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月份和11月份中央开两次会议 相关政策将会明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7 11:2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尔街危机中国的救赎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时刻准备好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一道努力,应对挑战。”当地时间9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Jiabao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这一句发言,让人想起了1998年。

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树立了负责任的亚洲大国形象;10年后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敢于担当,或将成就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形象。

就在温总理给出承诺时,美国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大的救市——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还在争吵声中。此前,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9月22日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话时表示,对于美国力争稳定金融市场的救市举措表示高度支持,并希望取得成功。

9月26日一早,美国国会已基本达成一致的消息传出,首期2500亿美元可立即到位,使财政部可从各类金融机构收购不良资产。然而仅过几小时,又有消息称会有新方案,需要重启谈判。不过目前趋势已经明显,救市在所难免,只剩下时机和效力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29:32 | 只看该作者
最新一周中,华尔街和中国A股Shi场都少了前两周的刺激性,一切都在震荡中、等待中。救市能造就反弹,但市场形成新趋势,还需要大概念和理由。而目前理由似乎还不充分,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仅向美国的实体经济蔓延,甚至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

经济形势内忧外患,温总理9月24日表示,中国持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是美国政府债券的第二大持有者,已经准备好在全球救市举措**同努力,为度过全球金融市场危机而努力。

在欧洲各国半遮半掩时,中国支持美国,不仅是拯救华尔街,更是拯救自己。因为美国的衰退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影响中国就业人口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5日,中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平向本报记者诉苦:“近九成的美国订单已被收回。”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告诉记者:“外贸型企业损失严重,普遍订单减少,有订单的也谨慎开工,生产了回款也困难。”他惊呼:一向重信用的美国人也在频频毁约。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今年前7个月,对美出口1403.9亿美元,增速降至9.9%,下滑了8.1个百分点,这是2002年来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即便是对欧洲和日本,出口值也滑落到近几年最低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29:39 | 只看该作者
“一保一控”中的保增长成了当前首要解决任务。

不久前央行“两率”齐降打开了减息周期空间。一向主张防通胀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24日接受本报采访时态度大转变,“通胀形势开始缓和,下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而温Jiabao在24日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时表示,中国也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市场稳定、资本市场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29:48 | 只看该作者
7000亿美元救市迷局

华尔街正在上演一部好莱坞也导不出的灾难片,大萧条会不会重来?

出身高盛的美国财长保尔森,研究1929年危机成名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加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3人小组迅速在20日拿出了一个爆炸性方案:

7000亿美元,这也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计划。方案出台,美国政府不仅向国内民众游说,还积极寻求全球帮助。

美国国内,国会反对,要求终止救援;美国国外,除日本注资坚定支持外,各方争议很大,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强调,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实际参与进来。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应约同布什通电话时表态,希望美国政府救市计划能迅速见到成效,这符合中国利益。

为促方案通过,布什希望国会26日之前能做决定,称如果国会不批准该方案,美国将付出更大代价;保尔森和伯南克到国会参议院作证,督促在最短时间批准救援计划。

市场上,巴菲特高调买入高盛总值5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以实际行动对救市计划投了信任票。另一边,美国122位经济学家却联名致信国会表示反对。

26日早间,先是传来国会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转眼又现波折,可能出现的新救市方案或会让谈判重启。

问题是,即便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通过,就能止住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下滑吗?美国劳工部最新发布,8月份美国失业率已升至5年来最高点6.1%。

美国经济动荡,中国难以独善其身。FaGuo巴黎证券(中国)总经理陈兴动认为,对国内经济冲击很大且意义深远,是祸绝不是福,中国出口会进一步下降。

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则分析,现在美国人都不敢消费了。据一项测算,美国GDP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下降4.75个点。

迷局远未见底,最直接的影响也已显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30: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出口告急

“我正在大连休假呢!”9月25日,浙江群星玩具公司老板梁齐的手机里传来冷得发颤的声音。他笑称这次休假气候不对。他的公司专做南美和北美出口,9月订单却一个都没接到,此前7月的货款还没收上来,“来大连顺便寻找国内客户”。

温州华祥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寅勇9月24日无奈地向记者承认,现在本该是订单旺季,但减少量非常明显。

记者接触的企业反馈显示,目前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明显加大;其中,美国进口商为缓解资金压力,纷纷要求延长付款期限,从以往的2-3个月延长到现在的4-5个月。这对原本生存困难的外贸企业打击严重。

周德文透露,整体而言,大订单平均减少了10%-15%,其中太阳镜行业、打火机行业等降幅更多;加上利润摊薄、回款风险大,企业开工生产意愿下滑。

尽管出口企业早做打算,合同向欧洲等地转移,但受美国金融风波所累,对欧盟出口也阴影重重。来自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厦门公司人士介绍,今年以来,来自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的船舶订单大量减少。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上海的一些船厂已经接不到日本的订单了。

央行刚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三季度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订单指数为2.6%,下一季度出口订单预期指数为4.0%,均大幅回落,跌至3年汇改以来的最低值,中国出口告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30:11 | 只看该作者
失业比通胀更可怕

失业和通胀你选哪个?GDP和CPI取舍两难让宏观政策头疼。

周德文介绍,现在大多数制造业工人都是按件计酬,出口下滑,企业停工,工资减少,接着就是消费萎靡。这无疑是在内需长期弱势下,雪上加霜。

记者调查发现,三驾马车的投资放缓速度更为明显。林寅勇介绍,央行增加的贷款额度,企业还没拿到,即使拿到了,很多企业在投入时也会顾虑多多。

22日,央行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投资意愿下降,银行储蓄再次成为居民的首选。在投资盛行的温州,截至8月末,竟有近2000亿元资金在银行睡觉。而从8月份的货币信贷数据中读出的更是放贷积极的银行开始惜贷。

东亚银行北京分行的副行长褚晓路告诉本报记者:“商业银行现在选择客户非常挑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银行一旦出现惜贷,说明对经济信心很低了。”

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严峻。国家信息中心甚至预测,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可能骤降至9%以下。基于此,利好不断的A股Shi场反而震荡加剧,投资者似乎丧失了投资信心。

三驾马车,一驾下滑,一驾停滞,另一驾疲软。经济回落直接带来的就是失业增加。内忧外患,形势所迫。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表态:“目前应该把经济增长放到首要位置上。”接着央行即宣布“两率”齐降。坚持防通胀的宋国青在仔细分析当前数据后表示:“通胀形势开始缓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降息周期不可避免

为保增长,很可能会进入减息周期。

上述多位专家均表达了类似观点:中央财政和金融机构联合营救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同时强力刺激内需。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4日表示,应加快启动国内市场。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不能简单地给片止痛药完事,更不能再走1998年金融危机时加大政府投资那条路了。

“央行将继续保持放松的货币政策,降息的可能性大增。”宋国青和郭田勇均认为,现在央行手中的筹码还很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告诉记者:“信贷额度应该继续放松,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我所了解的一些中小企业,即使接到了足够的订单,流动资金仍非常紧张。”

事实上,提振经济的政策已经上路,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当天,央行就调两率,为市场增加流动性;之后一周内,又出台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的利好。由此打开了宏观政策减息、减税的空间。

市场人士认为,10月份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11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忧外患之际,相关政策会逐一明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3:09 , Processed in 0.6406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