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兆山惹众怒 祸起心理硬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0 21:5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风头最劲的,除了“范跑跑”,便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兆山。其在《齐鲁晚报》发表的词作《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中,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欢快地发出了“纵做鬼,也幸福”和“亲历死也足”的感慨,并表达了“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的美好愿望。这首“鬼词”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迅即收获了满天下的愤怒与骂声,阿来、韩寒、童大焕等人拍案而起,作家李钟琴因此宣布退出山东作协,不少网友甚至强烈要求让王兆山进废墟下“体验幸福生活”。

健康863心理网的心理学专家筱丹老师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分析认为,抛开对词作本身是否符合词牌格律、是否文理不通的争议,对王兆山的批评,大多源于其所作的“鬼词”背后的心理硬伤。王兆山的立意应该说并没有错误,意在表达对举国上下赈灾的感佩和灾民的劝慰,但在措词表述上却严重偏移“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价值观,并与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背道而驰。

多难兴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刻意诗话“多难”,而是应该从“难”中痛定思痛。汶川大地震,举国恸哭,全球同悲。举国降半旗的全国性哀悼活动,正是昭示全中国对逝者的哀思和生命的尊重。在惨烈的生离死别面前,没有人有资格认定死难者会因为失去生命而倍加幸福。但王兆山却想当然地站在死者的角度,擅自替废墟下的亡灵表达心声,并抒发一种过于欢快的情怀,既缺乏对亡者基本的悲悯和体恤,罔顾逝者家人的悲痛,又忽略基本的人本价值和人文关怀,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底线,对灾民和公众的感情都造成严重伤害。

筱丹老师进一步谈到,劫后余生的灾民和公众普通存在哀伤、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对他们进行心理劝慰,一定要遵循专业原则,遵守伦理性要求,避免误区,讲究用辞,要尽量少说“幸运”之类的敏感字眼,避免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目前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仍然是漫漫征途。作家的社会责任和思考言说者的职责,不能只停留于做一个实况的描摹者或只是表达瞬间的鼓舞与感动,把对灾难的痛彻而清醒的反思提炼出可以使心灵获得抚慰和救赎的文学作品,才能帮助我们更加坚强而有力量。(文:杨明英)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sergio07( sergio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1: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