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视角探析中东动荡之因
一、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枢纽是巴勒斯坦问题,但该问题短期内难以峰回路转,很可能要继续绵延半个世纪。
(一)布什政府匆忙撮合的中东和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由美国主办、为期一天的中东和会于2007年11月27日在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举行。从形式上看,这是自1991年马德里和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和会由美国总统布什提议召开,以色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以及巴以周边国家等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布什先是宣读巴以先前达成的联合宣言,称巴以定于今年12月12日正式开启和谈,预期在2008年底前就巴以间的重大问题达成协议。尽管有关各方高调表态,但考虑到种种制约因素,有关方面对中东和会以及巴以重启和谈的过高期待是很不现实的。布什政府在任7年来,一直没有真正重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目前作为摆脱中东困局的策应,布什政府仓促撮合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尽管这一举动有值得肯定的积极面,但会议只是布什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政治秀,对此次布什政府谢幕前的匆忙举动不宜抱过高期望,重启之后的巴以和谈何去何从还要拭目以待。国际社会真正重拾中东和谈机制与框架恐怕要等到2009年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再行观察。巴勒斯坦问题充满复杂性。中东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两个内容,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人们对和平望眼欲穿,充满期待,但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举步艰难。总体看,以2001年初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相继更替为标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巴以关系发展实际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初以来陷入冲突、倒退和停滞的阶段。巴以和平进程从1991年以来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其中最棘手最关键的问题如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及水资源问题等远未解决。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冒然闯入耶路撒冷的穆斯林清真寺引发的大规模冲突绵延数年,至今巴以双方恨意绵绵,仇视心理强烈。几年来,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各种谈判机制和框架实际上已经被搁置,巴以和平进程实际上已经因近年来巴以持续冲突与仇恨、以色列的单方面行动以及巴以政局变化而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