之后,备受关注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10月9日如期登场。这个中国政坛每年最重要的政经布局和决策会议,无疑将是波澜壮阔的2008年中国最具份量的政治大事。由于**高层已宣布此次全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使本次全会披上了“浓重的改革的色彩”,因而更为世人瞩目。

舆论普遍观察到,此次**中央全会的议题设置有些出人意料,甚至蕴涵“玄机”。因为此次会议是在这样四个背景下召开的:一是北京奥运和神七成功;二是一系列天灾人祸发生,特别是四川大地震;三是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四是国际金融风暴。按理说,不论是奥运的经验推介,大地震后的沉重反思,还是改革开放的纪念总结,或是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都应提出一个总体要求,在推动改革开放上有深度表示,不是重新起步,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重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6:08:15 | 只看该作者
出于这样的背景考量,前一段时间中国国内舆论借助纪念改革开放、寄语“后奥运时代”,对改革30年回顾总结和再起步、再推进,有种种讨论和期待,民间也有强烈声调。其主要倾向,一是认为中国已具备全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或到了宪政改革时候,不论是反思30年的改革,还是体会奥运的开放,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出路在此;二是认为,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当下中国改革应以民众最关心的社会管理改革、改善民生问题入手。

一般分析,**领导层刻意打“农村牌”,选择农村改革发展作为三中全会主题,意图也很明显,将以农村作为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一方面30年前的改革由农村起步,再转向城市改革,最后演绎成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改革,30年后改革从农村再起步,是对过去改革的呼应,“改革30年一轮回”更加精彩。另一方面,如今改革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要选改革突破点更加困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似时机还不成熟,而选择农村改革,恰是最大公约数,且风险相对低而受惠面极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6:08: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这里有“玄机”,那就是现任**领导层期望像邓小平等老一代政治家当年一样,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再从农村发起“引爆”新一轮改革风潮,重在构建和谐社会。

毋庸置疑,30年前的那场发轫于农村的经济改革给中国带来无比的活力。30年间,从农村到城市,沧桑巨变。但不容忽视的是,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隐患——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加大,城乡二元壁垒严重,有人甚至认为中国30年的大发展是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这不仅违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改革涉及9亿农村人口的利益,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同样迫在眉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5: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