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林斯潘走下神坛 “政策遗产”遭清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0 12: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被奉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典范,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深化,格林斯潘的“传奇”正受到越来越多质疑。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批评者认为,格林斯潘当初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而他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放任自流立场,最终引爆了美国金融市场。

风险
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用来为股票、债券、抵押贷款等其他投资提供“保险”。
上世纪80年代时,金融衍生品仅是金融市场的“小兄弟”。由于金融衍生品多利用资金杠杆,市场景气时回报率惊人,因此华尔街不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
高回报必然隐藏高风险。有“金融大鳄”之称的乔治·绍罗什唯独对金融衍生品敬而远之。巴菲特5年前就警告,这些金融产品潜在威胁“致命”。
而据《纽约时报》9日报道,在这些金融精英的质疑声中,1987年至2006年掌舵美联储的格林斯潘却坚决维护。
力挺
格林斯潘对金融衍生工具如此推崇,以至当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华尔街人士提出监管意见时,他坚决反对。
早在1997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着手规范金融衍生品。时任委员会主席布鲁克斯利·博恩女士认为,这些不透明的交易工具可能损害市场乃至美国经济,要求交易商披露更多交易细节和风险准备金情况。
格林斯潘等人于1998年6月5日施压国会,要求国会阻止博恩的努力。第二年,博恩走人。同年11月,在格林斯潘和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鲁宾等人推动下,国会永久性废除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权。
清算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格林斯潘在美联储主席任期内采取不同的政策举动,也许眼下这场金融危机可以避免。
当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迹象变得明显时,格林斯潘仍无视风险。他在2004年一场演讲中说,华尔街在利用金融衍生品与其他机构“摊薄”风险。
随着房地产危机加剧、不良抵押贷款剧增,规模惊人的衍生品市场急剧放大了这场格林斯潘口中“百年一遇”的危机。
即便如此,格林斯潘对衍生品的“信仰”并没动摇,他把危机归咎于投资者的“贪婪”。
但在市场眼中,昔日一言九鼎的格林斯潘显然已经走下神坛。《纽约时报》说,最近几月,格林斯潘越发淡出公众视线,抛头露面次数骤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18:1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