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成功收购美国品牌 利用中国优势4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4 16:5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成功收购美国品牌 利用中国优势4策略
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渗透程度,用“比比皆是”来形容都显得太保守。“充斥”大概比较贴切。另外一方面,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控制,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都有过于乐观之嫌。几乎所有的出口商都挤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伸长脖子等待从美国飞来的订单。少数幸运者能够得到利润微薄,条件苛刻的订单;而更多的公司则只好望梅止渴。
    其实,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直接进军美国市场,就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赚取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在国境线以外这部分供应链的利润,而境外利润往往比境内利润高出数倍甚至十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出口企业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使出口变成一个既高利,又稳定的买卖。
    进军海外市场最直接的就是收购海外企业或品牌,如何到美国去收购品牌?利用中国优势来选择投资策略包括:
    模式一:收购消费品品牌
    收购品牌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策略比较流行,购买的对象通常是经营不良的品牌,收购后将产品供应转移到中国,通过降低产品成本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投资收购美国品牌也不一定要针对美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低成本收购一个美国的低调品牌反过来挤入中国市场。这也是发挥中国特色。不过,这种策略初期投资小,但后期市场拓展投入未必比以美国为目标市场收购名牌策略的投入低。
    模式二:收购美国中小制造业品牌
    美国有众多专业化很强的中小制造商,它们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发展,在美国市场甚至国际行业市场创造了一定的知名度。这类企业许多集中在美国内地,规模小,基本是本地采购和生产。它们有稳定的市场,但是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化的冲击,最典型的冲击是其竞争对手到中国的采购带来的成本降低或者产品出口中国带来销售增长。这些中小企业还没有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利用中国的采购或市场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果中国公司能够收购这样的企业,然后把生产和供货转移到中国,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不但可以提高利润,甚至可能因为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市场占有率。
    模式三:投资定制产品市场
    目前,进入美国的中国产品基本都具有成本低、档次低、批量大的特点。但是,近几年美国市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在许多领域,大的制造商或者分销商通过收购中小公司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些大公司在收购后,往往保留小公司主流业务,抛掉原有的小规模订单。这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如果小订单是通用产品,客户就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代价在批发甚至零售市场购买;如果客户需要的是订制产品,就可能根本找不到供应商。但是,这些产品往往利润很高,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得到这样的订单,可能比批量订单价值还高。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投资收购某个特定行业的美国企业(可以是制造商,也可以是分销商),然后利用这个企业争取订制产品订单,就可以“填补美国市场空白”,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模式四:收购分销渠道
    美国的工业品和消费品渠道极为发达,美国的主要制造商和零售商也是通过这些分销渠道来采购产品或者零部件。这些分销商的职能是多方面的,从设计产品、寻找货源、与供应商谈判、订单处理、储运到质检,无所不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最终购买者的成本。中国的多数产品是通过不同的分销商进入美国市场的,而中国出口商的操作基本上到美国国境为止。这就造成以国境为分界线的两种景象:美国境外诸多中国出口商追求有限的买主,低价、薄利竞争;美国境内一边较少的分销商获取较大的利润,虽然行业不同,但基本都在20%以上。因此,如果中国企业能够直接收购美国分销商,不但可以享受美国境内高得多的利润率(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这样的策略可以令你比其他竞争对手占有更大的市场优势,摆脱美国境外激烈的出口竞争。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6 02:3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