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部视角探析中东动荡之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4 20:5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部视角探析中东动荡之因
  一、中东诸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枢纽是巴勒斯坦问题,但该问题短期内难以峰回路转,很可能要继续绵延半个世纪。

  (一)布什政府匆忙撮合的中东和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由美国主办、为期一天的中东和会于2007年11月27日在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举行。从形式上看,这是自1991年马德里和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和会由美国总统布什提议召开,以色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中东问题有关四方以及巴以周边国家等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布什先是宣读巴以先前达成的联合宣言,称巴以定于今年12月12日正式开启和谈,预期在2008年底前就巴以间的重大问题达成协议。尽管有关各方高调表态,但考虑到种种制约因素,有关方面对中东和会以及巴以重启和谈的过高期待是很不现实的。布什政府在任7年来,一直没有真正重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目前作为摆脱中东困局的策应,布什政府仓促撮合中东问题国际会议,尽管这一举动有值得肯定的积极面,但会议只是布什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政治秀,对此次布什政府谢幕前的匆忙举动不宜抱过高期望,重启之后的巴以和谈何去何从还要拭目以待。国际社会真正重拾中东和谈机制与框架恐怕要等到2009年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再行观察。巴勒斯坦问题充满复杂性。中东问题包括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两个内容,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人们对和平望眼欲穿,充满期待,但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举步艰难。总体看,以2001年初美国和以色列政府相继更替为标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巴以关系发展实际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取得重大成就的大发展阶段和新世纪初以来陷入冲突、倒退和停滞的阶段。巴以和平进程从1991年以来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其中最棘手最关键的问题如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难民问题、边界问题、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及水资源问题等远未解决。2000年9月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袖沙龙冒然闯入耶路撒冷的穆斯林清真寺引发的大规模冲突绵延数年,至今巴以双方恨意绵绵,仇视心理强烈。几年来,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以来的各种谈判机制和框架实际上已经被搁置,巴以和平进程实际上已经因近年来巴以持续冲突与仇恨、以色列的单方面行动以及巴以政局变化而死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0:57:04 | 只看该作者
 (二)掣肘巴以和谈的客观棘手问题。观察巴以局势发展一定要注意看其实质和历史,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发展变化往往影响对巴以时局总体趋势的判断。涉及到难民回归、边界划分、耶路撒冷最终地位、定居点拆除、水资源分配等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巴以一贯归于缁铢必较。从历史经验看,即使达成一些协议,协议实施起来依旧障碍重重,巴方的极端组织和以方的右翼或极右翼势力总能找到理由或方法使之流产或夭折,最后不了了之。布什政府严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以色列政府的不稳定性、巴方内部的协调程度等诸多问题,也都是影响和谈的重要因素,布什政府在该问题上的超脱和严重偏袒是导致极端势力袭击美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边界划分和水资源分配。阿拉伯国家一直要求以色列遵守联合国第242号和338号决议,以“土地换和平”,要求以1967年战争以前的巴以边界线作为标准,要求以色列严格履行奥斯陆协议和“路线图”计划,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只能是“路线图计划”和奥斯陆协议的一个进程和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从沙龙的观点看,以色列至多希望顺利履行“单边行动计划”,即交还加沙全部和约旦河西岸50%左右的土地,比巴实际要求的领土要少一半左右。而回溯2000年戴维营谈判时,当时的以总理巴拉克曾答应出让约旦河西岸96%的土地,阿拉法特当时慑于国内压力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反对而没有签字;目前的形势下,现任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更不会签字画押。耶路撒冷最终地位问题。该城作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宗教圣地,双方都有各自强硬立场。尽管该城市被以实际控制,但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一直要求获得其应得的领土和宗教权利。伊斯兰教在耶城统治时间长,从公元七世纪到上个世纪犹太人大批返回前,在此生活了一千多年的阿拉伯人和其他穆斯林已将耶城变成了一个完全阿拉伯化的城市。19世纪以来,随着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大批返回巴勒斯坦,他们同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争夺土地和宗教权益的斗争也愈演愈烈。1947年11月联合国决议规定耶城国际化。1948年英国委任统治结束,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停火线将耶城一分为二,以色列控制了耶城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旦占领了老城及其以北和以南地区。1950年以迁都至耶城以占领区。1967年中东战争后,以占领了约旦控制区,耶城重新统一。后来以一直宣布耶城为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在内迄今对此不予承认。1988年11月巴勒斯坦也宣布建立

  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由于耶城问题错综复杂,1993年9月,巴、以双方达成原则宣言,规定耶城归属问题留待最终谈判时解决。但以历届政府一直在谋求实现“大耶路撒冷”计划,并付诸于一系列具体行动,致使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进程一再严重受阻。据报道奥尔默特2007年10月15日暗示他可能愿意分割耶路撒冷,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出信号,愿意与巴分享这一历史名城,但实际发展可能不顺利、不简单。巴难民回归问题。400多万巴难民的回归问题几乎一直是巴以和谈中不可逾越的关键所在。以惧怕巴难民回归被占领土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人口比例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因此坚持巴难民在所在国就地安置,以对其做出补偿,实际剥夺了其回归权。这是巴方所一直拒绝的。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将撤出加沙地带的全部定居点以及约旦河西岸的部分次要定居点,但以不会撤出西岸地区的许多重要定居点,而是继续在约旦河西岸修建定居点让从加沙地带撤出来的犹太人居住,引起巴方强烈不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0:57:16 | 只看该作者
(三)巴以内部都面临反对势力,决策层面临重重阻力。巴内部的哈马斯、杰哈德等激进组织的斗争方式和策略有所改变,但其设定的民族解放目标不会有多大改变,它们今后继续袭击以的可能仍是存在的,而一旦袭击连续发生往往就破坏和谈。巴内部斗争激烈。2007年2月8日,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派别法塔赫(巴民族解放运动)和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在沙特阿拉伯麦加正式签署“麦加协议”,双方就建立民族联合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和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等问题达成一致。但好景不长,2007年6月,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和法塔赫发生严重火并,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宣布解散民族联合政府,组建紧急内阁并受到美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尽管两个派别都拒绝宣布单独建国、不敢承担***国家的责任,但巴勒斯坦内部事实形成两大派别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以色列内部,同样存在强大的反和谈、反让步的政治派别和民众。犹太圣经联盟、移民党、沙斯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等许多反和派别立场非常保守。2007年11月27日中东和会后,以色列的利库德集团也反对向巴方作出任何让步,并号召沙斯党和“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退出联合政府。沙斯党和“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分别控制12个和11个议席。如两党退出,奥尔默特领导的联合政府在120个议席中将只控制55个,政府即可再次面临不稳定问题。以副总理兼工业贸易部长伊沙伊已经表示,如果奥尔默特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向巴方让步,他所在的沙斯党将退出联合政府。20多万定居者多数反对拆除定居点,且其活动能力非常大。而如巴勒斯坦一样,目前的以色列同样缺乏一个强势政府和威望很高的领导人,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并左右局势发展。美国受制于国内犹太人势力以及美国与以色列的战略盟友关系,不可能对以色列真正施加强大压力、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国家的作用不大,有时产生负面影响。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都对巴以局势紧张深表焦虑,但出于争取美援、显示本国在中东影响力等考虑,个别阿拉伯国家内心里并不愿该问题尽快彻底解决。2000年7月和12月,在克林顿极力撮合巴以和谈即将取得突破的时期,阿拉法特和巴拉克也想一鼓作气,争取取得重大进展。当时,以总理巴拉克的让步是空前的、至今也是绝后的,但阿拉法特正是因为顾忌一些阿拉伯大国的警告而退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0:57:58 | 只看该作者
(四)中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走和平之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闪族,有共同祖先,有基因、历史和语言等多种基础,尤其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源远流长。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对前来移居的少量犹太人友好相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也并未因宗教信仰差异而虐待待犹太人。近代和现代的积怨造成了犹太人把部分曾经的苦难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这是有失公平和公正的。从现实角度看,巴以双方都要作出痛苦妥协才是关键,对此双方上下都要保持理性。巴方民众真心盼望和平,但巴方民众应当理性地看到,完全坚持联合国有关决议、不能有丝毫动摇目前看是不现实的,从以方看,一味坚守利己不利他的所谓底线、拒不作出实质妥协也是行不通的。贯彻和平政策和实现和平需要大智大勇的新思维,用超常的胆识和谈判思想,用理智和务实的高屋建瓴态度,思考和解决中东问题并实现国家的政治民主和经济繁荣。阿拉法特生前的某些思维有要调整的地方,但他的主流和威信都是不可抹杀的。阿巴斯务实理性,认识到和平建国的可贵,在实现中东和平问题上有自己的见解和远见,但他的理想和目标实现,需要来自激进组织,还有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配合,但目前看这样的好牌局还无法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14 23:52:03 | 只看该作者
中东实在是太复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4: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