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8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指教人大的国关专业课怎么复习 啊?

[复制链接]
liming251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2 22: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11-15 18:40:2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问这个问题已经晚了。
3#
发表于 2007-8-28 23:05:27 | 只看该作者
不晚,是明年考
多谢
4#
发表于 2007-12-3 20:11:36 | 只看该作者
这俩个帖子一唱一和挺FUNNY的:L
snake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07-12-25 22:45: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8-8-28 08:43:50 | 只看该作者
同问,请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29 21:48:01 | 只看该作者

考研专业课铁定上115分的复习方法[转帖]

考研专业课铁定上115分的复习方法[转帖]
  在考研的考试科目中,专业课相对于公共课来说分值更高(专业课为150分,公共课的政治和英语均为100分),而且很多的专业课是需要背记的文科类科目,短期内取得高分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对提高研究生考试的整体分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专业课复习的艰巨性。在报考一些好的院校如北大这类高校的时候,最困难的往往就是专业课,通常一门专业课所包括的内容会非常很多,许多人只是看到大纲中列出的书单就开始打退堂鼓,更不用说看到每本都是厚厚的参考书了。所以如何把握专业课就成为了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06年我基本上按下面的程序准备的,专业课142分,我是跨专业跨校考的北航计算机。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搜集专业课资料与信息
  如果细心对比一下历年的专业课考题,我们就会发现考研专业课考试的重复性很强,虽然题量和题型可能会有一些的改动,但是每年考试的命题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要想在专业课的竞争中获得胜利,第一步就是要搜集专业课历年考试资料和最新信息,标准就是要“准”和“全”。
  1.专业课资料和信息的内容及利用
  专业课的资料主要包括专业辅导书、课程笔记、辅导班笔记以及最重要的历年试题。如果这些都搜集全的话,就可以踏踏实实的开始复习了。专业辅导书是复习的出发点,所有的考试的内容都是来源如此,但是通常专业辅导书都是又多又厚的,所以要使我们复习的效率最大化,就要运用笔记和历年试题把书本读薄。如前所述,专业课试题的重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所以仔细研究历年试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出题点和命题思路,并根据这些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复习的时间。如果有时间可以上些论坛搜集,但大多数资料都经过很多周转,丢失严重;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到购买相关笔记资料。
  我考计算机的时候也买了一些,目前电脑里还珍藏了一些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员李、操作系统的课件,还有些真题,有需要的同学留下email,给大家发过去。
  2.专业课信息的来源
  考研时各种各样的信息,如辅导班,参考书,以及最新的考研动态,并不是一个人就能顾及到的,在一些大的考研网站上比如新浪上就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但是有关的专业的信息还是来自于学校内部同学之间的交流。有些专业网站也会专门提供这些内容(如“跨考网”)。毕竟考生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放在学习上。专业课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刚刚结束研究生考试的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已经顺利通过考试,所以他们的信息和考试经验是最为可靠的。另外,也可以尝试和师兄师姐们打听一下出题的老师是谁,因为出题的老师是不会参加辅导的,所以可以向出题的老师咨询一下出题的方向。
  二、专业课复习的时间进度及内容安排
  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要开始了,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在复习的初期主要是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大概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最好所有的章节的大概内容都在脑中留有印象,然后再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考过几遍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把这些作为复习的重点。
  接下来的就是熟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日子里要通过反复的背记来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专业课的辅导班的效果现在不是很好,到后期最好能找些题库来做,这个方面会在下个部分详细介绍。
  考研最后冲刺的一个月里,要对考试的重点以及历年试题的答题要点做进一步的熟练。并用几份历年试题进行一下模拟,掌握考试时的答题进度。专业课的命题非常灵活,有的题在书上找不到即成的答案,为了避免所答非所问,除了自己总结答案之外,还要查阅一下笔记或者辅导书上是否有答案,或者直接去找命题、授课的老师进行咨询,这样得来的答案可信度也最高。在和老师咨询的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试题的回答要点,更重要是能够从中掌握分析试题的方法,掌握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正确的回答问题,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另外,在专业课复习的时候还要懂得取舍。面对有限的备考时间,以及参考书众多的专业课,想要面面俱到,掌握每个知识点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依据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把考试重点并且分值比较大的内容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而那些内容较多但分值小,考查的几率也不大的部分,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复习的次数或者干脆略去,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什么提高余地的方面。
  三、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专业课的内容繁多,所以采用有效的复习的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都应该是会高效率地学习的人。与其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小和尚念经”般的在桌边捱过“有口无心”的半天时间,还不如真正有效的学习两个小时,用其余的时间去放松自己,调节一下,准备下一个冲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你一定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通常都是把需要背记的内容放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且每门持续背诵的时间不能安排的过长。
  专业课的许多知识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记忆的方法,除了大家熟悉的形象记忆法,顺口溜等之外,还有就是“阅读法”,即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就像看故事一样看他几遍,记住大概的“情节”,每次重复看时就补上上次没记住或已经忘记的部分。这样经常看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的很全面。因为现在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很少有照搬书本上的答案,大部分的题都要求考生自己去归纳分析总结,所以对书上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对考试时的发挥很有帮助;另一种是“位置法”即以段落为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使人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这两种方法都能让你全面整体的掌握课本的知识。
  在这之后要做的就是提纲挈领,理出一个知识的脉络。最好的办法就充分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考生可以在纸上把每一章的小标题都列上,再把具体每一个标题所涉及的知识一点点的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把遗漏的部分补上,重点记忆。这样无论考查重点或是一些较偏的地方,我们都能够一一应付。但是对于概念这种固定化的知识点,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很多同学都是不大喜欢动手,可能他们会默背或小声朗读要背记的内容几个钟头,但是不愿意写半个小时。殊不知古人所说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四、如何协调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关系
  在考研的初始阶段,可以把大部分时间都分配给数学和英语,但是在考研的后期,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就要逐渐的增加。一天只有24小时,考生要在保持精力,即在保持正常休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合理的安排各项复习内容。这时就要考虑把时间用在哪一科上或是具体那一科的哪一部分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大凡高分的考生,他们的专业课的成绩都很高。因为对于考生来说,政治和英语的区分度并不是很大,要提高几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在考试时还存在着许多主观的因素。但是专业课由于是各校内的老师出题,每年的重点基本不会变化,如果搜集到历年真题以及辅导班的笔记,多下些功夫,想要得高分并不是难事。
  由于专业课在考研的整体分值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在保证公共课过线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专业课的分数。而且正所谓“法无定法”,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具体的方法还需要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29 21:49:54 | 只看该作者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笔记(第一版)

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政治概论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班
一、导论
研究国际政治的重要性:实证材料
问题一:最高决策层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事务上还是外交事务上?
问题二:(1)最近在欧洲引起各方激烈讨论的贫铀弹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由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事件所产生的?(2〕美国为其上交拖欠联合国会费15亿美元的条件是什么?联合国最近讨论该问题的时候是否有所让步?(3)奥斯陆协定是一项为了尝试解决什么问题的协议?(4)最近在海南博鳌召开了一个国际论坛,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论坛,国际社会对此有何评价?
一、导论
漠视国际政治的危险与害处
历史的印证
近代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现实的挑战
冷战与冷战后
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格局


一、导论
国际政治与我们的经济利益
国际贸易与资源的获取
国际货币联系
国际投资
国内事务与国防事务的花费
国际政治我们的生活
环境
战争
一、导论
国际政治的学习与国际政治的实践:比较的观点
国外
中国
科学决策
政策理解
政府行政
国际化角色
其他
一、导论
国际政治的主要课题
冲突与合作
权力结构的重组
民族国家未来的不确定性
国际组织
国际***
民间团体
经全球济分割
数字鸿沟?
一、导论
改变中的权力性质
变迁的步频
为观念所左右的现实
观念扭曲现实
而行动建立在观念之上
二、国际政治理论
政治科学与国际政治
模式、理论和模型
政治科学研究国际政治的原因;描述与预测
政治科学研究国际政治:逻辑、传统观察与数量分析
国际政治理论焦点:权力(现实主义)、人的社会联系(理想主义/女权主义)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新马克思主义/依赖理论)
国际政治理论
16世纪至20世纪初
20世纪初至今
三、国际政治分析单位和基本概念
国际政治的分析单位
系统层次上的分析
国家层次上的分析
个体层次上的分析
个人
组织
人类
具体化:position of individual ;bureaucratic structure of actors;national-states and other actors ;regional systems;global system
三、国际政治分析单位和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民族:相似性、共同体的感觉、有分离的愿望?
国家:主权、领土、人口、外交承认和内部的忠诚
民族国家:
权力平衡:
集体安全:
四、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性质与发展
国际对组织的类型:国际间政府组织;国际间非政府组织
国际组织的基础
对人类共同体的信念
强权维持和平
功能合作
国际组织的成长
数量的成长
成长的原因
四、国际组织
增长的国际性接触
增长的相互依赖
跨国问题的扩大
现有的民族国家体系的失败
跨国的政治运动
军事力量的集中化
作用模式的供给
作用的增长与演化
国际组织的目标
国际组织的活动及其有限目标
互动的舞台
四、国际组织
功能性的合作
全面的合作
独立的国际行为者
世界和区域政府
组织结构
立法机构
司法机构
欧盟未来的政治演进
权力的担忧
民族官僚主义
四、国际组织
规范、税收和官僚机构的泛滥
德国的强盛
成员的经济差距
国际政府间组织的结构与财政:联合国
国际政府间组织及其关注的问题:联合国
成员:接受新成员;退出与驱逐出组织
代表实体:成员基础(全体代表实体;有限成员-利?弊?);投票问题(多数投票制-权重投票制-一票否决制)
四、国际组织
行政管理:任命;作用(抑制与积极)
财政
国际政府间组织的活动与关注的问题:联合国
创立规范反对暴力
提供化解争端的选择
外交干预
制裁
部署联合国军事力量(集体安全;维持和平;军事干预的实践;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其未来〕
四、国际组织
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其他作用
加强法律和规范建设
提升人的生存质量
增进人权的改善
推动其他国际组织的建设以及一体化进程
国际组织及其未来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Leah Greenfeld)
含义理解:
1 之于个人;
2 核心教条;
民族主义发曲折发展
兴起1640-1800s;
转型1870-1918;
高峰1918-1950;
沉寂与再现1950-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民族主义的有利面:
民族主义的问题面:
1 如何与其他民族联系?
2 国家与民族缺乏适应 3 小国的问题
人权问题
人权的概念
词义:道德?先赋?
发展脉络:
托马斯·阿奎那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神法(divine law)
自然法(natural law)
人法(human law)
前现代化和前工业化世界部分社会的对自然法的理解
中国
伊斯兰
大革命前的FaGuo
自然法的政治影响力
自然法与自然权利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霍布斯、洛克以及契约论者的观点
自然的权利
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人权的定义:自由平等权利
权利的最一般形式
与正义、公平、民主并列
语源
近代人权的内涵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人权的内容:
需要决定论?
普遍的人权?
合法性与政治的多样性
时代的反映
个人权利
人身权
政治权
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集体人权
五、民族主义与人权问题
民族人权
国际人权机构
国际机制?
全球机制
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及其法律、政治效力
人权专家委员会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区域性机制
人权与外交政策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二战之后至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全球化进一步拓展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拓展的国际经济等级空间
强国平衡与霸权稳定:移转与危机
中心、外围与半外围
南方北方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依赖与依赖
全球化指的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两面:


全球化的理论依据
谁在推进全球化?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资本主义的扩张?或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多数人主导?多数人主导?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
领土与主权
经济发展
国家安全
战略资源
国际市场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国际航运
基本价值
全球化的不等式
西方化?
美国化?
全球化与主权的让渡
必须?
如何让渡
主权让渡的法理解释?
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避免?
有限介入?
逆全球化运动的全球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8-29 21:51:03 | 只看该作者
外交学(贾庆国)
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无作业。
2003-2004年期中考试(40%)
一名词解释
外交
主权平等
国家安全
秘密外交
二简答题
1.列举现代交通通讯技术对外交的2点影响
2.如何判断一国国家实力
3.国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
4.自由主义对国家利益的看法
5.现代外交的特点
三论述
1.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看法的异同比较
2.是否同意国家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他国不可能对一国国内事务不闻不问的观点

战后国关史(李茂春)
最后一堂课一定要去,呵呵
一、名词解释
1.杜鲁门主义
2.尼克松主义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
4.勃列日涅夫主义
二、简答题
1.50年代国关基本内容
2.70年代国关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
论述
1.分析朝核危机的产生,发展,以及中美朝三国的基本立场。
2.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分析美国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8-30 08:43: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0 07:5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