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民主义”的台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4 23: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的关系,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来,所有涉外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也是最多变的难题。几天前我一早起来,就被国际媒体的报道吸引:中国大陆与台湾间的周末包机正式启航。这在国际上是个极受关注的话题,把它看成是亚太地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之一。这也是大中华区域内重要的良性互动的开始。陈水扁当政的8年中间,两岸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恶性互动,即两边的极端派互相刺激,导致双方的敌意不断上升,差点擦枪走火。


随着马英九胜选及其政府的成型,台湾舆论认为,马政府未来4年期间,不管是岛内政策还是外部政策,最关键的还是要落脚到对大陆的政策怎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英九第一届执政任期的成功与否,会落脚到其大陆政策是否基本成功。如果马的大陆政策基本成功,那他的连任不会有大问题。若马能连任两届,必将为台海之间的良性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相关帖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3:50:08 | 只看该作者
从业已宣布的内容来观察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其关键可用四字总结: “和平”、“繁荣”。“和平”就是双方不要有更多的冲突,更不要因为这些冲突而导致武装对抗;“繁荣”则指在经济方面,双方能逐步提升交往的幅度和内容,使相互间的经贸形成长期互补和共同发展的趋势——这应是马执政期间,相当固定的大政策。

我特别关注的是,马政府的大陆政策,不仅着眼于同中国大陆的官方交往——这个他是很在意的。同时,作为一个民选的总统,马英九也特别在意如何促进在民间交往层次上,进一步深化两岸间的良性互动。对此我非常赞同马的路线。


因为这会使两岸的民间交往,从过去那种“单行线”,迅速转入一个双向的道路。这些年来,台湾每年都有100多万人次来中国大陆;而大陆方面,除了极少数的情况外,普通民众基本上没机会去台湾。这是一个很不平衡的做法。随着7月4号大陆的第一批民间旅游团600多人赴台,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有了改善。


7月4号是个重要的日子,美国的独立日。在这一天开始两岸民间交往的新篇章,我倒觉得非常好。如果两岸良性互动能够持续下去,就会慢慢缓解过去8年中阿扁政府不断用“独立”这个字眼来刺激大陆。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3:50:3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两岸间的民众交往意义深远?我本人的经历或可作为一个旁证。19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台湾土地,是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大陆人中,到台湾访问的最早的少数人。现在很难想象当时产生到台湾“去看看”的念头,是怎样艰难甚至危险——因为对于那时的中国大陆来说,台湾尚属敌方,“蒋匪帮”的称呼,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几个词汇之一。


那是1987年底的事。我们在波士顿地区的大陆留学生,主动找到《联合报》的创办人王惕吾先生及其同仁。王惕吾抗战时跟随蒋经国,做过蒋身边高级别的军官,也曾是国民党的中常委。我们通过王老,向台湾**蒋经国提出,我们大陆留美学生希望有机会亲自到台湾宝岛看看。


王惕吾先生为我们搭桥,找到那时的国民党中常委秘书长马树礼。几年前马先生去世了,是位了不起的前辈。他原是菲律宾的华侨,抗战爆发,主动从南洋回国共赴国难,与周恩来、郭沫若等人一起做过抗战宣传,中华情结极深。

当时正值蒋经国晚年,他非常担忧两岸经过近40年的分离,会彼此之间越走越远。那时,蒋的糖尿病非常严重,他深知自己的生命不会很长,他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因此决定采取一些措施,做了几件大事。第一,“解严”,解除《戡乱戒严法》;第二,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当然还有解除党禁、报禁等一系列进步政策。台湾如果没有“解严”,按照《+++国》法律,台湾居民就不可以来大陆探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0:0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