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一定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图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一百一十米跨栏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十二秒九一的成绩获得冠军。中新社发毛建军 摄。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洛杉矶奥运之后,发生了一场争论,此后,体育理论界确立了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强国战略
本刊记者/杨中旭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8月30日,国内的权威体育媒体《体坛周报》在为雅典奥运会做盘点时,兴奋地列出以下的论断,“第一次夺得32枚金牌,第一次跻身金牌榜前两名,第一次将获金牌的项目拓展至13项,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实现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标志着中国体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布: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
转眼,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不到2个月,东道主的优势、民众的超高期望值,让“体育强国梦”变得越发高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却在参加2008年“两会”期间泼了一盆降温的冷水:“基本上来说,我们还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们应该现实、理性一些。”
被路透社称之为“理性、现实”的崔大林讲话,如果倒退二十四五年,也许会被扣上“右派”“阶级斗争”“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大帽子。
198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下发,“本世纪(20世纪)内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获得中央首肯。次年10月5日下发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则这样表述:最近,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它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踏上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里程。
一个学术思想的批判
sport不是体育,在中国体育界很少有人赞成
尽管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熊斗寅第一次听到physicaleducation(体育)与sport(运动)不是一回事的说法时,仍然感到很新鲜。
当时是1979年中,时年53岁的熊斗寅在饭桌上听到自己的朋友、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林笑峰的上述说法,觉得有必要“请大家都听听”。在自我封闭了十数年的体育理论界,physicaleducation and sport(体育运动)一直是一个不可分的词汇。
熊斗寅把林笑峰请到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上的体科所礼堂,台下坐着百余名体育界的官员和学者。林笑峰上来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sport不是体育(体育教育)——这敲打了每一位与会者的神经——在这之前,中国体育界还没有人这么说过。
讲演中,林笑峰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学校体育教育(physicaleducation)和竞技体育(sport)要完全分开。事后看来,体育界很少有人赞成他,包括熊斗寅也表示反对;但在教育界,林的理论颇具市场。
接近30年之后,熊斗寅在崇文区的家中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我当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中国的体育理论界一直没有学派,也没有不同的观点。如果林先生另创一派,百家争鸣,一定会促进中国体育理论乃至中国体育的发展。
在林笑峰做这个讲演的同时,体育界的举国体制已经踏上了“**”之后的新征程。
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业务工作上来,并确定了“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奥运战略。1980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完善,竞技体育为工作中心的战略正式形成。林笑峰的理论,显然在和这种体制唱反调。
到了1982年,体育科学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林笑峰在会上再次阐述了自己的理论。时至今日,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卢元镇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林先生上来就说,physicaleducation和sport是两回事,把学校的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混为一谈是说不通的。
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主任贾世谊则在发言中帮了林笑峰的忙:“中国体育概念不清、思想混乱、实践盲目。”
反对者迅速发表不同意见。据卢元镇回忆,就在林笑峰发言之后的第二天,广州体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在国家体委一位官员的支持下,登台发言,指责林笑峰的思想“右倾”。
关于那一场争论,2007年,晚年健康状况不佳的林笑峰先生在接受《体育学刊》采访时亦做过一次较为详尽的回忆:我的发言惹起一些人的不满,连夜组织人力写批判的发言稿,广州体育学院的那位先生上台发言,指出我等的观点是全盘否定中国30年的伟大成就,重洋轻中,思想反动。北京体育学院赵斌副院长当场问到:这是谁搞的发言,何必这样上纲上线。台下很不平静,议论纷纷。
事情还没有完,当时与会的国家体委一位负责人表示:要注意体育界的阶级斗争新动向。会后,她直飞北京,向国家体委党组汇报此事。时任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由于会议期间“立场不够坚定”,受到了党组的批评。
次年,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烟台会议的情况被写成通报,遍传全国。随后,林笑峰在东北师范大学被暂停授课资格。
或许是林笑峰在教育界的影响,教育部向相关部门反映体委搞学术思想上的大批判(当时已不许再搞大批判),相关部门就此检查体委。体委的答复是:我们搞的是学术讨论,不是大批判。
重压之下的林笑峰放弃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职、户口,南下广州与卢元镇成为同事,已是后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