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很不成熟,猴性十足,上串下跳了二十年(应该包括证券交易所成立前的柜台交易那段时间),如果中国股市有一个定律,到目前为止,那只能是:
A阶段:杨白劳进去,杨百万出来。
关于杨白劳,可能80后的朋友不太熟悉。他是歌剧《白毛女》中的一个善良的穷人,躲债在外,大年三十悄悄回家,用仅有的一点钱,为女儿买了一根红头绳,人间温情呵!关于杨百万,改革开放后的著名人物之一,不需注解了。
中国股市的魅力所在,它会有极为夸张的财富效应,远的不说,这轮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998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大盘暴涨6倍多。有的个股更具神话色彩,比如“广船国际”股票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段从2.21元涨到102.98元,任何勤劳致富的说教,在这类股票面前,都会显得如此苍白无助。
“理论上”A阶段是成立的:杨白劳进去,杨百万出来。那么,即刻继续投资,马上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杨百万再进去,会不会有杨千万出来呢?
B阶段: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
请注意,这时的杨白劳,不是那个善良的穷人,而是一个失败的投资者,问题在于,这种失败竟然如此普遍。
中国股市又非常残酷,它喜怒无常,最近几个月,这次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到2008年6月的2695点,大盘已被“腰斩”,许多个股跌得更惨,股民,特别是新入市的股民,饱尝煎熬滋味。生活中的杨百万至所以还是杨百万,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同出道的那些中国股市最早的几万个股民,大部分早就风光不再了。
至今,中国股市还是在上述A和B两个阶段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根源在于:暴跌,在暴涨中孕育,明天的暴跌早就在昨天的暴涨中注定了;而暴涨,并非因为上市公司有良好的回报,真实动力是,股民扩容而形成的天量资金推动的。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最初的股市,可以只有融资功能,可以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大部分股票的价格;但真正意义的股市,必须是上市公司的真实回报、而不是人为的形形色色重组传闻来决定价格,市场具有资本配置功能,促使好的兼并坏的,坏的变好的。由于监管层“先天性”地偏向上市公司一边,二十年来,中国股市始终不是真正意义的资本市场,从真实回报的角度,坏人不受应有惩处,好人也学坏了,这一原则性错误,每每又被故意放纵股民扩容形成的虚假繁荣所掩盖。
资本如同流动的洪水,供求关系极难掌控,当满溢的时候,就会使许多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其价值,此时,财富大转移就不可避免了,比如上市公司圈钱,比如老鼠仓离场,比如谨慎投资人套现,等等,暴涨到暴跌的逆转由此形成。
有人会问,中国股市一场游戏一场梦,还会在明显偏袒上市公司的博弈中继续吗?不可能了,当股民上以亿计,已经没有能量再来一次几何级大扩容。目前最重要的,中国股市必须在纠正这一原则错误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而不是拘泥许多技术细节问题。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中国股市,必须走出这一周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