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清石油价格的涨跌,必须清楚石油的基本属性。
首先,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其市场名义价格由计价货币标识;其次,石油作为一种能源产品,其价格由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边际与实际有效需求成为油价形成的基础;第三,在国际期货市场,石油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投机因素当然不可忽视;最后,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凝聚着越来越多的政治属性,成为一种“政治密集型”产品,政治因素主导着油价的涨落。
因为现在美元一直在下跌,而且是美国政府控制下的有序下跌,这是必然的趋势。因此由美元计的油价肯定大幅上涨。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投机炒作的因素。自出现石油期货后,石油市场便成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石油也就有了金融产品的属性。我们还要看到,在经济因素起基本作用的同时,政治因素渗透到金融投机当中,加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着油价的涨落,成为油价的主导因素,从而也就有了“政治溢价”。
油价确实是与美国战略紧密相关。当今世界,只有美国具备从政治层面操纵油价的实力,美国石油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主导国际市场油价。美国控制着最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着世界上主要的主流媒体,控制着国际话语权,可以很方便地对石油期货市场施加影响。
美国金融寡头控制着国家政权,将自己的意志与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与利益。石油价格在高位不断波动,符合美国金融寡头的利益。美国经济结构已高度“软化”,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占80%,所以油价波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大,但对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影响就大得多。因此,利用高油价打击竞争对手,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政治工具。
油价的上涨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力量在发生变化。美国主导的西方经济秩序目前正面临深刻危机,而且是它难以克服的危机。
美国如今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来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当时美元开始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所以我们有时直接把“美元”叫成“美金”。但是现在不同了,美元持续贬值让它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国际社会普遍对美国失去了信心。
华尔街有本畅销书《美元大崩溃》,作者对美元的前景就显得信心不足,不过我想该预测还是有些过于悲观。无论如何,美国经济的前景都不能令人乐观起来。
美国最大的症结,就在于他们引以为傲的价值观上,美国人的消费理念是提前消费,而不是储蓄,先贷款花钱再去还贷。现在美国欠债太多,多得超过了偿还能力。美国无法还贷,于是就想到了美元贬值。这种定期的美元贬值,等于说让世界偿还美国人的欠债。这次次贷危机,就把美国极端自私的形象展现在了国际舞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