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资私募:给中小企业增添新希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4 17: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外资私募:给中小企业增添新希望
凯雷投资、巴菲特投资、雷曼兄弟环球策略投资,这些全球顶级的投资基金的名字每一个都如雷贯耳,更不要说一起出现的场景了,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9月,他们齐刷刷地汇聚在中国厦门,参加第12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随他们而来的是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投资预算,更有无以计数、求钱若渴的中国中小企业代表。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洽平台之一,此次投洽会的重头项目就是2008中国产权交易大会。据记者了解,在这个重点项目对接会上,共有超过350家拟上市高成长企业,以及5000多个优秀的融资项目前来寻找合作伙伴。   
    最困难的一年
    “这么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未像今年这样困难,尤其是资金短缺让企业扩展难以为继,要是有外来投资无异于雪中送炭。”
    专业生产出口伞的福建企业老板肖清江的一席话道出了当年小企业的尴尬。事实上,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趋紧,银根紧缩,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的双重压力,而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安全过关的直接威胁。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数字,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就拿位于“中国伞都”晋江东石镇的这家企业来说,年外销雨伞已达到100万打以上,但资金的压力让企业不得不放缓扩展的步伐,如果没有及时拿到投资,未来前景堪忧。
    一边是亟待输血,一边自造血源却因各种原因难以为继。据了解,同样在晋江市,今年1到5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少增26.8亿元。随着资金敞口的收紧,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寻找机会,但他们发现,利率已从年初的3分涨到了1角,这对于利润本来就急剧趋薄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资金压力让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最好的投资机会
    巨大而急迫的资金需求给外资私募基金带来了最好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中企华资产公司福建分公司负责人陈炳龙,多年来一直在福建调研上市公司资源,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动作频频,寻找有上市潜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为私募基金大规模进入提供了条件。”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布局中小企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中小企业众多的福建省,今年以来已有5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前来“踩点”,目前在政府管理部门备案的已有8家,而去年同期只有1家。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私募基金,也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新手段。福建省从今年起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搭建创投服务平台。早在20天前,福建省就在福州举办了一场私募基金与中小企业的对接会,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参与。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私募基金一般是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然后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近年来,私募基金已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重要形式,投资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据上海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介绍,2007年全球私募基金总募集额高达3795亿美元,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募基金通过上海产权交易所进入各类行业、各类企业进行投资,涉及全国24个省市和自治区。
    而今年投洽会创纪录的4万人参加,无疑为私募提供了最大的平台。
    钱不是最重要的
    投资固然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喘息之机,但也有专家指出,和缺乏资金比起来,企业管理水平、市场开拓、战略制订等方面才是企业更需要弥补的短板,是打造长青基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设备方面的差距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来缩小,但在企业管理水平、市场开拓、战略制订等方面,中国的中小企业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十分明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  福州大学管理学教授吴秋明表示,目前中小企业困难从表面看起来是资金短缺等问题,但更深层次原因是核心竞争力的普遍低下。
    事实上,根据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专家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9年,不少企业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就因管理水平不高、市场适应能力不强而陷入了不进则退的尴尬境地。
    全球私募基金在这些方面则拥有丰富的经验,对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素质、克服成长瓶颈具有积极意义。前来此次产权交易大会寻找投资机遇的日资投资机构赛力控股集团公司的李春辉说,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跑在市场的前面。当前“中国制造”已经与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全球市场调研的能力,一个产品火爆后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市场一改变后失败也就随之来临。他们希望能通过全球私募基金的进入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的企业发展历史也证明,中小企业的本地优势,加上国际资金的管理经验,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在深交所上市的13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有25家在上市前获得了创业投资的支持,其中不少就是在私募基金进入后快速成长并成功上市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14:34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