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川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0 09: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四川北川/安县6月19日电  连续阴雨的北川,19日放晴了。


  就在这天,随着北川重建工作委员会第1、2、3号文件的出台,新北川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面对一望无际的废墟、千疮百孔的荒山,遭受地震灾难洗礼的十几万北川人民,用一腔热血去融化那段冰冷的历史,带着必胜的坚定信念踏上重建家园的征程。


  (时间)19日8时30分


  (地点)安县安昌镇,北川县的临时办公楼


  “有人说,当前北川的防疫工作做得不错,这种想法非常危险。”**北川羌族自治县重建工作委员会书记左代富“啪”地一拍桌子,对来自北川20个乡镇的干部说,“同志们,我紧张得很哪!真正考验防疫工作的时候还没到。谁敢妄下断言,放松警惕,我拿谁是问!”


  左代富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们神经又一次紧绷。擂鼓镇党委书记代学好向记者表示,回去后,彻底检查全镇的防疫隐患,对废墟进行深层消毒,对水源、临时安置点居民饮食卫生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防疫工作的万无一失。


  这一天,北川重建工作委员会新设立的“党群工作部”“城镇规划建设办”等“一部九办”按照工作要求和工作模式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在尚未安装固定电话的简陋办公室内,人们为新的一天忙碌着。


  (时间)10时25分


  (地点)北川曲山镇


  从擂鼓镇通往北川县城路边的一块菜地里,周康尧正在弯腰栽着菜苗。“地震后,是解放军救了我们的命。地震过去快40天了,我们不能老向国家伸手,得靠自己。”他憨厚地说。


  北川县城居民龙顺琼提着包裹经过这里。她刚从危房家中找回儿子的证件,为儿子出去打工作准备。“现在,我们全家住在九洲体育馆的帐篷里,吃住不用担心。以后还得盖新房,现在就得让儿子出去挣钱。”


  (时间)11时30分


  (地点)北川县城三倒拐


  北川县文物局局长林川遥望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满面忧伤。“羌族总共才30万人,这次地震就死了3万多人,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都没了,全县有关羌族的研究史料全部被毁、被埋,损失极其惨重,给羌族文化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他对同行的一位历史学家说。


  对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充满忧虑的不仅仅是林川。19日上午,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紧急呼吁:抢救羌族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冯骥才在电话里对记者说,我们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比如,设立“紧急抢救羌族文化基地”;完成《羌族文化读本》的编写工作,让它进学校、进课堂;千方百计找到健在的文化传人,并妥善安置,为今后口授文化遗产做好准备。


  (时间)14时20分


  (地点)北川金城尔玛羌寨大门前


  这是绵阳进入北川县城的必经之路。四五名身穿防化服的防疫人员在这里对出城的每个人和每辆车进行彻底的消毒,甚至连鞋底、车底都不放过。一位防疫人员说,这个离北川县城最近的防疫点从5月13日就开始工作了,每天至少要对2000人进行防疫消毒。


  在北川县城,志愿者陈民青,每天都在县城里巡逻,至今尚未发现任何疫情。“防疫车和直升机经常给北川废墟进行立体消毒。北川现在很干净,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21:45 | 只看该作者
  (时间)14时20分


  (地点)北川金城尔玛羌寨大门前


  这是绵阳进入北川县城的必经之路。四五名身穿防化服的防疫人员在这里对出城的每个人和每辆车进行彻底的消毒,甚至连鞋底、车底都不放过。一位防疫人员说,这个离北川县城最近的防疫点从5月13日就开始工作了,每天至少要对2000人进行防疫消毒。


  在北川县城,志愿者陈民青,每天都在县城里巡逻,至今尚未发现任何疫情。“防疫车和直升机经常给北川废墟进行立体消毒。北川现在很干净,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


  (时间)15时30分


  (地点)北川任家坪安置点


  加拿大记者班纳和史提芬正在采访北川居民,不时进入临时帐篷拍照。看到这里的百姓还这么乐观,他说一定把这里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加拿大受众。他们还听说,已瘫痪的北川县政府门户网站于18日重新开通了。“世界人民了解北川更方便了”。


  绵阳市信息办陈华斌说,网站已根据灾后重建需要进行全新改版,北川县城新址等人们关注的议题都将在网上公布,征求网民的意见。救灾物资的发放、灾后重建的注意事项等都会在网上及时发布,北川的重建,将在全世界的监督下进行。


  (时间)17时20分


  (地点)北川一堰塞湖旁


  沿着崎岖山路前行,远远听到机器的轰鸣。转过一道急弯,迎风招展的一面面红旗映入眼帘。施工人员正在抢修塌方的公路。


  一台台大型的吊车,一顶顶红色的钢盔,一双双带泥的手套……


  “这已是第五次塌方了,但一定要把这条路修好。”一位施工人员说,“现在还有很多群众住在山里,如果道路不通,好多百姓急需的物资就运不进去。”


  (时间)19时30分


  (地点)安县安昌镇,北川县的临时办公楼


  四川泡菜、炝豆角、拌苦瓜、白米饭,露天食堂开饭了。工作人员或蹲或站,晚饭吃得香。


  党群工作部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县委工作人员冯翔盯着电脑屏幕,电脑显示:


  “截至18日,地震共造成北川县15645人死亡,4402人失踪……


  “近400个临时安置点已经建好,8万多人已经安置。”


  电脑背面贴着一张儿童带笑的照片,那是他在地震中遇难的爱子。


  “残月映苍山,青草埋故园;思子子不归,凄泪洒羌山。”照片上面一首20字小诗寄托着他对7岁儿子的无限思念,也激发出无穷力量,为更多活着的北川孩子创造美好的明天。


  尽管北川县城新址未定,更多的“冯翔”已经擦干眼泪,为建设新北川忘我地工作。


  北川人坚信,三年后,将会有一个全新的北川重新崛起在美丽的龙门山脉。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葛素表 王思海 周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20 12:07:30 | 只看该作者
愿北川的明天越来越好!!!愿中国的明天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2:11:17 | 只看该作者
地震灾区的 震后重建  任重而道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0 10: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