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观中国教育之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2 13: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原创】我观中国教育之改革1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的考分制度部分的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创造力,从小学到高中完全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那么怎样进行改革呢?
一、 实行AB两极评价体系,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不量影响,没有分数的等级制度不但是西方国家的国情,也应当是符合中国的必须马上实施的国情。考分扭曲了人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考分代替其他标准导致教育制度变态,因此必须取消中考高考等升学制度,必须马上废除。
二、 实行学分制。从小学到大学,从技校到中专,大专,都应当实行学分制。一门课程及格即达到对学生的最高要求,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和升学。除数学和语文是基础课即必修课外,其它课程都属于限选课和任选课。
三、 重点学校或大学依据所在区域的学生比例招收生源。即不以考分为标准,而是侧重学生的机会必须均等,从而杜绝学校和大学买分卖分,贿赂敲诈等反常现象。招收生源必须是德智体的综合评价,而该评价应当来自学生所在学校班主任的推荐。这样做扩大了老师的权力,也加大了老师的责任。
四、 兴趣为学生学习的最大标准。对于语文课,应废除作文内容和淡化语法色彩。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对于数学课应废除大量现实生活不用或很少用的内容,可以用电脑,计算器计算的知识应当废除手算。历史应象国外那样侧重于分析能力,而教条式的死记硬背必须废除。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一概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教育,这提高了老师教育的难度,但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仿效西方不留任何作业。另外大幅度在所有学科删掉无用的知识,或将大部分知识定为任选内容,彻底减轻师生负担。
五、 最后一点要求教育界的高级官员争取教育在财政中的高投入,以实现九年义务免费,变教育产业化为福利化。这一点最难。只有免费才能避免乱收费,更重要的是福利也是生产力。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高于任何一种投资,当然这是在前四项改革完成以后。
以上五点是救部分孩子于水火的深思熟虑,千万不能再象现在这样毁我们未来的栋梁了。我有两个孩子,深深明白必须还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现在许多老师课上不讲清楚,课后补作业办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8-22 13:00:1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里说的也很重要,虽然各地都有明文规定,但没人认真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22 13:00:12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22 13:00:1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22 13:00:1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中国教育之改革重在教育体制改革,我有一点建议:

                    爱心教育投资”畅想

  采用半封闭式管理教育,减少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采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融 “延安精神”于教育中,倡导 “学以能用于实际,用以能够总结经验。”劳动实践与课堂有机结合进行教育;实施从小学到高中 “一站式”教育;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培育学生; 素质教育与应考教育有机结合; 努力培育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社会责任感、审美观、高文化知识等全面发展高素质社会主义人才。

为使社会各种资源高效益利用,充分发挥民间机构高效益运作特点,试采用政府投固定资产,家庭投生活资金,爱心基金会投教学资金形式办学。实行“先读书而后回报奉献”,学生先“免费”读书,待学生到社会中后回报投资者,奉献社会,回报率为二倍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8-22 13:00:1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22 13:00:1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22 13:00:1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是表达心灵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7 13: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