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乃一家之言,仅从市场的角度综合描述中国的网络安全现状,包括用户、产品、渠道、网络安全状况,希冀能够促进安全业界的发展,促进中国用户网络安全的改善,为我们中国的信息化贡献一点力量;
<br>
<br> 从事网络安全多年,接触厂家和企业无数,跌跌撞撞走过来后,回首往事,真得颇多感触,对于中国的网络安全事业既爱又恨,网络安全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是刚刚学步的幼儿,需要来自各界的支持和自我的努力奋斗,而现实中,把安全作为事业的公司却生存艰难,借他来作秀的公司却早已脱离了安全的本质,提供给用户的很多产品是混淆视听的垃圾产品,而中国的网络现状又确实漏洞百出,大部分人睡在自己架设的温床里,一旦大规模的病毒爆发或者黑客攻击,绝大部分网站和用户都很难幸免于难,近几年接连爆发的安全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从华为对内部离职员工的起诉到冲击波造成的互联网瘫痪等等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教训,可是没有遭受致命打击的用户仍然沉睡着,给黑客和病毒营造温床,想想这个就很可怕。比如大家都知道保险有益,可以分散风险,而很多人却很少采取行动,类似的情况在网络安全届尤其如此,没有出事前谁也不会管的,出事了再亡羊补牢,如果事情小还可以,如果事情大,则所有一切将遭受灭顶之灾,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r<br>
<br> 互联网发展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风险同行,由E_mail,ftp,网上会话等简单应用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用越来越复杂,安全问题也呈几何级数增长,黑客和病毒给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安全产品也从防病毒、防火墙、入侵监测、VPN等单一产品走向整体化,比如防火墙原来更多的设计是如何防范黑客入侵,而现在已经在演变成一个综合安全网关,包括了传统的防火墙功能、防病毒网关、网页内容过滤、VPN等等,入侵监测也由单纯的监测走向防御,IDS正在被IDP和IPS取代,概念层出不穷,用户面临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每天面对这么多的设备、这么多危险,如何来管理,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大家只能寄希望与黑客的疏忽,哈哈哈,大家都知道网络安全界的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桶决定了整体的装水数量,黑客指挥找最薄弱的地方攻击,因此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重。\r<br>
<br>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用户,国内信息化走在前沿的一直集中在政府、电信、金融、电力、烟草、石油化工等行业大户,中小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初期,在没有很大量的IT应用的情况下,网络安全问题不会那么突出,尽管这几年是IT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块,大部分应用比较简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一些初始的应用是主流,ERP软件在该领域的应用是时下各个厂商抢占的重点,增长迅速,而对于安全产品还主要是防火墙和防病毒。\r<br>
<br> 政府市场从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IT建设,已经走过了政府触网(网站建设)、物理设施投入、电子政务等几个阶段,由开始的盲目投资逐渐进入理性规划,以OA为例,在九九年一套OA产品能够卖到近百万,而现在最低的报价甚至只有几万,政府一直对安全比较关注,曾经专门发布文件限定副省级政府部门禁止与互联网连接,造成了网络隔离卡和网闸的巨大市场,由于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信息化的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域差距,华东华南华北等沿海城市远远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很多地方已经把其列入政府的目标中,各级政府部门很重视信息化和安全,但由于我们的系统集成商对于安全的认识深浅不一,而政府IT部门也限于人力,可以说我们的安全状况并不好,首先是认识问题,意识决定了很多方面,中央的统一规划到现在也没有,一部分也是国内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我们的体制和政府管理都是潜在的影响信息化力量,其次是经济问题,IT建设和安全设备的购买都需要投入很大的金钱,没有钱是没法搞信息化的,再次是IT服务商的问题,很多服务商短视,提供劣质的产品和方案,错误的引导政府部门。\r<br>
<br> 电信市场一直处于信息化的最前沿,投入了大量的设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华为、中兴通讯等巨型厂商,为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动力和保障,目前正在步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对于安全方面力量投入也是不遗余力, 往往采购了很多安全设备,但由于安全设备来自于世界各地各个方面的厂商,而安全产品本身也是日新月异,这里面最缺乏安全规划和安全管理,这也是现状决定的,安全人才的缺乏本身就制约了安全方面的投入,相比于硬件的投入,更需要安全管理等软件因素。\r<br>
<br> 金融市场*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财务公司等领域,目前在IT方面各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入世在即,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信息化建设将决定银行等在未来的竞争力,金融业务不断创新,IT服务于业务需求,今年网上银行业逐渐开展起来,很多都采取身份认证和SSLVPN等作为网上银行的保护方法,这是很好的开始。我所认识的金融业系统集成极其复杂,目前银行内部已形成了多个系统,对于未来的规划和整合将是很大的挑战,而关于安全方面现在还缺少针对应用的方案,更多的是依据产品的安全规划和安全服务,更需要能与银行业务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的安全方案和规划。\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