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数关口连连失守谁在做空A股 热钱是最大嫌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6 19:0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数关口连连失守谁在做空A股 热钱是最大嫌疑市场跌跌不休关口连连失守 谁在做空A股?

□本报记者 徐国杰


受美元上涨及原油下跌影响,纽约黄金期货跌破800美元……


这半月来的下跌几乎快把中小散户们跌蒙了,2700点、2600点、2500点如洪水泄闸般失守。沪深300指数8月8日下跌4.74%,11日继续大跌5.2%,并在8月13日创下2369点的新低。市场跌跌不休,一个个关口连连失守,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在做空中国A股?

奥运概念集体跳水

在一家证券公司任职的华建本周的电话比平常多了一倍,这些电话无一例外都是来询问是不是该把手中的股票卖掉,“奥运开幕当天不但没涨,还出现大跌,确实出乎大家的意料。”华建说,尤其是在跌穿前期低点后,很多人心态恐慌,也加入了抛售一方。

令不少投资者困惑的是,这次大跌之后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这与以往暴跌后通常会出现的反弹情景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我在周三那天看不少跌停板股票都被打开,就冲进去抢了反弹,结果第二天又被深套。”一位投资者在营业部向记者吐苦水道。

突如其来的下跌究竟原因何在?申银万国桂浩明认为,虽然这次下跌看似很突然,但其实要调整的内部因素早就埋下了,“其中就包含市场上有不少人对于奥运行情有着不切实际的高预期,一旦这种预期落空,就会转化成十分坚定的杀跌动能。而本来对股Shi保持观望的人士,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急于入市。”这样,一旦市场平衡被打破,下跌就取代原本的整理格局,形成了暴跌,而这种暴跌的能量因为有着较长时间的积累,具有更大的杀伤力,也更难在短期内得到抑制,所以暴跌过后,市场根本就积聚不起足够的反弹能量。

从盘面来看,7月份以来市场的主角无疑是那些奥运概念股,北京旅游11个交易日股价实现翻番,中视传媒10个交易日涨幅高达92.7%,中体产业、西单商场、全聚德也都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股,股价犹如坐了氢气球一样上升。但是不约而同的是,在8月8日奥运开幕当天,这些股票集体选择了谢幕,以跌停跳水的方式为其一个月来的上升态势画上了一个句号。奥运开幕以来的六个交易日,这些股票跌幅都超过30%,跌幅深的如西单商场,超过40%。随着奥运板块的集体哑火,抛售的情绪也蔓延到了其他板块,银行、石化等权重板块出现了迅速下探的走势,进而带动了市场连续下挫,随后到周五在石化等板块带动下企稳上扬,Topview显示,本周五上证综指上涨13.53点,这其中中石油就贡献了7.62点。

渤海投资研究所的秦洪认为,是游资热钱在基金等机构资金维稳之际,大肆减仓奥运概念股和农业概念股,使得大盘不断下行。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也普遍表示,市场做空的力量并不来源于基金。“做空的可能还有热钱,经济形势确实不妙。”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员向记者出示了一幅他制作的图表说,虽然PPI最近才达到一个高峰,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其实工业增加值去年就开始下降了,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幅也低于预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9:03:14 | 只看该作者
空军阵营力量强大

事实上,由于排名等诸多短期压力,基金看空但往往并不会及时主动做空,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以证明这一点:在4月24日印花税率宣布下调当天的晨会上,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对此都不看好,有的基金经理认为,“估计市场能走好三天”,但有人就当即反驳说,“三天,涨一天就不错了。”但这位总经理随后发现,即使这些基金经理如此看空市场,但都没怎么大幅减仓,相反,有的人还悄悄加了点。

统计数据也证明了,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近日的暴跌中整体上呈现净买入的局面。据Topview数据显示,基金席位在8月8日、11日、12日这三天净买入约122亿元,买入主要集中于上周五和本周一大跌时,尤其是在11日大跌那天净买入57亿,创下了今年4月底印花税下调以来的新高。社保基金开设的新账户也出现在日前中证登披露的新增账户名单中,这也是有利于资金面的一个现象。而券商和保险等机构态度依然谨慎,持股仓位没有明显变化,虽然统计显示,这三日仍呈净卖出状态,但金额较低,仅为1.58亿元。

而这些新增的资金基本上流入了金融、煤炭石油板块,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在这三天共计流入银行股33.04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交通银行最受追捧。

此外,工程建筑、钢铁、煤炭石油板块也受到了机构的持续“偏爱”。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着资金净流入;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两只权重股也吸引了大部分流向钢铁板块的资金;煤炭石油板块中的中国神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煤能源也受到青睐。而营业部账户却连续净卖出,三个交易日里,营业部账户累计净卖出128.47亿元,在此次恐慌抛盘导演的连续大跌中成为最大的空头力量。数据显示,8月8日、11日普通账户净流出100.95亿元,仅在11日便净抛售61.31亿元,不过12日,该类账户资金净流出28.63亿元,净卖出力度已有所减弱。这个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上述的判断。

与此同时资金加速“回流”银行的态势也在加剧,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682亿元,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了2.45万亿,同比多增加了1.6万亿。

对此,有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除了因为股Shi投资者的资金“回流”到银行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热钱正在从股Shi和房市撤出进入银行。

除了游资热钱,大小非也是市场空军主力。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当前市场总结了两点,一是没有利好预期;二是大小非太令人恐惧了。来自中证登的数据也显示,大小非们加快了解禁的步伐,6月份沪深两市解禁股数量达到29.61亿股,当月减持数量为4.51亿股,7月解禁股为25.34亿股,当月减持数量大幅增加,达到了8.49亿股。这其中,小非累计减持数量占其累计解禁数量的比重已经高达43.51%,换句话说,这些小非持有的股份在解禁后已经卖出了近一半。这些不断涌出的筹码显然消耗了不少市场多头的热情。而在这个数字背后,还有3000多亿股未解禁的限售股等待出笼。

A股“淘金”恐不易

强大空军力量的背后是对当前市场的普遍看淡,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李旭利认为,“对企业盈利的担忧变为现实的过程将可能是一个中期的缓慢过程,而这也将是股Shi的中期调整过程。”

另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说,很多基金公司在前期反弹时减仓,背后一个原因正是基于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判断。而且由于较高通胀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虽然不会发展到恶性的程度,但预计高利率会维持较长时间。“有家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其资金借贷年利率高达18%,这是因为它是上市公司不得不披露。民间的可能还要高一些,这对股票估值上升有明显压力。”同时,未来一到两年大量大小非流通,也会对股Shi资产估值施压。股Shi会有局部性机会,但盈利将较为困难。

还有基金经理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转型,从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增长为主转变,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化增长转变。其中,内部需求要靠投资与消费,但是政府投资可能对民间投资形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从经济转型的条件来看,效率提升是增长的主要来源,但效率的提升需要体制改革的配合,因此经济增长转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该基金经理认为,在中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之前,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若宏观经济增速明显回落,可能会导致股票市场继续走低。

不过他也指出,A股Shi场目前在这个点位继续下跌,更多的是反映了市场的一种预期和情绪,即在巨大不确定下,尽量抛售以回避风险。但是“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投资者的预期都会反应过度”,另一位资深基金经理指出,目前的估值已经很大程度反映了“硬着陆”情形,即2009年上市公司盈利不增长或者是低水平增长,而且目前认定宏观经济必定出现“硬着陆”同样有误判风险。

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则向投资者建议,如果要判断市场是否真正出现趋势性反转,需要密切关注油价和房地产这两个“催化剂”因素的明朗。首先是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真正实现历史回归;二是宏观调控政策是否会放松,房地产市场回暖企稳,其标志是销售成交量恢复正常。(中国证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9:03:24 | 只看该作者
张庭宾:热钱是A股奥运大跌最大嫌疑


受美元上涨及原油下跌影响,纽约黄金期货跌破800美元……


又见“阴谋论”:谁甘愿中国被热钱“煮青蛙”?


张庭宾




又见“阴谋论”了。如今“阴谋论”已经成为一顶顺手的帽子,谁基于国家金融安全的忧患意识警惕点什么,就可以给他戴上。

8月8日,A股大跌,笔者11日写了一篇《8月8日A股:热钱已对中国发动最后突击》,马上也给定性为“阴谋论”。主要理由是A股没有做空机制,热钱砸盘意味割肉,热钱才没那么傻。然后抛出几个“诱饵弹”:1.砸盘为机构制造恐慌,诱散户割肉;2.大跌是大小非所为,指责热钱是嫁祸;3.管理层导演了这场暴跌,明维稳暗打压,为使大小非在低位解禁,另一方面又可套牢百姓资金达到紧缩目的。

笔者幸而有言在先,2007年初即以《预警2007热钱:为2008酝酿新亚洲金融危机》预言:2007年热钱将以人民币升值做多中国,2008年,特别是奥运会前后,热钱及其背后势力将做空中国。否则还会被指责为哗众取宠。

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诱饵弹”。

——在Topview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机构持仓变化的情况下,机构说谎然后第二天被拆穿,自取其辱?这不合常理!

——大小非解禁可能是空方力量,可大小非解禁已经是一年多的事了,它们突然选择8月8日奥运会开幕集体发难,太巧了吧。

——至于政府“明维稳实砸盘”论,管理层怎可能拿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声誉来开玩笑,在奥运会开幕时,股Shi大跌的羞辱更远甚于中国足球。这种舆论是热钱最希望看到和引导的舆论,为的是混淆视听制造祸端。

Topview8月8~12日的三个交易日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净买入6.15亿元,基金席位这3天在沪市A股净买入121.97亿元。国内机构持仓比重由17.149%增加到17.292%。

这三天,上海交易所共有三笔大小非解禁,分别是8月11日的中国联通卖出1824万元,8月12日交通银行卖出5298万元,ST长信卖出2628万元,总额不足1亿元,以上三笔均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值得注意的是,8月8日开始大跌的第一天,没有一笔大小非大宗交易,11日一笔,12日两笔,明显有着恐慌跟风卖出的特征。至于散户从来都是跟风盘,不可能成为做空主力的。

这样一笔笔排除之后,最大的嫌疑者水落石出了——A股大户和中户。沪市大户持仓比例由8月8日开盘的14.284%减少到12日收盘的14.233%,其中8日一天就减少到14.253%,中户由8月8日开盘的16.3%减少到12日收盘的16.1%。以8月8日沪市流通市值4.04万亿元计,大户和中户在沪市净卖出超过100亿元,其中8月8日一天净卖出52亿元人民币,这在非常脆弱平衡的A股,已是很强的空方力量了。

众所周知,热钱潜伏A股,首选的是大户和中户,既可以躲避监管,又可以避免资金太分散而难以操作。因此,这些数据再一次证明,热钱仍是此轮A股大跌的最主要嫌疑者。

至于热钱怎样做空A股,正如一位网友所指出:打个简单的比喻,有个人今天在5元进1000股,明天他在4.8元出了1000,并且他又在4.8元进了2000股;后天他在4.8元出了2000股,并且他又在4.6元进了4000股;这就是砸盘。降低进仓成本。

持这种“阴谋论”者同时否认热钱流出,就像他们当年否认人民币升值会引诱热钱投机一样。已经有事实数据胜于雄辩。6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仅增加119亿美元,而根据中国海关和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当月我国贸易顺差达213.5亿美元,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达96.1亿美元,扣除上述两项后,当月外汇储备余额增长为负190.6亿美元。也就是说,在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之外,其余项目的资本流动为净流出。如果我估计不错,7月份的外汇储备环比(比上个月)仍然会减少。更何况人民币对美元如此凑巧地连跌11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9:03:38 | 只看该作者
持“阴谋论”者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最新的价值立场博弈论、大国金融博弈论和跨国界多纬度立体博弈论超出了他们原来的工具理性,一时难以消化,先来个排斥——“阴谋论”。第二种是,他们本身的机密被揭穿了,为了掩饰自己,则称对方是“阴谋论”。

“阴谋论”首发于对《货币战争》的攻讦。最有代表性的是胡祖六先生《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它以“简单得出格、歪曲得离谱”、“谬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并给这本书定论为“弥漫反犹太色彩、糅杂了极左思潮、极右倾向、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无政府主义、对日本的同情与反西方意识。”这么高密度“主义”定性批评,却几乎没有什么说明,实在不是个好开端?而且这来自于素以民主理性自诩的某些西化人士更令人意外。

笔者曾经指出,所谓“阴谋论”的客观的表述是“动机论”,一个人只要有所行动,必然先有动机,为名为利为填饱肚皮都是动机,有了动机要去争取,资源有限而争夺者日多,就要博弈。反过来说,否认“阴谋论”就是否认“动机论”,就是否认“博弈论”,就是否认人性是自私的,而“人性自私论”是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换言之,就是否定资本主义。

我们会有趣地发现,现在否认热钱做空股Shi,做空中国的人,往往是当年否认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导致热钱大规模投机的人。如果不是当年索罗斯在香港闹得太高调,不排除有人连“亚洲金融危机”都会否认掉。他们是否想以此麻痹我们,使中国人成为温水里的青蛙,让我们乐呵呵地被热钱给煮熟了?

中国人素来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更何况中央一直高度关注金融安全问题,温总理早在“两会”的时候就警告:“今年(2008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分管金融的王岐山副总理也特别强调:“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而在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上,最新也是最巨大的挑战无疑是热钱,加大对热钱的追踪、研究和警告,正是一个中国公民和主流财经媒体人最大的责任。

简言之,如果我们不想中国人的财富和国家经济金融主权被热钱煮成一锅超级美味的“青蛙汤”,我们必须对热钱及其政策和舆论导向保持高度警惕。

(作者为本报副总编辑 本报编辑于百程对此文亦有贡献)(第一财经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9:03:51 | 只看该作者
郑步春:高唱“热钱阴谋论”是叶公好龙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受美元上涨及原油下跌影响,纽约黄金期货跌破800美元……



近期有迹象证明热钱有部分撤离的迹象,为此有关“外资阴谋论”言论便多了起来。“阴谋论”可能和奥运凑巧也在此时召开有关,这也难怪一些人紧张,甚至笔者也有轻微的同感,比如笔者前两周提过“奥运期间人民币贬值”,当时就是因为这种小小的紧张。


紧张点也没什么,但“阴谋”一词或许太重了,大伙不就冲着个“钱”字嘛。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一样,我们这边上市公司圈钱也是冲着钱来,难道我们就非得套个“阴谋圈钱”的帽子。上市公司圈钱只是出于本能,有钱不拿才是傻子,不作傻子能算什么阴谋。外资是最现实的,趋利是本能,美国金融、地产等资产极便宜、机构现金流吃紧、美元升值等因素正驱动资金回流美国,这造成金砖四国、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等资金均在外流。笔者个人认为油价大跌、欧洲央行言论打压欧元并托升美元仅仅是在时间上和我们举办奥运会有点巧合而已。


退一步说,就算真有阴谋也没什么。首先,我们的资本管制仍未完全松开,热钱没那么“灵便”;其次,过多的热钱一直使我们金融当局“难受”,撤走一些难道不正是我们所乐见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在许多场合无数次呼吁美元升值所为何来?美元现在真的走强了却又说人家是“阴谋”,这不是叶公好龙么?


关于热钱驻留我国的坏处极多,这类文章铺天盖地,此处不重述,只说两条稍加提示:第一、特别国债、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及QDII狂输等是热钱过多逼出的事;第二、流动性过剩和高利贷盛行同时存在这一诡异现象,根子也是热钱过多。


有人说如果外资一夜间全部撤离,我们就麻烦了,但该假设很难成立,我们的储蓄率、外储规模、短期外债比例、相对封闭和单调的金融市场、甚至奥运等因素均不支持这种判断。这里每一个观点均需大量篇幅来展开,以后笔者会严密论述,限于篇幅只说最后一个——如果中国奥运金牌拿第一,该因素也会吸引部分资金,为升值因素。这一条听着有点怪,但细想后并非天方夜谭,大家不妨走着瞧!


关于A股,因政策市已达极致,故短期波动基本无迹可寻。当前是极其特殊的时期,政策市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笔者猜测奥运后政策市必然会大幅减弱,因为我们终究要完善金融市场。打比方说,管理层若想推期指,一定明白会提前淡出政策市,因政策扶了多头就死了空头,若空头到时大呼“救市”政策就没辙了。看透这点是极易的,故管理层必然会提前让市场适应,即渐渐地淡出政策市。既然如此,中线股指走势就很简单了,即“该到哪到哪”。从简单道理讲,只有“原该向下”的东西才有必要去托。不过话虽如此,也不排除在特定时期的特定时段,因托的力量一时过猛,股指出现一些行情的可能,只是这种行情是不能无限看高的。


这个市场如果不“托”却指望其走好也是有办法的,即利益取向完全转向投资者而非上市公司,而做到这点不需要“大智”只需要“大勇”,必须有人勇于承担“国资流失”之类“罪名”。实际上世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打比方说,当初假如没有官员敢承担责任,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恐怕再谈100年也不会有结果。

下一页:私募:大小非是杀伤市场元凶 大盘还将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9:04:06 | 只看该作者
私募:大小非是杀伤市场元凶 大盘还将跌

□本报记者 贺辉红


受美元上涨及原油下跌影响,纽约黄金期货跌破800美元……


股Shi丝毫没有止跌的意思,本周连续创出新低。有数据显示,大小非似乎没有受到股Shi下跌的影响,继续充当杀跌主力。那么,大小非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大小非会如此热衷于套现?私募界对此颇有看法。


减持解禁比达到30%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而形成的限售股份共4621.04亿股,截至今年7月底,共解禁868.30亿股,占总限售解禁股份18.79%。其中,累计减持258.56亿股,占解禁股份的29.78%。7月份,“大小非”解禁数量为25.34亿股,略少于6月份的解禁数量29.61亿股;7月份共计减持8.49亿股,是6月份单月减持数量4.51亿股的1.88倍,也占到了7月份总解禁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比较6月份放大不少。两市合计来看,“小非”在该月减持股份数量达5.56亿股,“大非”仅2.93亿股。


从沪深两个市场来看,深市小非解禁105亿股,迄今已经卖出60亿股,减持占解禁量的59%。这似乎意味着深市的小非绝大多数不看好手中股票的当前价格,因而选择了解禁后很快卖出的策略。7月,深市小非解禁0.95亿股,而当月卖出1.16亿股,已经超过了解禁量,显示为前期的解禁股选择在7月继续卖出。沪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7月解禁小非2.7亿股,当月减持4.4亿股,也大于解禁量。截至7月底,沪市小非累计解禁313亿股,累计减持120亿股,占解禁量的38%。


未来压力有多大


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人士称,根据已公布的数据,假设小非解禁后,沪市卖出占比40%,深市占比60%,则沪市小非预计将卖出85亿股,深市小非要卖出63亿股,合计约150亿股。按照当前均价计算,未来一年多,小非的卖压约1300亿元。


他认为,原来被人看好的大非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深市大非解禁120亿股,卖出29亿股,占比为24%,远高于此前预测的10%。沪市大非解禁330亿股,卖出49亿股,占比15%。两市大非合计卖出78亿股,占全部解禁量的17%。但大非未解禁的数量还高得惊人。沪市尚有2540亿股,深圳尚有880亿股,合计3420亿股。这部分如果只卖出5%,就是170亿股,涉及市值1500亿元。由此可见,未来一年多,大小非潜在套现压力大约还有320亿股,2800亿市值。


上海鑫狮投资咨询公司总裁迈克吴则表示,小非尤其是个大问题。小非当初买进股票时,几乎不要成本。因此,他们卖出是不考虑市盈率和市净率的。


朝阳永续平台一位私募经理称,对于大小非来说,自己的财富一夜之间涨了几十倍,面对这样的诱惑,任何人都抵挡不住。所以,2007年的牛市是诱发大小非解禁的外部动力,随之而来的急剧下跌,又让大小非们感到无比的紧迫,实际上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但挺浩投资总经理康浩平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目前市场走成这样主要是信心崩溃,而不是大小非所为。”他认为,小非并不难消化,而大非在二级市场减持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说:“如果李嘉诚说不玩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早早举牌,协议买进长江实业等股票。国家是不会大幅减持大非的,国资不可能被外资或民营资本所主导。”


大小非暴露市场缺陷


上海一位资深私募杨先生称,能当上大小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小非之所以能够赚取高额利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存在缺陷,而大小非却拥有较高的资本运作技巧,大小非事实上是资本市场上的另类巧取豪夺。


据他介绍,从新股发行开始,IPO所隐含的利益就是惊人的。几乎所有大小非在设立企业的时候,都是按照1元的注册资金如数出资。出资后,企业逐渐发展,赚到一些钱,分掉一些红利,剩余的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净资产。如果不发行新股,企业不上市,企业家的物质财富也不过就是净资产而已。但所有企业IPO的时候,都不是按照净资产定价,而是按照过往的企业净利润,乘上一个发行市盈率,由此推导出IPO定价。为了提高定价水平,企业都会把前几年的业绩做一下调整,确保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水平最高。于是,一个注册资金1亿元的企业,净资产也许只有2亿元,但由于上年度净利润1亿元,新股发行价往往就定于20元左右,企业家的物质财富陡然增长10倍以上。等到大小非解禁的时候,几乎可以百分之百保证自己稳赚不赔。


他还表示,现在大家都在提要强制企业分红,其实这正中大小非下怀。因为大小非持股才是最多的,分红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强制分红,可以强化他们的利益。试想,人家的持股成本是1元,每股分红5毛钱,年度分红率能达到50%。而投资者的持股成本20-30元,分0.5元,股票还要除权,任何意义都没有。当然,从长期看,分红才能使企业有投资价值。可是,如果10年下来,每年分红0.5元,合计分红5元,大小非获得了5倍的原始投资收益,股票早已是白得的了。


他说,大小非还善用高抛低吸和金蝉脱壳这两招。限售股解禁后,大小非可以先把报表做得漂亮至极,让股价高高在上,比如30元,然后卖出一部分股票套现。套现之后过一年,再逐渐把报表做得差一点,让股价跌到10元。此时,大股东出来稳定股价了,又在10-15元之间买回同样的股份,再把报表慢慢做得好看些,股价回到30元,再如法炮制。


而金蝉脱壳则是指,公司搞得好,可以卖股票。公司搞得不好,可以卖壳,而且这种卖壳还能得到各种政策支持,也能得到投资者欢迎。股价从30元跌到5元,没有办法不卖壳吧?卖掉壳之后,原股东成功套现出局,新股东再把上面的手法重新玩起来,股价又回到30元,太阳照旧转,日子天天新。


此外,增发新股、对大股东定向增发等,对大小非来说,都如同捡到大便宜。面对大小非的种种财技,不得不感慨,他们才是市场最大的赢家。(中国证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10-3 14:4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