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广东医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1 12: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调剂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联系人: 郑老师 联系电话: 0759-2388581-2  

  名额:大部分为公费名额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手机:13250402332

联系固话:0759-2388581-2

截止时间:2007年4月20日

  学校概况

  我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建设医学院校,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五年制医疗本科院校,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我校分两个校区,辐射粤西和粤东两个地区。湛江校区座落在沿海开放城市、美丽的港城—湛江市,东莞校区座落在以科技、人文和环保为建设理念打造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04亩。校园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求学的好地方。

  我校是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现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11个普通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8201人;成人教育设有专科、专科升本科二个层次,开设有临床医学、妇幼卫生、预防医学等专业,在校学生近10000人。

  我校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面向全国招生。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肾病内科学2个学科点与中山大学、整形外科学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2年获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读学员500多人。2003年获得临床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在读生54人。已培养全日制硕士生569人,联合培养博士生12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561人。我校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162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7人。162名导师中,40岁及以下占19%,41~50岁占54%,51岁及以上占27%;博士学位者占15%,硕士学位者占35%,学士学位者占50%;正高和副高职称也大约各占一半。近年来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近100%,考博率稳定在10%左右。

  我校现有教职工2343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597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209人,占3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340人,占57%。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生物化学专家梁念慈教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优秀专家”称号,13位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近5年来,有6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6位教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3位青年教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承担校外研究课题700多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80多项。

  我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1个社会科学部,60个教研室、29个研究所(室),并设有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医学统计分析室和粤西教学科研信息网络中心。拥有10所综合性附属医院、1所护士学校和49所教学和实习医院,其中直属附院是广东省首批“三甲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拥有床位数近1200张。具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整形外科学、药理学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等9门省级重点课程,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2个省级名牌专业,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我校拥有一大批先进的教学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和设施。有大型DNA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酶标仪等,总值达1.11亿元;主要教学设施有3套完善的教学闭路电视系统、13770个多媒体座位及18个教学实验室。图书馆为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合作单位,建筑面积达31960平方米,纸质图书78.1万册,生均藏书81.34册,电子文献339135册。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广东医学院学报》。

  热诚欢迎有志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热血青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0 )
16
 
限本科学历报考

01 天然药物的生化药理学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06 西医综合或 601 检验综合
复试专业课:生物化学

02 肿瘤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03 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04 高分子材料研究

05 脂类的营养、保健和疾病防治

06 细胞衰老机制研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2:3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