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r<br>
<br>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r<br>
<br>2.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br>
<br>3.文明和文明形态\r<br>
<br>4.社会规律及其特点\r<br>
<br>5.“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r<br>
<br>6.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br>
<br>7.社会发展以人为本
<br>
<br>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r>
<br>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r<br>
<br>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的类型
<br>
<br>3.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br>
<br>4.加快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建设\r<br>三.毛**思想概论
<br>
<br>1.毛**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r<br>
<br>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br>
<br>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r<br>
<br>4.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r<br>
<br>5.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
<br>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br>
<br>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r<br>
<br>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br>
<br>3.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br>
<br>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r>
<br>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r<br>
<br>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r<br>
<br>1.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br>
<br>2.恐怖主义危害上升\r<br>
<br>3.北约东扩\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