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丝绸业:找回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6 21:5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丝绸品牌在自己的市场上,控制着自己的资本,但却无法控制流行。
  人们开始重新思索中国丝绸流行话语权问题。丝绸品牌已经明显表现出了产品整体设计上的劣势。这一点,在其各自的专卖店里可以一目了然,他们所展示的产品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尽管市场的惯性还会使它们持续“风光”一段时间。
  长期以来,我国丝绸产品始终以原料性产品出口为主,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的原料、意大利的品牌、国际市场的价格”,这一格局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丝绸行业发展。特别是现在,我国生丝出口沦落到以印度市场为主,出口量占据总出口量一半以上,并遭致印方反倾销调查。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产业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
  这个产业的价值还要继续被压抑多少年?
  必须建立以设计、管理、营销、创新为核心的模式,即拥有自主的设计开发能力,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自身的研发团队,提高设计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升品牌价值。
  一句话:我们需要创新。
  丝绸产业的发展不一定做大,但做出特色,做出个性,做出品位,做成唯一,这才是可供选择的现代思路。
  迎接全球化之策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人,首先迎来的却是欧美的“特保”大棒,当人们忙着分配新配额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是否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个世界不可能同时并行两条规则,一条适合发达国家,一条适合发展中国家。迎接全球化,中国的丝绸产业做好准备了吗?
  应该看到,丝绸的中低端市场虽然已经饱和,但在高端市场领域,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的实力较量阶段。因而,在中高端市场,中国丝绸品牌有进一步扩张并首先占领制高点的可能。把丝绸产品从“功能产品”向“文化产品”转化。
  另外,中国丝绸的振兴还有赖于政府的“有形之手”。
  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目前巴西发展起来的高品位丝在欧洲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而有独特风格的印度绸、泰绸,以及越南的低价生丝也具备了与我国抗衡的实力。其他如东南亚国家、部分非洲和原独联体国家致力于蚕丝业的发展,致使全球丝绸原料供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
  丝绸的行业外交已成当务之急,一方面,政府要在配额等相关敏感问题上充当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政府要着力于对丝绸文化的培育和引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如此,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实力才能更充分的表现和提升。
  放眼来看,丝绸产品和品牌在全世界的范畴内都面临着重新梳理的问题。不管是在丝绸产业发达的意大利还是有着悠久丝绸文化历史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来都是一个产业兴盛的最好保证。更为关键的是,世界丝绸产业的格局并没有最终形成,整个国际丝绸市场还大有作为,这对中国丝绸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2:3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