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我1000亿人民币保证让国际油价降到70美圆以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8 21:5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1000亿人民币保证让国际油价降到70美圆以下
网友诸君看到我这篇文章标题,一定骂我厚颜无耻,1000亿,对于一个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那么,诸君应当都很清楚,于今国际原油价格高达每桶134美圆,而且国内外普遍认为,石油价格将渐渐攀升直到200美圆.就按目前134美圆来说吧.而国内的石油价格标准,依然停留在70美圆.而我国每年必须进口的原油高达2亿吨,同时还预期需要年年增加进口,仅仅这两亿吨原油进口,就产生总计1000亿美圆的国内外原油价格倒挂所产生的差价亏损,此亏损不可能让负责进口原油的石油公司承担,国家财政承担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而中国的人民,国内的相关经济体系必然也必须承担一部分,而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大国,每年出口大批量工业制成品 .,出口价格是按照国内70美圆每桶原油成本核算的.那么事实上,中国经济在大量进口原油,出口廉价工业产品的时候,,由于超高的国际油价,导致中国经济为国际社会承担了至少1000亿美圆的直接损失.,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油价所带来的经济压力,越南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孟加拉国 则粮食价格暴涨一倍,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不堪.
多年以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迫使人民币升值,但是逐渐的升值,即使一年内升值百分制十,,也无法缓解目前国内外油价倒挂的上述困局,最多只能把此项亏损额度降低到800亿美圆吧.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快,目前中国拥有17000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其中很大部分是国际流动资本,为了寻求避风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的,而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人口老年化加剧,年轻廉价的劳动力渐渐减少,贸然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必然造成国际资本,迅速获利回吐,大量撤离中国.导致严重经济危机.
然而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也导致美圆以及其他发达国家货币事实上严重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也升值到历史高位,而且随着石油上涨而上涨.而中国所拥有的巨大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圆欧元货币或者债券,黄金储备相对与发达国家微不值道.
如果国家停止对进口石油的补贴政策,,又担心引发国内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出口产品价格必定必须大幅提高从而使中国制造输出通货膨胀成为事实,发达国家将面临更严重经济危机,美圆可能进一步加速贬值,石油黄金价格进一步抬高,中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缩水,同时中国制造产品成本迅速提高,廉价优势不在,国际资本迅速撤离中国 ,由此可能导致全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但是,中国政府显然缺乏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在危机进行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的能力,必然成为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的替罪羔羊,而巨大的美圆债权,必然首当其冲,急剧缩水.中国的金融驾御能力显然不如发达国家.前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竟然几乎百百赠送美国银行数百亿美圆资产.
那么唯一符合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利益的,就只有降低石油价格.但是,由于新兴国家的崛起,,国际社会对石油需求的强势,国际石油价格似乎绝对不可能降下来,预言家们已经预计石油价格将来爬到300美圆,,那么,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将无法避免,中国也绝对没有能力承担对进口石油的持续巨额补贴.
那么究竟还有没有办法把由价降下来呢?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对高油价作出强烈反应,美国设法增加国内石油产量,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因为承受能力较弱,不得不放慢经济发展步伐,越南甚至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即使发达国家的人们,也不得不压缩开支,世界经济有可能急剧减速.,理论上石油价格应当面临拐点,有回落的可能,但是,由于国际资本对将来长期世界石油需求旺盛的判断,铁别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乐观估计,远期石油期货居高不下.对于必须大量进口石油的中国经济来说,非常不利.
================================
那么,如果中国政府公开宣布通过适当的应对策略,让国际社会普遍相信,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每年减少5000万吨原油进口.必定迫使国际石油价格应声回落,一直跌到70美圆以下.
这就是我所说的,给我1000亿圆人民币,通过适当的宏观调空,在中国国内设法减少5000万吨原油需求,而用其他能源替代,,当然1000亿元,肯定几乎血本无归,而与每年高达1000亿美圆的中国经济潜在损失,就显然微不足道.
如果国家对农村投入1000,0000,0000元,用来支持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产业,,社会民间资本以及农民自己承担2000,0000,0000元,那么,对于农民来说,几乎所有农村以及乡镇街道,以及许多城市郊区,,旧有可能实现用上沼气清洁能源,,部分沼气能源还可以用来发电.那么来计算一下,农村地区,原本依赖稻草禾木杆作生火能源的,对应对高油价没有影响,但是所有乡镇街道,以及城市边缘郊区,目前普及使用天然气石油气煤气,,这部分人口总量保守估计一亿人吧,如果都用能村沼气替代,而节省的天然气可以减少进口,目前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一直在俄罗斯的要求下提高价格,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在工业上完全可以在许多方面替代石油,由此可以替代石油量大约100,0000到300.0000吨农村普及沼气,所产生的沼泥沼渣,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可以替代氮肥,钾肥以及其他农作物必须肥料,,许多化肥厂恐怕要关门.而长期以来,化肥是高耗能产业,化肥公司所用电价,是所有电价中最低的,生产氮肥所必须的NH3更需要有石油或者其他有机能源作为最初的原料,而且国家每年还从俄罗斯挪威大量进口化肥.,那么这一项,可以节省石油消耗500.0000到1000.0000吨石油吧,而同时根据有关记载,利用有机肥料的农田,单产相对增加百分制十左右,又可以增加国家粮食常量,并且显著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当然,由于国内生产沼气池朝气灶等配套工业产品能力的限制,国家不可能在一年内帮助农民建设所有的沼气池,所以取其十分之一,以目前的能力,一年满足十分之一的农村沼气池建设需求是可能的.,对于该项的国家无偿投资,100亿人民币足够,而设备到位,建一口小型沼气池,绝对不需要一个月时间,而沼气池建成到产气,仅须七天.由此,可以减少石油进口50万吨---130万吨,而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目前价值5---13亿美圆.
而农村沼气产业的普及开发,将有可能促进农村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甚至于有可能充分利用逐渐废弃的农业副产品作为能源或其他化工原料的可能,作为几千年来长期主要能源,如果能够获得技术突破,转变为符合现代经济社会需求的能源或者可以部分替代石油煤炭的原料,将是人类再石油煤炭矿产资源枯竭后的必然选择.,如果世界石油产量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减,人类拿什么来替代石油,煤炭吗,而煤炭枯竭过后呢?
前几年,国家大力炸封私人煤矿,积极支持石油天然气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但是那年似乎是中国煤炭产量急剧下跌,国有煤炭公司效益显著提高,煤炭价格稳步上扬,而同时国际油价也应声进入长期持续的上涨通道直至今日.我想,如果当初能够充分考虑高油价的今天,再限制非法私人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确保足够的煤炭生产量,大力促进煤炭化工产业,,那么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就可能减少几千万吨.国际石油价格就不可能有今天之高.
而如今,煤炭产量也许超过当年,当时私人采煤显然受到严格限制,而煤炭需求恐怕也明显超过产量.那么,国家政策是否应该放宽限制,以便产出更多煤炭,用于煤炭化工产业?这一项策略,基本上不需要国家投资.但是它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否则国家就不会在前些年限制了.但是那时侯石油煤炭价格低迷,限制符合当时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而今此一时彼一时也,利用煤炭直接变汽油柴油,一时半会儿,来不及,而且投资巨大技术复杂,投资几十亿,每年也只能生产数百万吨石油..需要好几年才收回成本,而且担心将来石油价格下落,导致经济亏损.而煤炭化工显然有很多其他选择,技术上也非常成熟,只是不能用来做汽车燃料罢了.如果可能,尽快增加国内煤炭生产,,鼓励煤炭化工产业,在成本接近的情况下暂时优先发展煤炭化工,尽可能避免利用石油.而该项政策,能够减少多少石油需求,我就没法估计了.,应该不低于1000万吨吧.
必须依赖进口的石油价格高企,对中国经济严重不利,暂时压缩石油需求,也应该控制至少是暂时的控制国内私人汽车以及公务汽车的消费,那么国内汽油消费需求因此急剧下落,当然,这同时也会对国内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构成严重打击,不过,我说这只是暂时的应对策略.一年之后,策略成功之后,就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如此这般,国际社会必定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因为高油价 已经不堪重负,而中国政府必然下决心减少对石油得依赖.那么国际石油价格就必然无法避免从高空堕落,回到70美圆以下甚至更低.
我听说国家目前试图扩大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所以我说中国政府,不善于应对经济危机,象股市里面的中小股民一样,买涨杀跌,专干赔钱买卖,黄金欧元低迷时候不知道适时买进,美圆强劲时候和其他国家一样增吃美圆,油价低迷没有积极建立起足够的石油储备,不会未雨绸缪,国内丰富的战略资源,不懂得充分珍惜,拼命压低稀土资源价格.中国拥有世界八成的稀土资源,却被日本控制了世界稀土相关产业一半的产值!而中国所占据的可能不到世界稀土产业产值的十分之一!
如今油价高企,,却一味指责发达国家,或者国际资本炒家,,却不明白,正是中国政府明摆的坚持增加石油需求,导致发达国家利用石油美圆作为武器,打击中国经济,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国际社会拼命鼓吹眼前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似乎很快,将要不可抵挡的超越日本美国,而把所有底牌摆在桌面上的中国,得意忘形,盲目乐观,将来必定在国际金融战争中一败涂地.此时此刻.,中国一方面为国际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产品,一方面还要承受国际社会各种各样的无端指责,另一方面.又为国际资本提供了目前国际经济普遍不景气的理想避风港,却对潜在危机视而不见,油价高企,明显对中国不利,却在这个时候公开宣布增加石油储备,,看看美国,即使要发动战争,也要选择对本国经济有利的时机.911事件,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美国事实上背负巨大的国内外债,换做任何国家早就破产,但是, 911事件,世界看衰美国,美圆因此贬值,但是美国政府更是坚持强势美圆政策,始终主导了世界经济局势,而今他强力迫使人民币升值,为果,旧令美圆贬值,石油黄金急剧上涨,美国国库的黄金,却比中国多多,而中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大部分他可以随时印刷,要多少有多少,这也迫使中国不得不额外为世界经济承担1000亿美圆超高油价代价.
而今,中国政府,不设法暂时压低国际油价,不清楚世界油价的走向事实上操纵在中国政府手里,关键在于中国政府的公开态度,如果中国政府公开宣布,用1000亿元的代价,全力发展石油替代产业,并且拿出让人信服的方案和具体行动,坚决对高油价说不,国际石油价格必定急剧跌落,可是中国只知道发展经济,却不懂得耍手段.!这个时候还说要增加石油储备,摆明了掀起国际石油价格还不够!高!
为什么不能申时度势,暂时制造一场人为的假性经济危机,目前中国经济形势良好,完全可以承受自己所假设的经济危机,让国家和人民一起奋力自救,而迫使西方操纵的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向更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迫使石油价格回落到对中国最有利的水平,否则如果,将来真正的经济危机到来时,我们将不得不接受西方转嫁经济危机到我国,历史上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爆发,受害更加严重的却往往是更穷的国家.
如此,等到国际社会不得不降低石油价格,那么美圆将不得不恢复强势,而黄金价格也随之回落,而我们中国人应当清楚,这次石价格能成功回落,是因为我们自己主导的结果,而且如此假性危机,也不可能持续,中国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就必须增加石油进口,公车私车,都不能长期缺油.那么,首先尽可能快速建立足够的石油战略储备,但是决读不该在今天替高油价推波助谰,在黄金价格回落到一定水平,大量买进黄金,总之要拽紧时机,趁低吸纳,而在美圆坚挺时候渐渐减少美圆储备,必须清楚,美国经济由于巨大的外债,美圆相对贬值是迟早的事,而石油价格也会再次恢复到今天的水平,既然我们有能力让石油低迷美圆恢复坚挺,,也就有足够能力把美圆打回原形,如此一反一复,我们的外汇储备将更加合理,美国也将无法再使用任何经济武器对付我们,那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加有力保证,国际竞争力在同样经济水平显著提高,而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潜在能力也极大提高...
多余的话,其实我只是一个流浪在深圳街头无家可归者,多年来以拾破烂为生,虽然是中国人,好象没有一个可以认识的人,这个世间,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别人.,前两天,不好意思,借用这个论坛,在我的所有帖子下面,写了求助的文字,,占用了不该占的空间糟蹋了热情网友诸君宝贵时间.有一未署名的网友问,'你究竟能做什么事',实在不好意思,仔细想象,我还就真不知道,我究竟能干什么事,悲哀啊,如今中国有8亿劳动力,没有我的机会,或许到我年老时,我同时代的人退休在家安享晚年,而那时侯,由于今天严格的计划生育的作用,届时中国劳动力人口不足两亿,而老年人口超过八亿,太夸张了,那时侯啊,我的工作机会就来了.我上一个街头流浪汉,无家可归,文字水平较差,唯有观点可能独到之处,与此相当自负,认同我的朋友请给适当鼓励,反对的朋友,欢迎指正,谢谢

前两天,发了一个帖子,题目叫做似乎[中国经济实力也许永远无法超越美国],大概不符合中国人胃口,也被斑竹计划生育了,其实,那只是列举了十来条对于中国未来极其不利的客观存在事实。如今表面一派大好。但是也必须充分意识到对我国严重不利的种种因素。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如果有一天,按照国际当时汇率计算的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持平。但是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外汇储备构成,象如今这般存在严重致命缺陷。一旦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即使拥有世界最大外汇储备,也可能首当其冲,不堪一击,然后被打回到今天为世界提供廉价劳动力或者廉价工业品时代。
据说五十年代人口出生每年就达到2000万人以上,那么如今,解放后的人口,也将进入老年时期,与此同时,十年之内,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可能会从现在的每年一千万,飞速上升到一千五百万,而过去三十年,中国死亡人口相对稳定在八百万左右,而现在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不过一千三百万,那么中国人口也许在14亿时候达到峰值,比过去专家预计的提前二十年,比十六亿的峰值降低二亿人口,到那时侯再改变现行的计划生育国策,提昌二孩制,中国人口规模也将不可避免的在一代人时间内二十五年内减少一亿人口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回到十二亿规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6-19 16:16:29 | 只看该作者
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应该多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4:22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