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在油巅之困中转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8 16: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在油巅之困中转型
来源:新闻晨报
      石油短缺中的生存与发展系列评论之四

  不久前的八国峰会上有一则趣闻。会议结束时,身为“瘸鸭”总统的布什自嘲地向其他首脑打招呼:“嗨,世界最大的污染者向你们说再见啦!”

  八年前,八国峰会也在日本(冲绳)举行。那时克林顿也如同布什一样面临卸任。会议最后的宴会上,加拿大总理突然起身,提议大家为克林顿敬酒,并将在国内被性丑闻搞得灰溜溜的克林顿称世界领袖大赞一通。从克林顿所受的“大礼”到布什的“黑色幽默”,美国国际威望的跌落可见一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6:14:21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次布什并非无所奉献。他和其他七国领导人就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虽然这个协议实际上还很模糊,但至少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不仅承认了地球暖化的威胁,而且和欧洲、日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这个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是如何深受“油巅”之困从而不得不放弃一贯的反对减排的立场。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理解“油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冲击及应对方式,看看美国的情况最有启发。不久前,美国石油大亨T.BoonePickens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自己已经八十岁了,在石油界混了六十年。也就是说,在哈伯特所预测和界定的美国国内“油巅”到达时期之前,他就已经“出道”了。但是,基于他终身之经验,他坦言现有的工业模式已经维持不下去了。下面就是他给出的一组数据。

  1973年,当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美国的石油有24%是进口;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这个比例涨到了42%;如今,进口石油则达到70%。美国以世界3%的石油储量、4%的人口,消耗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产量。今年,美国将花费7000亿美元进口石油,是伊拉克战争的年军费的4倍。如果这一趋势不加以控制,未来十年将有十万亿美元流出美国。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财富转移。

  不仅如此,T.BoonePickens还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广告,自费在一些全国性电视台播放。这说明,即使是石油界的既得利益集团面临“油巅”也已开始猛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18 21:09:32 | 只看该作者
他们要转型吗??转成哪一个类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20 16:12:03 | 只看该作者
就像池塘里的鱼虾,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家把它捞光、吃光了,你们想吃也吃不着了,没有了!
地球46亿年历史形成的石油资源,美国佬用200年就把它挥霍光!没有了再说那时侯的问题!有什么能用的就抢呀!争夺呀!反正你们争不过他!
穷人不富人的差别,就是富人能占有、享用各种资源,穷人没有!
只要美国的军力继续领先和强大,不管有没有石油,他们依然可以享富庶与繁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0:0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