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拉里回家种红薯
美国已经没有希望获得历史上的第一个女总统,美国也还不能证明它能获得历史上的第一个半黑半白的总统。
希拉里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等到布什任满两届才跳出来参选总统。她以为布什搞了八年浩劫的烂摊子之后,谁只要当上了这次民主党的候选人则稳操胜券,可以很轻松捡到一个大便宜,实际上没有那么大便宜,当初希拉里这个等多四年的投机战略却被民主党内部其他财团和集团的反对势力打碎。
民主党内部的许多财团宁可要一个可以集体控制的奥巴马,也不要一个锋芒毕露的希拉里。希拉里被自己的个人灿烂的成功打败,希拉里在其党内初选即使获得的一般选票总数多于其他人,也没有办法挽救失败。
希拉里如果2004年敢于挺身而出挑战布什,那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可是她不敢,当时布什气焰正盛,占领伊拉克符合美国所有财团的利益,希拉里当时也是赞成布什出兵的,她拿不出其他像样的竞选纲领,幻想在四年后轮流做庄,将能捡到比较有把握的便宜,结果是两头落空。
经济一塌糊涂,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统治阶层在布什乱干一番之后,却也有自认为本身仍然处于不败之地的,只需要来一个比较温和的新总统就可以做到进一步退半步,收获仍然大大的有。未来的美国新总统的外衣就将是如此,但是国际社会是否接受这个游戏很难说。两党的内部初选的焦点还只是集中在财团之间权力斗争,11月的最后竞选则要看美国能给国际社会打出什么像样的讯号,以及美国财团对国际社会的反应的再反应,而决定谁将胜出当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