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体育英语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5 08: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原创】体育英语详解0
体育英语详解
    英语中体育运动方面的用语,实属一大类。它既不同于一般专业外语,因为体育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语,因为它毕竟包含了各项体育运动,每项运动又都有其自己的一套规则和术语。一句话,它是融合了专业与日常两类用语的一类独特的用语。因此,它变化很多,而约定俗成的惯用法又颇严格。我们阅读外国体育英文时,似乎觉得人家写的很随便,其实,对于英语是第二语言的人来说,稍不小心就会闹出笑话来。
  
    譬如“创记录”这个极普通的用语,我们中国人很容易见到“创”字就想到create这个词,于是,to create a record马上就出来了。其实,英美人是根本不这样说的。他们习惯的说法是to set a record。
  
    再说“运动员”这个词,翻译起来也要格外小心。虽然《牛津字典》对athlete一词的注解是competitor in physical exercises,确是“运动员”,但它是运动员的统称。在分项体育中,它却是特指田径运动员。在一场球赛开始前,喇叭传出“运动员入场!”如果翻译把它译为“Now the athlete enter the arena!”就闹笑话了。其他如体操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射击运动员、跳水运动员、滑冰运动员等,分别称为gymnasts,weightlifters,marksmen(or shooters),divers,skaters.只有球类运动、棋类运动等少数几项运动的运动员才称为players。
  
    至于各类运动会和各类运动比赛,也各有各的称呼。综合性的运动会叫games,田径赛常用meet,锦标赛是championships(很少是单数,除非只有一个单项而且只发一个金牌者),邀请赛叫invitation,一般性比赛称tournament,选拔赛叫selective trials,表演赛可简称exhibition。
  
    再说运动会上发的纪念章,常被译为badge,其实它并不够称为badge的资格。Badge一词源于骑士的徽章,现代常作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证章解。而运动比赛的小纪念章,英语国家则简单地称它为pin,如此而已。顺便说一句,诸如和平运动的纪念章、青年联欢的纪念章、旅行团的纪念章等等,统统叫做pins,不叫badges。
  
    当然,各类运动场也是各有各的名称,一点也不容混淆。足球场是football field,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都是court,冰球场是rink,而棒球场则是pitch,乒乓球场则是arena。田赛场叫field,径赛场则叫tracks,而田径赛场合在一起,四周有看台的,就成了stadium。
  
    从上面几例,可知体育用语之严格,搞错了就会出洋相。可是,另一方面,在动词的运用上,体育用语中却又十分灵活,或借用,或比喻,变化很多。就“胜”与“负”这两个概念来说,不同的表达方式实在不胜枚举。多知道几种表达方式,谈起体育来或写起有关体育的报道来,就会生动活泼一些。
  
    说“A胜B”可以说A won from B.(千万不可说A won over B.那是“将B争取过来了”)其他常见的说法还有A defeated B,A downed B,A ousted(eliminated) B(仅用于淘汰赛),A knocked B out(淘汰赛),A triumphed over B,A outshoned(toppled)B,A dethroned B(仅用于夺走冠军),A reduced B to a shadow,A edged(elbowed) B out(淘汰赛)。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A输给B”也有众多的表达法。最普通的、也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是A lost to B,其他常用的还有A went down to B,A conceded(dropped) a game to B,A succumbed(surrendered) to B,A gave away to B,A made way for B,A relinquished his title to B,A toppled(dimmed) before B,A resigned to B(棋赛)。
  
    不同的说法还很多,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常常传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使用时须掌握好分寸,特别是褒贬有别时,不要错用了词语而出问题。
  

这是我从学易网外语频道(http://foreign.studyez.com)找到的,学易网上有好多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大家有时间自己去看看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8-25 08:53:3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2: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