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沙龙——最后一个中东老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9 16: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士兵到将军,从一介武夫到政治家,沙龙的一生写满传奇和争议。而现在,许多以色列人——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开始把他视为惟一有能力在任何方面领导这个国家的政治家
<br>
<br>在中东的沙场上驰骋了半个世纪,沙龙似乎总能置死地而后生——他参与了四次中东战争,两次险些把命丢在战场上,但几乎每次都能在生死关头扭转乾坤。而在政坛上的每次豪赌,沙龙也是屡屡得手。\r<br>
<br>沙龙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力争在2006年3月以色列议会选举中第三次当选以色列总理,待三届期满之时,他就会以82岁高龄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理。\r<br>
<br>事与愿违——连续两次的中风,让沙龙输给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r<br>
<br>一半是“战神”,一半是“屠夫”
<br>
<br>1928年,沙龙出生于特拉维夫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犹太父母带着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理想,从苏联移民到以色列。在父母的影响下,年仅14岁的沙龙在以色列建国之前就参加了犹太人的游击组织,开始了戎马生涯。\r<br>
<br>个性我行我素的沙龙在军中偶有鲁莽行事、不听指挥的时候,但由于作战勇敢并具备出众的军事才能,沙龙通过一次次战役,完成了一个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故事。\r<br>
<br>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沙龙是以色列军队的一名排长。在耶路撒冷的一场巷战中,身负重伤的沙龙在阿拉伯人的重重包围下突击成功——这是他首次立下重要战功。这场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宣布独立,而沙龙在战斗中受的伤从此伴随他一生——他的一只眼睛至今依然处于半失明状态。\r<br>
<br>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法两国在1956年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战争。时任上校的沙龙指挥以军第202伞兵旅,攻占了西奈半岛的心脏米特拉山口,打响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第一枪。\r<br>
<br>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沙龙已经成为一名少将。以色列通过这场战争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沙龙立下汗马功劳。\r<br>
<br>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的失地,突然向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措手不及。危急时刻,沙龙率领装甲兵部队穿越苏伊士运河,直捣埃及的地空导弹基地,成为以色列反败为胜的转折点。在这次战役中,埃及人的子弹擦伤了沙龙的脑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沙龙因战功卓著而成为民族英雄。
<br>
<br>四次中东战争,使以色列的军事优势不断增长,同时彻底打消了阿拉伯世界通过军事手段与以色列对抗的念头。沙龙更加认定,只有对阿拉伯人给予无情的打击,才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r<br>
<br>正因为如此,被尊为犹太民族“救星”和“战神”的沙龙,在阿拉伯人眼里成为一名冷血的“屠夫”。\r<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6:57:36 | 只看该作者
1953年10月,作为以色列特种部队司令,沙龙率领精锐人马袭击了位于约旦河西岸约旦控制区内的凯比亚村,炸毁村里的40多所房屋,致使69名阿拉伯平民丧命,其中一半是妇女和儿童。沙龙事后说,他当时以为这些房屋里没有人,但这个牵强的借口只能让他在这件事上越描越黑。\r<br>
<br>1982年,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带兵入侵黎巴嫩,将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赶出黎巴嫩。巴解撤离黎巴嫩后,以色列军队的盟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武装以贝鲁特的两座巴勒斯坦难民营内有巴解组织奸细为由,袭击了这两所难民营,杀死了成百上千名巴勒斯坦难民。国际舆论认为,这起事件是以色列假手黎巴嫩人所为,至少,以色列军队纵容了此次屠杀事件。事后,沙龙被撤去国防部长职务。此次事件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从此以后,甚至西方社会也对他保持一定距离。\r<br>
<br>“他是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现实主义者”\r<br>
<br>当沙龙出乎意料地在2001年当选为以色列总理的时候,很多人将他视为巴以和平的终结者。\r<br>
<br>沙龙的政治生涯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沙龙先是参与创建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并竞选议员成功。之后,他先后在前总理拉宾和贝京的内阁中任高级安全事务顾问、农业部长、国防部长等要职。\r<br>
<br>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尽管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沙龙仍孜孜不倦地带领国民在从阿拉伯人手中抢来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兴建犹太人定居点。\r<br>
<br>2000年9月,沙龙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的身份造访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强调以色列对该圣地的主权。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巴勒斯坦的一个挑衅,随即导致持续四年之久的以巴大规模流血冲突。\r<br>
<br>这场冲突还引发了以色列政坛的一场大地震,巴拉克总理在以色列安全局势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被迫辞职,以色列随后在2001年举行总理特别选举。在这次选举中,被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自杀性袭击弄得惊魂不定的以色列民众一下子把沙龙抬上了总理宝座,期待他的铁腕能镇压住巴勒斯坦人,恢复以色列的安全局面。\r<br>
<br>
<br>
<br>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6:1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