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l=http://www.ce.cn/ztpd/xwzt/bj2008/]:)英国《金融时报》: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政策影响不大
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政策影响不大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奥运会的召开本身顶多造成一些短期的扰动,对经济的基本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取向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影响。
文中认为,最明显的证据是中国从去年底“双防”到目前“一防一控”基调的调整。这一调整主要反映了经济现实的不断变化,并不受奥运的影响。另一证据是政府管制价格的调整节奏,这主要反映了政府对逐步形成的油荒和电荒的担心,奥运扰动即使存在,也退居次要地位。
文章也指出,出口实际增长率下降和进口增长率的大幅度上升无疑是两个值得瞩目的问题。其中,出口结构调整的过程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而它是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仍然是影响中国和全球经济短期走向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文章认为,中国未来经济政策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来缓解这一调整过程对出口部门所造成的压力和痛苦。
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
《华尔街日报》文章表示,如何维持经济增长将成为中国领导人的主要课题。文章认为,中国将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劳动力的变化、贫富差距以及能源与环境资源的数量限制。
文章引用前世界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Homi Kharas的话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趋势加快,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变革。文章认为,中国目前每单位货币经济产出所消耗的能源量过高。上半年,中国能耗减少了2.9%,少于去年的3.7%。中国的低价能源需要与市场挂钩,从而增加资源保护的压力。
与经济放缓之间的竞赛刚开始
路透社文章表示,奥运会结束了,但对中国决策者来说,与经济增长放缓之间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企业,并提高了电价以缓解电能短缺的问题。但文章引用美国投资公司Roth Capital副主席Don Straszheim的话表示,中国今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不是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是受到全球环境的影响。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文章认为,北京奥运会工程的结束并不会使中国面临其他主办国所出现过的奥运会“后遗症”。但中国无法免疫于世界经济下滑的趋势。
能否扩大内需对世界意义重大
《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表示,中国经济未来的挑战来自于如何调整为内需引导下的发展模式。文章认为,中国尽管进口了大量能源等方面商品,依然保有大量的对外贸易盈余。文章指出,这种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认为,出口减少主要会影响到中国的沿海部门地区。但中国如果能转变为内需引导下的经济,将对亚洲其他一些过分依赖出口并饱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国家产生正面作用。文章推测,奥运会后中国政府将致力于如何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把经济增长维持在8%之上。除非中国能够把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为内需引导下的经济增长,否则,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将从金融机构向其他部门扩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