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76|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论坛与时事出版社联合推出发帖子送书籍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6 08: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关系论坛与时事出版社联合推出发帖子送书籍活动

每月发帖子  前五名的论坛会员 可以免费获得由时事出版社提供的国际关系类专业书籍一本,前两名者额外获得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学报一本以及由社会科学院台湾问题研究生提供的《台湾周刊》一份。


要求会员发帖子必须是排行榜 前五名  比且必须达到主题数 50以上  恶意灌水不算


希望大家互相转告    上月发帖第一  Tonymessi已经获得本论坛送出的书籍和论坛纪念T恤一件

请大家有空努力发帖吧  这可都是免费的哦




具体信息可以登陆 时事出版社 http://www.shishishe.com查看时事出版社的 书籍   由 本论坛会员到时事出版社 购书 将享受适当打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01:43 | 只看该作者
部分时事出版社新书介绍


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

作  者: 楚树龙、金威 主编
出 版 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

内容简介
《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当前的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展望了中国崛起、发展中的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趋向。该书以探讨当代中国外交的历史传统、理论、哲学、文化、观念、舆论的根源为基础,全面论述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当前的战略方针,中国对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和政策,中国的多边外交,以及在反恐、军控和裁军、非传统安全等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作者简介
楚树龙,1982年获大连外国语学院学士、1985年获国际关系学院硕士、1993年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外交部党校教授,中央电视台国际报道顾问,中美友协理事,亚太安全合作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理论与哲学、国际关系理论、美国政治与外交、国际战略问题、中国外交及安全战略。著有《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冷战后中美关系走向》、《世界、美国与中国》、《接触与防范:美国对华战略》、《中国国家统一战略》、《留学美国记行》等。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外交的基础和依据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与中国外交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国外交
 第三章 中国外交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
 第四章 是中人的世界观念与中国外交
 第五章 公众舆论与中国外交
第二部分 中国外交战略
 第六章 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第七章 和平发展: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外交战略
 第八章 中国的对外经济与国竞争战略
第三部分 中国国别和地区战略与政策
 第九章 中国的亚洲战略和政策
 第十章 中国的对日政策
 第十一章 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
 第十二章 中国对东南亚政策
 第十三章 中国的南亚政策
 第十四章 中斩中亚政策
 第十五章 中国对美战略和政策
 第十六章 中国对俄罗斯外交战略与政策
 第十七章 中国对欧洲与政策 
 第十八章 中国的中东政策
 第十九章 中国对非洲的政策
 第二十章 中国对拉丁美洲政策
第四部分 中国的多边外交和国际问题政策立场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多边外交
 第二十二章 中国与联合国
 第二十三章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
 第二十四章 中国与其他国际组织
 第二十五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性国际组织
 第二十六章 中国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公众外交
 第二十七章 中国在军控、防扩散以及反恐问题上的立场
 第二十八章 中国在非传统案例及跨国问题上的政策立场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中国外交的基础和依据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与中国外交
  现代的中国从历史中走来,昔日的辉煌与耻辱不可磨灭地印刻在民族的整体记忆中,成为中国国家特性的一部分,并与其他地理、文化、民族等因素一起,塑造着国家角色的自我认同。正如一个人根据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社会关系确定自己的权利、责任并采取相应行为一样,特定国家的领导人心目中对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观念是影响或解释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理解今天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未来走向,它昔日所走过的道路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
  本章从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沉浮角度,以公元1840年为界,尝试较系统地总结中国在两个特定的国际体系中对外行为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建国以来中国外交行为,包括对未来外交的影响。
  第一节 “中央帝国”——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思维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3500年的殷商时期,商与继之而起的西周是中国早期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转变的时期,已逐步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如王权至上、诸侯分封(又称封建制)及井田制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迫于西部游牧民族犬戎的袭扰东迁雒邑,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这一事件不仅是周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更昭示了其后二千六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史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对付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的进攻?
  春秋时期上迄平王东迁,下至三家分晋,共历时317年。在这段时期里,西周时期业已形成的国家体制逐渐瓦解,周天子不复昔日天下共主的权威,“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失序局面开始形成。其问以齐桓公为首的春秋五霸相继崛起,诸侯混战连年不休,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中国早期松散的一统局面被彻底打碎。但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华夏文明进入了一个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学说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它们之间的论辩争鸣、交流激荡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和基础,并界定了“中国”一词的真正内涵,其后两千余年,中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明中心区的概念。诚如北宋石介所言:“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平,内外所以限也。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缞麻丧泣所自制也,果蒇菜茹所自殖也,稻麻黍稷所自有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03:28 | 只看该作者
非洲雄鹰:奥卢塞贡·奥巴桑乔传

点击查看大图作  者: 杨道金 著
出 版 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

内容简介
选择撰写奥巴桑乔并非看在他是尼日利亚总充的价值上,而是以独有视角的透析到他鲜为人知的人生轨迹:
从农民到将军、由将军到总统;
又由总统沦为囚犯;
走出监狱力挽在澜重掌国家大权;
人生的悲观离合与命运的大起大落;
惊除传奇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杨道金,中外媒体誉称为“著名领导袖传记作家”,2006年6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授予“杰出贡献”的总统勋章。从1980年至今,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纪实文学、领袖人物传记《世界领袖》、《平民领袖》、《布衣总理》、《铁腕总统》、《拉美巨人》、《超级总统普京》、《光荣属于人民》、《黄河魂》等3近0部。

目录
第一章 在与世隔绝的日子里
 为了权力而生死
 历练隔世与孤独
 人生命的那棵树
 命运的锦上添花
 行进者即创造者
第二章 昭然若揭的求索启示
 生命力尽显无遗
 自我生与自我毁
 大慈悲与大喜乐
 爱乃生命支撑点
 切莫被世俗毁灭
第三章 从屡次灾难中崛起
 传奇总统的秘史
 荣登总统的宝座
 以民主方式行事
 总统沦为阶下囚
 支持民选受****
第四章 磨难使得他更为睿智
 黑暗之中的感悟
 领悟人生之真谛
 走出磨难自由身
 苦与甜自得其乐
第五章 教义指导着他的生活
第六章 切莫把国家当成商品
第七章 磨炼意志的多种方式
第八章 一个被牵制着的心灵
第九章 重返政坛雄展国威
第十章 在震惊中保持着冷静
第十一章 献身事业服务于国家
第十二章 意义重大的民主选举
第十三章 为建设国家不怕反对
第十四章 积极推进战略性合作
第十五章 相互合作的安全
第十六章 要体现出国家价值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05:24 | 只看该作者
欧洲一体化的走向和中欧关系

点击查看大图作  者: 伍贻康 主编
出 版 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
定价:¥58.00



编辑推荐
伍贻康:国际体系的变革与欧盟的定位,李明明:认同建构与欧盟的制度发展。伍惠萍:欧洲政治公共领域与民主治理。余建华:欧盟对外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析。戴炳然:实施更为有效的对欧政策。张祖谦:中欧关系与北约因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欧洲学会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荟萃,论文既有理论思考,也有动向解析,涉及欧洲一体化面临进退两难困境和欧盟内外关系的调整变革诸多热点问题,还从不同视角对中欧关系的来龙去脉作出独到见解的评析,文中既可读到新意也可看到分歧。

目录
欧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
 欧盟走出制宪困境:成员国的国家利益与“基础条约”
 认同建构与欧盟的制度发展
 “融合与趋同”下欧洲治理模式的低潮期
 欧洲治理中贯彻“融合与趋同”的实践及其意义
 论《欧盟宪法条约》与欧盟社会政策困境
 文化欧洲:欧洲文化认同与欧盟政治文化认同建构
 欧洲政治公共领域与民主治理
 经济欧洲刍议
 欧盟产品市场一体化相关政策协调及其障碍分析
 从全球视角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未来的政策取向
 欧盟新成员国行为模式比较:以捷克和波兰为例
 转轨与人盟: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演化
 一体化安全——新的安全范式与理念
 从惰性依赖到积极承担责任——欧盟安全理念和战略浅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工党组织变革及评价
 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
 国际体系的变革与欧盟的定位
 欧盟国际“集体身份”的建构及其政策影响
 欧盟对外能源合作若干问题探析
 能源博弈与俄欧相互关系结构范式的转换
 亚欧会议及其制度化程度分析
 俄罗斯经济的竞争力、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龙熊”共舞与经济转型——论影响中俄和平发展和互惠合作中的经济转型不彻底性
 中欧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
 实施更为有效的对欧政策
 欧盟的有限战略行为主体特性与中欧战略伙伴关系——以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例
 欧盟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性要素
 中国与欧洲:战略伙伴关系与多极格局
 中欧关系:蜜月结束
 欧盟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表面辞令与政治现实
 中欧关系与北约因素
 欧盟能源政策特点及对中国能源政策和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试析欧盟—台湾经贸关系的政治化态势
专题研究
 中亚安全局势的变迁和解读——安全威胁、大国影响与国际合作
 中亚形热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书摘插图
欧盟走出制宪困境:成员国的国家利益与“基础条约”
  戴启秀
2007年上半年,德国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重新推动欧盟制宪进程,通过多个谈判议题的组合和与成员国的双边谈判,协调各国利益与立场,其所提出的妥协方案保留了原《欧盟宪法条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原则。2007年6月21习至6月2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互不相让,坚持本国国家利益。在谈判濒临破裂之际,欧盟各成员国在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协调下,最后就《欧盟宪法条约》替代文本“欧盟基础条约”或称“改革条约”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同意在2008年底,或最迟至2009年6月ouzhouyihui选举之前通过一个新的文本。这使欧盟走出制宪困境。①如同默克尔2007年7月1日在欧盟理事会上,对这半年工作进行小结并向下一届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交接工作时简练总结的那样,此次德国的工作“一是使停滞的欧宪工作重新启动,为确定欧盟发展方向打下了基础;二是克服对对方的敌意印象(feindbild ueberwinden);三是避免了欧洲的***,提高了欧盟的行动能力;四是成员国之间通过谈判进一步建立了互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08:55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作  者: 许嘉 等著
出 版 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定价:¥69.80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际关系思想传统的角度展示英国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分析该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译介他们的经典文本,试图以他们独特的国际社会观念、人文情怀和伦理精神,引发我们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新思考。全书内容包括爱德华·卡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马丁·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亚当·沃特森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赫德利·布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约翰·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巴里·布赞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

作者简介
许嘉,1958年生,上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学专业硕士,复旦大学博士,全军首批战略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教授,美国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先后拟定和参加撰写《权力与国际政治》、《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组织》、《2000-2001年战略评估》、《世纪回眸与前瞻——2002版战略评估》等多部著作。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欧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20世纪末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大战略的理论基础》、《摩根索权力政治理论的影响》等论文数十篇。

目录
爱德华·卡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爱德华·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卡尔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欧洲思想家对卡尔思想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 卡尔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节 卡尔的基本哲学思想
 第二节 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
 第三节 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卡尔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章 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肯定
 第二节 对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
 结语 卡尔的思想与中国的崛起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巴特菲尔德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欧美思想家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奥古斯丁式”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巴特菲尔德的权力思想一
第三节 巴特菲尔德的道德观
第四节 国际政治中的战争
第五节 寻求国际秩序的努力:均势、外交和国际秩序
第六节 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节 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巴特菲尔德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否定
 结语 巴特菲尔德“治国艺术”的启示
马丁·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马丁·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怀特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欧美思想家对怀特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 怀特的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与权力政治
第二节 对国家体系的历史研究
第三节 国际关系思想的三大传统
第四节 关于伦理道德的思考
第五节 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怀特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否定
 结语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亚当·沃特森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亚当·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沃特森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欧洲近代思想家对沃特森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学派学者对沃特森的影响
 第二章 沃特森的国际社会演进理论
第一节理论的核心概念及框架
第二节 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国际社会演进的历史
第四节 国际社会的共同特征及演进前景
 第三章 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突出特点——伦理取向
第三节 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沃特森国际社会演进理论的部分否定
结语 中国与国际社会
赫德利·布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赫德利·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布尔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英国思想家对布尔思想形成的影响
第二章 布尔的国际社会理论
第一节 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研究方_法
第三章 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布尔国际社会理论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布尔国际社会理论的部分否定
第三节 对布尔理论批评的批评
结语 布尔国际社会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约翰·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约翰·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文森特的生平与他的思想
第二节 欧洲国际关系思想对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国际关系思想对文森特的影响
第二章 文森特的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节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文森特国际关系理论的部分否定
结语 文森特的国际关系理论与人权问题
巴里·布赞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第一章 巴里·布赞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布赞的经历与英国学派结构理论
第二节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二章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理论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国家社会、跨国社会和人际社会概念的建立
第三节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中的初级制度
第四节 地理因素的回归
第五节 国家社会的转换动力
第三章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特点
第三节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影响
第四章 对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评析
第一节 对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部分肯定
第二节 对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部分否定
结语 英国学派结构理论的一点启示
附录一 思考题
附录二 英国学派成员生平年表
附录三 英国学派成员的主要著述(按时间顺序)
附录四 评价英国学派成员思想的代表性文献目录
附录五 评价英国学派成员思想的文献选粹
中英文参考文献
索引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爱德华·卡尔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卡尔的经历与他的思想
卡尔既是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外交家,又是新闻记者和报社编辑。卡尔的经历,对其思想的形成和最终成为著名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卡尔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l892n1916年。l892年6月28日,卡尔出生在英国伦敦北区一个制造商家庭。他形容自己的父亲为一个“中产阶级”小工厂主。①1911年,卡尔从泰勒商校考取并拿到了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三一学院的奖学金。在校期间,他获得了古典文学学士学位考试的第一名,还拿到了拉丁隽语诗、拉丁韵文和希腊文翻译方面的大学优秀奖。卡尔喜欢研究古典文学,尤其对俄罗斯文学有着独特的兴趣。他扎实的俄语功底,为他后来研究苏俄历史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l916—1936年。青年时期的卡尔爱好文学,喜欢在优美的辞藻间感受世界,“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干扰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卡尔肯定已经成为了剑桥大学里的古典文学讲师,但事与愿违,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外交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09:09:18 | 只看该作者
同志们,为了好书 赶紧发帖子吧  名额5个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6-26 10:24:57 | 只看该作者
发多少个帖子就可以得到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0:38:33 | 只看该作者
不一定 看每个月 大家发帖的进度  一般 300 左右就有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26 12:50:06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现在用教育网了,打开论坛N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6 13:05:07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兼容教育网比较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08: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