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论坛-中国国际关系门户网次贷危机拉开了全球经济失衡纠偏的序幕
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 国际经济研究员
世界贸易联合会 驻上海名誉主席 吴东华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写于2008年8月20日
自从去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后,全球陷入经济增长率下降、通胀率创新高的格局,石油大涨导致东南亚、美国承受很大的压力。随着美国房市、股Shi、经济增长率全面下挫,美国消费制约了进口,这使得英日欧出口下降,拖累了GDP增长率,英日欧今年来均出现GDP增长率滑坡,而欧洲GDP增长率今年一度出现负值,全球经济陷入滞胀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本文认为全球经济滞胀是表象,内在本质是全球经济过度失衡终于引发了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出现在于纠正过度失衡的序幕而已,而进一步的纠偏即将展开,下面细说:
一、
次贷危机使全球资金由集中到分散
自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成为全球贸易、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结算货币,而美国又成为全球股票交易中心、全球期货交易中心、全球债券交易中心、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最多交易中心等,这一切吸收了全球大量闲置资金,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经济体,实体产业空心化。全球闲置资金中超过三分之二已投入虚拟经济,在实业经济里闲置资金投入比例较少。
所以,我们看到去年美国虚拟经济资金被分散到全球各地,全球各国货币大面积上涨,商品期货全面上扬,结果东南亚经济体面临恶性化影响。这种恶性化影响一度影响美国飞机业、汽车制造业、汽车消费业、零售业、房产业等,这些又进一步影响美国中小银行业、大投行、股Shi、债市等,但是,随着虚拟经济的退潮,美国将蒸发数十万亿美元虚拟资产。如果说上文是分散资金的话,那么这里是对全球最大虚拟经济市场进行削强、而且随着美国房价的继续下行,将继续把美国股Shi、债市、金融业往下拖,同时拖累美国消费,达到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的步伐。随着美国金融、房产业的双双下挫和英日欧利空集中释放的完毕,进一步使反弹的美元重新步入下降通道。美元新一轮贬值将会进行新一轮对美国经济体总盘削藩,对美国虚拟经济进一步削强。其实,《易经》乾卦“亢龙有悔”已经点明离地面过份高时有危险,而全球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虚拟经济向金融衍生产品经济发展,表明太高了,必有危险,除非用工业经济来支撑金融业经济和金融衍生产品经济,否则,亢龙有悔,结果中华五千年的古训在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经济上显灵了,于是我们看到美国次贷、优贷、拍卖利息债券等金融衍生产品大面积倒下。
从全球经济形式演化史来看,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经济的下面是金融业经济,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不发达,造成银行业全面买单,而这次次贷危机基本上是金融衍生产品经济体成为主要的买单者,而金融业经济成为次要买单者,于是,次贷危机以来,全美8500家银行倒闭的不足百家,预计整个次贷危机导致银行破产的数量在200家左右,如果用上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全军覆没、90年代数千家银行破产来认为去年次贷危机的危害性小,显然是乱比。由于美国会产生新一轮美元贬值,会导致美国资金进一步由集中到分散,使全球资金分布的过度失衡转向相对均衡。
二、
全球资金均衡化引发工业产品均衡化
由于美元贬值推高了全球石油价格,使得产品运费急剧上涨,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国际新动向,迫于石油涨价压力,很多国家准备把海外设厂改为国内设厂,当然这仅仅是苗头,而不是主流方向,因为这关系到熟练工、配套产业链等方面的配合。
由于美国金融业、房产业会进一步下挫而英日欧经济利空集中释放完毕,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重新开始新一轮贬值,石油等部份商品期货再次卷土重来,这会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胀,而全球通胀进一步推升全球工资上涨,这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工业产品的成本,而全球过份通胀会导致全球在加息和汇率升值上动手脚。考虑到各国政府政策运作工具不一样、国情不一样、出台时间不一样,利率、汇率双缺口获利巨大国、贸易顺差国、过度低息国家等成为热钱光顾的对象,于是我们发现热钱在中日等国大举进入。当然,纯粹的海外货币市场也成为热钱光顾的对象,今年一季度,美国大投行财报显示,货币市场成为次贷危机后获利的新方向之一,而商品期货又是另一获利方向。考虑到历史上商品期货牛市大都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大行情,而本轮次石油大涨仅仅是第一波,通过中期调整后,后面至少还有一波大行情。所以,这将再度推高石油大涨,导致工业产品运费急剧上升,促使更多的国家由海外设厂改为国内设厂,那么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会逐步削弱,但总体上处于全球最大制造业霸主的地位不会改变。正是这一点,我在《石油经理人》杂志〈权威视点〉栏目8月特邀文章〈〈石油大涨导致全球竞争力重新洗牌〉〉中反复重申,世界的竞争力已经悄悄地革命了,竞争由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财政层面了,看哪国能把本国石油补贴进行到底,只有把石油补贴进行到底的国家才能给本国企业的运费和石油原材料成本降至最低,有利于提高工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然而国内能源研究界和经济学界在瞎起哄,拿芝加哥学派新自由主义的观点乱套中国,要把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一但接轨了,各国在新一轮石油大涨中纷纷把海外设厂改为国内设厂了,这会大大削弱中国企业的出口,那中国保增长还怎么保?那控通胀还怎么控?结果就会产生增长大幅下挫、通胀大幅上升这种双恶局面。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纵观全球,我们发现美国金融业衍生产品大幅削藩、银行业小幅削藩,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小幅削藩,全球工业产品出口中下幅削藩,美国工业产品出口小幅上升、金融业数据外包到印度小幅上升,全球各国海外设厂改为国内设厂小幅上升,这一切都是次贷危机后的资金分布引起工业产品制造分布决定的。总体而言,全球无论是在资金上、金融业分布上还是在工业产品制造上都由原来的过度集中走向小幅分散。所以,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学术界和能源界发现全球经济滞涨时,我觉得这是表象,真正的实质是次贷危机拉开了全球经济失衡纠偏的序幕,由于石油期货至少还有一轮大涨,全球经济失衡的纠偏将再一次大幅度进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