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外交部到底好不好:外交部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常见问题
已经知道外交部的情况,已经很现实了,这才是进入外交部时应具备的状态。我刚到外交部时处于“竹玛多”状态,所以一看见那些老大使整天上网,看报,打乒乓球,每月领二千块钱等退休的状态就对自己在外交部的发展前景失去兴趣了,现在想来那也没什么,生活本来来就是平淡的,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但刚入部时那种充满了理想和志向的心态是受不了这个的。
至于外交部好不好,我与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在我去外交部之前,总有人对我说外交部不好,现在我又总对别人说外交部不好,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我的一位师兄说过,心情才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现在一想,果然是如此,在外交部的日子里,我好像只有在前半年还有点新鲜感,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郁闷的状态中,所谓的社会地位因自己的经济地位降低,国家公务员的荣誉感也被每日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的感觉抵销,外交人员的使命感也被大量的无聊琐事所冲淡。和许多有同感的朋友交流时,有人抱怨说这种工作使自己被埋没了,有人说这种工作太过于琐碎,又不允许出错,让人难受。但大家好像都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能再这样下去。这可能就是有人离开外交部的基本原因,认为在这里没有太大的发展,经济上又困顿,出国常驻又似乎凶多吉少。再这么耗下去让人痛苦-----心情不好正是这一原因。 法语FaGuo网站整理 Myfrfr.com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在来到外交部之前知道这一切的话,他就会事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能够在外交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其实能来到外交部也是应该满足了,至少在你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市时,想想自己能成为这个国家的对外代表(至少名义上是)已经会让你有无比的成就感了。正如郑伊健在《风云》的结尾时所说,“如果大家都能常对自己说----我很满足了,那世界上的人都幸福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去了外交部的人,还是没有选择它的人,都没必要怀疑自己的选择了。我也曾思考过自己当初来外交部和后来离开外交部是对是错,但我的网友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用来愉快的生活的。
生活没有十全十美的,想想自己要的是什么,就抓一头吧,这已经够了。
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进入外交部后的职业发展前景?
答:新世纪的外交事业为广大青年一代外交人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外交部历来十分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因为它事关我国外交事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外交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环境日趋完善,一个本科毕业的新干部入部工作满三年,硕士研究生和双学士工作满一年后,经各方面考核合格,可以胜任工作的,可以晋升为随员,也就是初级外交官。博士毕业生入部后满一年,可以晋升为三等秘书。经过大约十年的外交工作实践,大多数同志可以晋升为中级外交官,即二等秘书以上。这是普通意义上的晋升阶梯。因为外交实践对一个外交官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些阶梯与世界主要大国的要求也基本相同。尽管如此,阶梯并不影响对一些勤奋努力、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和晋升。目前我部最年轻的大使、参赞和正、副处长,分别只有42岁、34岁、32岁和29岁。35岁以下的处领导占整个处领导队伍的40%以上。 法语FaGuo网站整理 Myfrfr.com
能否介绍一下外交部的出国常驻制度?
答: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外交人员在国内外进行岗位轮换。新干部入部后一般经过半年至两年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然后根据工作需要派到国外常驻,任期为二至四年。目前,一个任期内可以公费回国休假一次,时间为两个月。配偶可随任,不愿随任者可以探亲。不论随任与否,配偶均享受一定的配偶补贴。此外,在条件具备的使领馆,未成年子女可以随任,驻外人员及其配偶的父母也可赴馆探亲。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驻外外交人员非常关心。
外交部的工资待遇和住房情况如何?
答:外交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范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如公费医疗、带薪休假等等。外交人员驻外工作期间的待遇要高于国内,因此外交部福利待遇的总体水平在国家各部委当中应该属于比较好的,但与某些效益好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情况不具可比性。
目前,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每月约3000元,驻外中级外交官月收入约1200美元。根据国家房改政策,外交部于1999年停止了福利分房,但新入部大学生安排了条件舒适的集体宿舍。从2005年起,新大学生住房开始实行货币化。外交部也在通过单位建经济适用房或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经济适用房、团购商品房等途径,积极为部内职工解决无房和住房紧张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外交人员的生活条件和待遇问题也十分关心。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外交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会不断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