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4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策] 考研心理测试刷掉“混文凭”学生近20人(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2 21:5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只为拿个硕士文凭,将来好找工作——抱有这种“为考研(Q吧) 而考研”想法的人,面临出局。昨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举行硕士研究生(Q吧) 招生面试,考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所报专业并无兴趣只为混个文凭的考生,顿时现出原形。


从14日起,报考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的125名考生进入面试阶段。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面试题目除了英语(Q吧)口语、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测试外,考官还与考生交谈,让他们回答一系列看似平常的问题。


考查团队由心理学院研究生导师杨东、赵玉芳和汤永隆三位教授组成。“对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必须淘汰!”杨东教授坦言,以前带的学生中就有对专业没兴趣的学生,几年下来专业素养仍在起跑线,由于教育体制问题又不能将其开除,让很多导师都大伤脑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2 21:51:1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晓考生真实想法?这事对心理专家一点不难。“考察学生兴趣所在是在无形中进行的,我们把关键性的问题穿插在其他普通提问中,加以提问方法的配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了。”教授举例,比如问学生家庭情况,很自然地就问到他毕业后的打算,如果他希望从事的是与心理学压根儿无关的工作,自然谈不上学习兴趣。


据了解,经过两天测试,已有近20名学生因此被淘汰。


而就算是被淘汰的学生,考官也不会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按摩很有必要,是老师的职责,也希望能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杨东教授说,绝大部分考研学生备考十分辛苦,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眼看通过了笔试,如果面试受挫,对考生打击不小。为此,每当有学生面试被淘汰时,导师都会运用认知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劝慰学生看开点,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


据悉,对落榜学生进行“心理按摩”是心理学院独有的。有的导师除了安慰学生外,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指导他们调剂到其他学校、开拓就业思路。


记者 陈寒星
3#
发表于 2008-4-25 17:37:34 | 只看该作者
吓人
4#
发表于 2008-4-25 21:41:43 | 只看该作者
:)
5#
发表于 2008-5-4 16:15:10 | 只看该作者
:)
6#
发表于 2008-8-5 13:5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7 00:23:49 | 只看该作者
真晕 考研容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7 14:16:21 | 只看该作者
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10 22:21:3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应该这样,机会还是该给那些喜欢的人,没兴趣自己学着也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21 14:56:50 | 只看该作者
不公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2:1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